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养生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2019-06-21 分类:经络

TIPS:本文共有 8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是进补的季节。立秋一到,气候早晚虽然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易倦怠、犯困、讷呆等,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

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所以进补要适量。

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

2.关于运动锻炼

秋季,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调养肺气,还能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的抵御能力。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补充些盐水,补充时多次、少量、缓饮为准则。

秋日早晨气温低,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能一下脱得太多,可以等身体发热之后,才脱下过多的衣服,以防身体着凉。

因为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所以,每次运动之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秋凉乍寒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呼吸道疾病。此外,冬天往往诱发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风湿病等,秋天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对于秋冬的理解,不应只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应在整个秋天坚持冷水浴,不要间断。

如果觉得《秋季养生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