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米性温,能养胃?搭配这1物,健康又养人

2022-02-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人们常说“小米最养人”,很多地方的孕妇产后也会喝小米粥来养月子。但事实上,一碗稀汤寡水的小米粥,有的只是利尿的功能,要想让小米真正发挥出养人的价值,一是不能稀,要熬煮到质地很浓稠,二是得搭配红枣吃。

因为,中医将药性分为酸、苦、甘、辛、咸、淡,六种味,其中的苦味能泻、能燥,很多有泻肚去火作用的去火药,都是苦味的;淡味能渗、能利,比如有祛湿利水功效的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都是淡味的。

小米粥本身是凉性的,而且性味上很淡,所以一碗稀汤寡水的小米粥和薏米粥其实是一样的,只能起到利尿的作用,而不是温补。

小米搭配大枣

营养美味,健脾又补肾

就此可能会有人问,坐月子时应该充分补充营养,为什么还要喝没有温补功效的小米粥呢?

之所以选小米,是因为它是粮食中为数不多入肾经的,兼入脾胃经,也就是说,小米具有补肾的作用。中医的肾,是生命这棵大树的树根,而生孩子是耗损最大的生理过程,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树根”的状态,所以坐月子时吃的药物或食物,都应该重在补肾。喝入肾经的小米粥,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补益到生命根基。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小米有补肾的效果,一定是要那种质地浓稠,熬煮时间较长,已经熬出小米油的粥,而绝不是稀汤寡水的小米粥。

除此之外,最好还要搭配大枣吃。一来是因为大枣入脾经,小米红枣粥的健脾效果因此增加;二是因为大枣性质是甘温的,给淡味的小米粥增加了浓度,减少单纯的小米粥的利水作用,补养之力也就此提高了。

很多脾胃虚寒的人去看中医,医生多会嘱咐他们“熬煮小米粥前,把小米炒上3-5分钟,炒到有香气、微微变黄后再煮粥”。之所以要这么做,是经炒制过的小米与原本的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多了一分温,温脾、健脾的功效变得明显,对因脾胃虚寒而腹泻、大便不成形的人来说,这样的小米粥才更对症,有健脾养胃的效果。

此外,很多由轮状病毒引发秋季腹泻的孩子,常喝小米粥,也能帮助他们尽快的自愈,也是因为炒制后的小米,有了温补的效果。

五谷为养

小种子,大能量

《黄帝内经》在谈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第一位,可见粮食的重要性。古人之所以重视粮食,是因为粮食就是植物的种子,吃粮食相当于在吃种子,而种子又是一棵植物能量最集中的部位,未来是要长成一棵植物的。为此,中医将能量最集中的种子,用在最需要能量的生育环节,由5个种子配伍而成的“五子衍宗丸”就是个典型代表。

从这个意义上说,粮食是果蔬肉蛋奶等无法替代的,因为后者不是种子,能量远不及种子那么集中。

此外,中医还根据各种粮食的性味归经,用它们补养身体,甚至是治病。比如,红枣小米粥,借助小米入肾经、兼入脾胃经,滋补脾肾;薏米粥、薏米茶,借助薏米入肾经,性味很淡,淡渗利湿;大米粥,特别是粳米熬煮的大米粥,因粳米性质偏凉,护胃清肺火。

粳米除了入脾胃经,还入肺经,中医用来退烧的“白虎汤”中,粳米就是重要的一味。很多中医人自己或者孩子感冒发烧,就用20克生石膏搭配一把粳米,熬米汤喝。这其实相当于白虎汤的厨房版,退烧效果非常好,而且退烧后,身体是清凉的。

如果觉得《小米性温,能养胃?搭配这1物,健康又养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