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冬至养生养对一天健康一年

2021-1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它就像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天起,黑夜渐短,白昼渐长。

冬至过后,气温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到了。不过,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

冬至,也代表了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节气期间是一年中养生的好时节,是健康“储蓄”的最佳时段。此时应注意御寒、补阳,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养生呢?

冬至养生藏阳气

关键词:

早睡晚起 御寒保暖

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所以,冬至才是“补冬”的黄金时期。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此时养生应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

冬天阳气藏得好,春天人体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市中医胡庆华表示:“冬至养生首先要注意御寒保暖,在气温较低的清晨和夜晚,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出门,白天外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和脚不能受凉。饮食上应以温热食物为主,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冬至时人体阴气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发,冬至过后,人体内的阳气逐渐增多,阴气相应减少,有“冬至阳生春又来”之说。此时养生应阴阳兼顾,注意补充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食物,并注意规律生活。

胡庆华表示,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或大量出汗。另外,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应尽量躲开是非,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胡庆华说。

(武玲芳)

补养阳气小妙招

关键词:

晒太阳

“有些市民入冬后不仅容易畏寒怕冷,即使添衣后仍不感温暖,且喜欢喝热饮吃热食。从中医角度看,他们属于阳虚体质,体内缺乏阳气,在冬季表现得更为明显。”养生达人李晓霞表示,一旦人体的阳气不足,就会导致人体部分功能减弱,出现阳虚的症状。她提醒,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阳虚体质人群可以多到户外活动,通过晒太阳来吸收热量,补充阳气,驱除体内虚寒。此外,日常生活中也可通过食补、艾灸、中药泡脚等,以传统中医养生方法来温补阳气,强身健体。

“在中国的节气里,冬至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过完冬至,阴寒开始消减,阳气开始生长,所以在冬至补充阳气,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也是全年补阳气和进补最好的时候。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李晓霞说,阳气补足便可抵御整个冬季的外寒,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预防来年春季温病的发生,例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传染性疾病等。如果晒太阳后仍感觉阳虚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可能是体内阳虚太过严重,或者还有其他问题,建议到医院找医生进行全面诊疗和调养。

(张凯鹏)

冬至艾灸正当时

关键词:

艾灸

冬季天气寒冷,易引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不少医院和中医养生场所都推出了提高免疫力的养生保健项目,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其中,尤以艾灸养生疗法最受人们的青睐。传统中医艾灸养生法,因其操作简便,副作用少,逐渐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首选方法之一。

冬至来临,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开始。其中,冬至后的27天被称为“三九”天,是一年中艾灸养生的好时候。12月19日,记者在市中医院看到,来这里做艾灸的市民有不少。记者了解到,该院在“三九”天到来之前就推出了扶阳益气的“三九灸”。这种疗法具有温阳益气、祛风散寒、强壮脏腑、通经活络的功效,不仅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也适用于健康人群的日常保养。

市民王珊珊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有痛经和手脚冰冷的症状,一到冬天更是难熬。后来,她听朋友说艾灸可以缓解她的症状,便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试了试。“以前,痛经常常折磨得我坐立不安、直冒冷汗。艾灸了一段时间后,大为缓解,这让我信心大增,现在手脚冰凉的症状也缓解了不少。”

不过,艾灸虽然副作用少,但也并非人人适用。市民李璐告诉记者,她听说艾灸可以养生,便在网上购买了艾条,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操作。谁知艾灸几天后,李璐出现了喉咙肿痛等症状。“我咨询医生才知道,这是因为我的体质并不适合艾灸。”本报提醒广大市民,艾灸养生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跟风。(张颖)

冬至进补食疗方

民谚有云:“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冬至后,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是进补的大好时机。说到进补,很多人立刻想到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其实中医讲“药食同源”,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通过食疗的方法,就能调理身体,强壮体魄。

那么,冬至该如何进补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我市的养生达人张慧丽,为大家推荐冬至进补的食疗方。

一道菜

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冬至前后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在北部地区,白萝卜是必不可少的进补美食,而白萝卜的绝佳搭档是滋养脾胃的牛肉,两种食材一个性温一个性寒,两者一起正好寒热中和,“香”得益彰。要注意的是,炖汤时,白萝卜要切厚片,以便充分吸收牛肉的汤汁。

两种“饺子”

第一个饺子是用来吃的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是有“医圣”美誉的汉代名医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如果冬至以后比较怕冷的,不妨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有助于温补气血,增加热量。

第二种“饺子”长在我们身上

这种“饺子”就是我们的耳朵。耳朵不仅用来听东西,懂得按摩耳朵还有不少保健功效。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人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武玲芳)

如果觉得《冬至养生养对一天健康一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