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 别光顾着吃饺子 这2道养生菜也不能缺!

2024-03-08 分类:推荐

TIPS:本文共有 16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意味着这一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这一天,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但是除了饺子外,还有两道养生菜同样不容忽视。首先是红枣山药粥,红枣能够补血养颜,而山药则具有补脾益肾的功效,是一道非常适合冬日的养生食品。其次是芝麻糊,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对于滋补身体非常有益。这两道菜既符合冬天进补的需要,又能够口感美味,是冬至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个冬至,除了品尝美味的饺子外,别忘了这两道养生菜,让我们在温暖的饺子中,多加一份健康与美味。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别光顾着吃饺子,这2道养生菜也不能缺!

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猎奇大本营”,小编是一个专注于研究三农之类的人,一直关心着社会中的大小事,关注最新的三农类政策,为你呈现最新最全的社会类话题!本文由百家号“猎奇大本营”原创,维权必究!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的到来,好似小年一般,让各个国家地区都有了过年的气氛。且在古代还把这一年当成一年的结束,第二年的开始,让人们非常的重视。这个节气的养生是一年中最应该重视的,在一些寓意上面,冬至有储蓄、休整、深藏于内的意思。主要是指让我们多多给身体藏下健康,少做一些让身体透支的事,便是一整年的健康、长寿之道。而更多的地区,如典型的北方人群,就喜欢在这个节气吃饺子,有着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饺子是面食的一种,它可以是单调的,也可以是丰富的。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别光顾着吃饺子,这2道养生菜也不能缺!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除了吃热乎乎的饺子,还别错过今年以下这2道养生菜,看看你都喜欢吃吗?

1、吃饺子以外,还要吃这道养生菜:罗汉果鸡肉汤

罗汉果有清热润肺的功效,他虽然含一种比蔗糖甜300倍的甜味素,但它不产生热量,所以罗汉果是糖尿病、肥胖等不宜吃糖者的理想替代饮料。罗汉果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肤美容的作用;还有降血脂及减肥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是爱美女性的必选水果。再加入低脂肪高蛋白的鸡肉进去,可以充分的发挥暖身、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烹饪办法很简单,只需要把鸡肉清洗干净,准备好适量的罗汉果,等水烧开之后同时放入,你还可以加入其他的养生食材,枸杞、红枣,也同样很美味哦。

2、吃饺子以外,还要吃这道养生菜:姜母鸭汤

姜母鸭汤是一种菜名,姜母鸭汤是冬季进补的名品,是南方沿海等地、包括台湾的特色汤水之一。"姜母鸭、姜母鸭",不了解的人很可能会以为就是用姜来煲母鸭,其实不然--姜母煲鸭才真。姜母是客家人对老姜的一种称谓,有很强驱寒效果。虽然南方城市的冬天并不十分冷,但低于10度也是常有,如加上下雨,也会让人觉得阴冷难耐。这时来上一煲姜母鸭暖身,就最美妙不过了。

综上所述,冬至一般人都是吃饺子,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现在又出来了两种养生菜,大家没尝试过的吃一吃吧,对寒冷的冬至有好处,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三农类文章。你的任何一次点赞或哪怕只言片语的留言评论,都是我继续前行,为大家服务的动力。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小编有时间会一一回复的,欢迎大家积极评论转发,此文章为本人原创,维权必究。

如果觉得《俗话说冬至大如年 别光顾着吃饺子 这2道养生菜也不能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08 09:41花下醉[四川省网友]223.198.109.214
    饺子固然好吃,但养生菜同样重要,冬至要注意搭配饮食才能更健康!
    顶1踩0
  2. 2024-03-08 09:15猫·汣[云南省网友]103.25.159.239
    冬至大如年,确实要好好保重身体,多吃些养生菜才行!
    顶6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