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六位长寿名人的养生经:只有几个字,但受益无穷

2022-01-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俗话说:人一上百,形形色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其养生之道也不尽相同。

下面分别概括地介绍一下6位古今人物的养生之道。

用一个字、几个字、最多十个字介绍这些人的养生之道,难免有不全面、不准确之处。但我相信,这十位人物的养生之道,对于其他人,也是会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方成的一个字:“忙”

著名漫画家方成,年近90岁,看外表像60来岁,听说话像50来岁,思维敏捷恐怕很多40来岁的人也比不上。他童心未泯,不知老之已至,每天清晨5时起床,整天忙忙碌碌、笔耕不辍、创作不止,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他给自己画了一幅漫画像,并附了一首风趣幽默的打油诗:“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画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有人开玩笑说:“要是方成活不过100岁,肯定是老天爷犯糊涂了!”

有些退下来的老同志,感叹自己成了“三等公民”:等吃、等喝、等死。整天唉声叹气、无所事事,这样对于身心健康大为不利。

有很多人的确是因为“忙”,才少病少恼,身健心安。他们体会到:在“忙”中,有数不清的乐趣;在“忙”中,有无限的喜悦;在“忙”中,能安身立命。总之,“忙”,是人生康乐的最佳营养剂。

马寅初的两个字:“从容”

“若无他故,我必活百年。”这是我国著名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马寅初先生说的一句“狂言”。事实上,马老生于1882年,卒于1982年,正好百岁高龄。

马老能颐养高龄的长寿秘诀主要是:内养外练达天年。这里主要讲讲他的“内养”功夫,就是“从容”二字。

马老大半生历经坎坷,却始终微笑看待世态炎凉,坦荡面对宦海沉浮。当年,任北大校长的马老,听到被撤职的消息,只是“喔”了一声。二十多年后,当听到被平反的消息,他也只是“喔”了一声。他的这种修养、气度,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美国医学教授威迪安特经过多年研究,也得出如下结论:古今长寿者皆从容。

冯友兰的三个字:“不着急”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80岁时开始动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于95岁高龄时完成这部7卷本的皇皇巨著,令人啧啧称奇。

冯友兰晚年时,曾有人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老人沉吟半响,缓缓地说了三个字:“不着急。”

冯老将“不着急”的养生之道,贯穿于自己的修身养性和学术研究之中,向往进入一种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人们形容冯友兰“视其色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如时雨之滴”。

在耄耋之年,他目近失明,耳近失聪,而学术活动却一刻未停。可见,冯老的“不着急”,不是生命钟摆的停歇和迟缓,而是对生命长度和宽度的拓展。

姜昆的五个字:“笑、俏、唠、跳、掉”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大字:笑、俏、唠、跳、掉。

笑:乐观,没乐都要找乐。

俏:穿了一辈子中山服,到老了换换衣服,穿穿球鞋,往年轻里打扮,更主要的是心理上要年轻,做到“老来俏”。

唠:经常和别人聊天,不能觉得自己老了,一天到晚老闷着。自己心里有事,通过聊天说出来。听别人说话,了解新鲜信息,让生活充满情趣。

跳:运动。一定得有一项运动伴随自己,要上瘾,要专心,日久天长,效果不言而喻。

掉:要自我掉价,这条最重要。过去你是领导,现在不是了。看着你培养的年轻人坐在主席台上,你坐在下面,心里一定要平衡。在家里也是一样,过去你是一家之主,凡事说了算,现在多听听子女的意见,他们可能比你强得多。掉价要掉到整天和孙子孙女一块玩,享受天伦之乐。掉到孙子辈的堆里,就算是掉到家了。

陆游的七个字:“只将食粥致神仙”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仕途屡遭贬谪,一生壮志难酬。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饱尝世态炎凉、宦海沉浮的陆游,却享年86岁,是我国古代诗坛罕见的“诗翁寿星”。

其养生奥秘何在?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七个大字:“只将食粥致神仙”。

我们到粥店喝粥,经常可以看到墙壁上写着陆游的一首七绝《食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这首明白如话的《食粥》诗,是陆游74岁时写的。诗的中心意思是,食粥可以使人长寿(即长年),赛过神仙。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而粥则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冰心的十个字:“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被人称作“文坛祖母”的冰心老人,生前常为别人题写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这副十个字的对联,既是冰心的修身之道,也是她的养生之道。

季羡林生前非常欣赏这副对联,并亲自写过两篇文章,对其加以诠释。

所谓“知足”,就是满足于自己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除此之外,不要再有非分之想。我国有句老话:“知足常乐。”这四个大字,可谓灵丹妙药。

所谓“知不足”,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知不足”与我国另一句老话“自知之明”紧密相连。既然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就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尽量加以弥补。

关于“有为有不为”,简单说来,“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至于什么事应该“为”,什么事应该“不为”,我们一定牢记并践行我国的另两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觉得《六位长寿名人的养生经:只有几个字,但受益无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