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讲坛」86岁国医大师如何养生?每天早餐少不了这东西

2021-11-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诸葛亮《诫子书》中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本期中医百家讲坛邀请到一位特殊嘉宾——山东省中医院国医大师尚德俊老先生。

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宁静、不争名逐利的心境,故86岁高龄仍精神奕奕,坚守在临床工作岗位上。在他看来,养生之要在于养心,而养心先要养神。

养生之要在于养心

这里所谓的“养心”,不是指保护好心脏,而是养护人的思想、感情、情绪、意念等。“养生之要在养心”这句话在尚德俊身上体会最多。尽管身患糖尿病多年,期间又多次发作脑梗塞、心脏疾患,但他每次都能较顺利地康复起来,与其乐观开朗、恬淡虚无的心境有很大关系。他为人处世“德”先行,明白自己人生的根本,并坚守原则,在如今追名逐利的环境中,仍全身心投入到周围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不关注职称、收入、名气如何,始终保持着淡泊宁静、不争名逐利的心境,与人交往没有架子,严谨做事,颇有学者的风度。“大德必得其寿”,故86岁高龄仍能精神奕奕,坚守在临床工作岗位上。

从中医来说,心态、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到机体气机、气血的运行,是养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举个简单的例子,倘若一个人心思很重、经常郁闷,他平素可能会感觉两胁经常疼痛、口苦、眠差等,这可能是因为“思伤脾”“郁伤肝”,故肝气不舒而口苦、两胁疼痛,上扰心神则眠差。所以说,要养生,不能只养身, 更重要的是养心,在现代生活中许多疾病都与生活工作压力等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

养心先要养神。《黄帝内经》在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中就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养生必须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保持内在精神、情志的安定。许多不良情绪的产生都与过多的欲望分不开,欲望多则“神”不安,“神”不安则“心” 不静,影响身心。唯有淡泊名利,放下过多的私欲,保持虚怀若谷的心境,方能养“神”。

养心也可多读书。尚德俊从青少年起就喜欢读书和写作,喜好文学,他认为阅读能提高一个人的情操,使生活充实。不仅如此,阅读还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书一读,心先静。尚德俊平素还爱好写作,耄耋之年仍思路清晰、记忆力甚好,这与其经常阅读、思考、写作紧密相关。

除此之外,尚德俊还十分重视午时的小憩,因为心活动最活跃的时辰在午时,此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时休息能保心气。近十年来,除非有特殊事情,否则尚德俊中午都会小睡一会儿,但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

家常便饭但饮食均衡

尚德俊主张清淡饮食,但是要营养丰富,注意补充蛋白质,适量多吃杂粮,不吃或少吃过咸的食物。

尚德俊一日饮食清单大体如下:早餐杂粮窝窝半个,2个鸡蛋,稀粥半小碗;午餐五谷类稠粥一碗,杂粮窝窝半个,炒青菜一般3种,配牛肉、瘦猪肉或鱼虾一小碗;晚餐稠粥半碗,杂粮窝窝半个,青菜大半碗。

他每天还会吃一些干果,主要是核桃、花生之类,常年不断。经常吃的食物主要有鸡蛋、山药、木耳、冻豆腐、豆芽、杂粮煎饼、萝卜等,这是他多年以来的饮食习惯。

从中医讲,饮食均衡能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脾胃》中有云,“是可知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 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老人往往牙齿损坏者多,这与其脾胃功能虚弱有关,以粥养最佳, 粥是健脾胃、培中气的良药。

身体力行,生活简朴

尚德俊从不在乎物质待遇,家里的摆设基本都还是旧家具,但是干净、整齐。他从年轻时起,就主要依靠行走、骑自行车上下班,几乎不坐车。即使现在腿脚不灵活了,还是坚持自己购物、买菜。出门办事,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从不麻烦别人,自己洗衣服,大部分时候还自己做饭。

尚德俊常建议,慢性病患者平时可以选择如慢走、练气功、太极拳、按摩等,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适当进行锻炼。

尚德俊在自己患病早期就十分注意活动锻炼,这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是防治疾病、及早康复的有效方法。此外,他还喜欢在家养花,每天赏赏花也是一项修身养心的活动。

重视中药保健防病

尚德俊在周围血管疾病方面研究颇多,提出周围血管疾病中以血瘀证居多,活血化瘀是一个重要的治法,具有多重治疗作用,并在周围血管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在临床实践中,他创用“治疗八法”和“活血化瘀十法”,研制了四虫丸(虫类药物),又相继研制了活血通脉片、通脉安等药品,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尚德俊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除常规应用西药外,他坚持辨证服用中药治疗。秋冬季主要服用汤剂,比如用自己所创的丹参通脉汤、补肾活血汤。平常口服丹参粉、三七粉、西洋参粉。这是对中医疗效的自信,也是尚德俊患病之后康复快、没有遗留大的后遗症的重要因素。

早餐:杂粮窝窝半个,2个鸡蛋,稀粥半小碗。午餐:五谷类稠粥一碗,杂粮窝窝半个,炒青菜一般3种,配牛肉、瘦猪肉或鱼虾一小碗。晚餐:稠粥半碗,杂粮窝窝半个,青菜大半碗。

尚德俊 主任医师、教授

个人简介:1932年生,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14 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中西医结合防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领域的开拓者,率先应用虫类药物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研制了四虫丸(虫类药物),并应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科的创立者;中医外科血瘀证学的创建者。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8月刊)

山东首届中医百家讲坛活动征文(视频)通过机构自荐、大众推荐、媒体发掘等方式,面向全省中医机构征集中医科普短文或短视频,讲述中医保健理念及小妙招、小药方等,报名截止后统一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抖音平台进行展播,通过媒体报道、公众投票(点击、评论)等方式,最终评出10名“中医传播使者”及泉城口碑中医榜,对入围作品及上榜中医机构颁发荣誉证书或奖牌。科普短文要求字数在1500字以内,内容为原创,积极健康、立意鲜明、创意新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各自的技术特色,从中医角度讲述养生保健理念及小妙招、小药方等,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也可围绕某一病种,谈一下中医对其的防与治;或某一味中药,介绍该中药药性及使用方法。短视频可使用手机或单反等高清设备拍摄,也可是独立制作经过剪辑处理的作品,画面清晰、音质流畅,同期声普通话、方言皆可, MP4格式,大小不超20M,分辨率不低于720p,时长为1-3分钟。(短视频内容要求同文字)作者(出镜者)要具有医学背景,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每个中医机构提供一条中医科普短文或短视频参赛(二甲以上中医院最多可提供3条)。作品于2019年11月12日9:00 - 11月20日17:00将作品发至qljkgzs2016@163.com邮箱,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发至晚报工作人员微信“337170880”。

如果觉得《「中医讲坛」86岁国医大师如何养生?每天早餐少不了这东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