天天百科

医务人员做健康科普“排头兵”需有“硬核”保障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关于加强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正式出台。上海市将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培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队伍和人才,同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1月11日 澎湃新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21世纪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三大战略措施之一,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凸显出国人健康素养的不足。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健康意识。为什么居民的慢性病发病率常年来居高不下?为什么少数市民随地乱吐痰、在禁烟场所吸烟等不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为什么一些癌症患者相信“人体酸碱理论” ?为什么所谓的“停食疗法”在现实中仍有不少拥趸?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健康意识有关系,与缺乏对“伪科学”作出审慎判断的能力有关系。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虽然2019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但2019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只有19.17% ,即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只有19人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行为。从来是“大道不畅”,方才有“小道必猖”。 “人体酸碱理论”、“停食疗法”等“伪科学” 猖獗的源头,还是在养生刚需或者病急乱投医上。如广西来宾就发生患者轻信“汗蒸”可以治癌、导致高温高热而休克身亡的事件。

“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规定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不低于22%和30%。并对其中的基本知识、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让人们牢牢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外,更要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医务人员加大健康知识的有效传播,最能让老百姓听得进、记得住,更容易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探索让医务人员不只靠热情进行健康科普的政策环境支持, 如温州市泰顺县2020年出台《泰顺县卫生健康单位健康促进与教育绩效考核机制(试行)》,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卫生健康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对各卫生健康单位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不定期进行暗访抽查,并将评价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要求各卫生健康单位建立本单位健康促进与教育绩效考核机制,纳入各单位制定的职称评聘量化考核方案中;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优秀的人员要给予政策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评聘。上海市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上海、温州等地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的“硬核”举措,值得各地借鉴。

一言以蔽之,要让人们远离“健康伪科学”,不但要从“关怀式科普”做起,更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社会上不正确的疾病防治行为及时发声、予以纠正。如近日网上热传沈阳一大学生回家,还没进门亲妈就拿着酒精喷女儿全身消毒的新闻,其实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不但起不到防疫作用,而且如遇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爆燃。去年2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王女士在用酒精喷雾给自己消毒后,进厨房做晚饭 ,不料酒精被点燃,被紧急送往安医大一附院烧伤科。对类似人体大面积酒精喷洒消毒等不科学甚至危险的做法,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当需站出来释疑解惑,并大力宣传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防止群众一不小心错用乱用,造成中毒、燃爆等危险。

王红峰

如果觉得《医务人员做健康科普“排头兵”需有“硬核”保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