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黄帝内经》中养生智慧之扶正祛邪

2022-01-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经常听老中医讲扶正祛邪,也听过很多节目,都有这个四个字,很熟悉还是不了解到底什么为不正?那么关于扶正祛邪,它的核心是什么呀?这是从邪症的关系来讲,说白了就是正气和邪气,我们就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阳气和阴气就对着正气和邪气,那么扶正祛邪就是正气和邪气互相斗争的这种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其实它决定着这个我们疾病的转归,如果正亦邪的话病情就有好转,我们调理身体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说到底就是改变邪正双方的这种力量对比。

使有利于我们身体痊愈的方向去转化,所以扶正祛邪可以说是内经当中又一个重要的医治原则,在这个素问的通平虚实论当中,谈到了这个邪正关系的时候就讲,邪气盛就实叫精气夺则虚,在素问的三部九候论当中就提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在素问的调经论当中也讲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从而确定了补虚泻实,也就是扶正祛邪的这种医疗原则,补法实际上是对各种注意正气医疗方法的概括,包括补气,补气血医疗,生散太过重收敛法,正气脱失的固涩法,津液亏损的汝润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中就讲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如果你虚弱者,我们应该用补益的方法来调理形体的虚弱者,应该以温补其气。如果你的精气不足,要补后部位的这种食品和药品,有补法也有泄法,其实就是去邪法,因为根据这个邪气的性质不同,所侵犯的部位不同具体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个凡是通气的,清热的,化湿的,犯火的,补水的,比如说去痰的,化瘀的等等,以及在调理上交湿邪痰,流着口水都拥塞,包括医疗中焦胀满的消法,或者邪在皮毛的发汗法,热长与这个长中,都属于泄法中的范畴,在这个素问至真要大论当中,就专门归纳了讲,强者泻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客者除之。 劳者温之。温养也。结者散之。燥者濡之。损者温之。温补也。逸者行之。劳者动之。惊者平之。

那么对这个补泻二法的应用,黄帝内经十分强调,一定要正确,如果方向错了,那就很麻烦,如果说你方向错了,本来是虚症误泄,那么就更损了你的阳气和正气,而实症误补得返住了这个邪气,在这个灵书的,终结篇当主角叫满而补之则阴阳肆意肠胃充郭肝肺内冲,阴阳相错,虚而泄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皆枯,那么指出了什么?实证误补就会使这种阴邪和阳邪开始糜以全身,造成我们的气机的升降失常,阴阳它就会错乱,虚症误泄它就会使人的气血枯竭,肠胃功能它就会衰竭,皮发就会枯槁,就会严重危及人的生命。

那么当然对一些虚实夹杂的这种病症,黄帝内经主张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补泻兼施的方法,其中也包括有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者补泄同用的这种方法,当然这是最核心的祛邪扶正,一定要找到他是湿症还是虚症寒症还是热症找准方向,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一点没错,但是他忽略了前半句话叫方向决定未来之后才有细节决定成败,所以首先要确定好方向特别重要,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管身体有毛病,都可以乱吃药,乱调理,这是不对的,找对病根儿找到病理我认为再用食疗药疗或者按摩等等,可能会更有效果。

关于健康您还有什么好的看法呢?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的关注我们奥。

《图片来自于网络,向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告知作者删除》

如果觉得《《黄帝内经》中养生智慧之扶正祛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