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处暑之养生篇——走进传统文化,领略节气风景

2022-02-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起 居

处暑时节,气温由热转凉,人体阳气也由外泄转为内收。此时首先应当调整睡眠,做到早睡早起,以晚上21-22时入睡、早上5-6时起床为宜;其次要顺应温度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既要做到“秋冻”,又不可太过单薄,以免着凉。在此过程中,还要尤其注意肚脐的保暖,因为此处皮肤单薄,皮下神经丰富,较敏感,容易受寒邪入侵,若受凉易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应注意防止肚脐受寒。

运 动

处暑仍应遵循夏季的运动原则:不宜太过激烈,不宜出太多汗,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平时可选择散步、日常保健操、经络按摩等运动保健方法,有时间还应去户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进行适度的登山活动,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物质变化能够对身体产生作用,可辅助治疗哮喘、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但应注意登高时应尽量避开早晚温度较低时,且速度不宜过快。

日常保健操

清晨闭目叩齿21次,咽吞津液,用两手搓热后,抚熨眼睛3秒钟,如此反复8次,不仅有助明目,而且对心、肺、肝都有益处。

经络按摩

浴足温经9分钟,用手指点按太渊穴(肺经原穴)、三阴交(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膻中穴(肺主气、司呼吸,本穴位气会穴)各36次,然后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6次。

饮 食

处暑开始进入秋燥,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如梨、葡萄、蜂蜜、银耳、牛奶等均有滋润作用。少食辛辣之品,多食碱性食物,防止“秋乏”。还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损失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

此时暑湿之邪尚未完全褪去,还应多食清暑祛湿、健脾和胃之品。可以用莲子、百合、淮山药等健脾胃的中药煲汤煮粥,还可以多食用雪梨、苹果、香蕉、橘子、玉米、番茄、胡萝卜、莲藕、芹菜、菠菜、冬瓜、丝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香菇、银耳、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也可以吃一些茯苓夹饼等成品食物。

秋季阳气开始收敛,可适当开始进补,但不应峻利,防止脾胃受邪。可选用一些“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食物,例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蜂蜜等。脾胃虚弱者,可服用莲子、山药、白扁豆等。此时气候干燥,肺经当值,以防肺经太过,可适当多食酸性食物以强肝木,以此抑制肺经,山楂作为时令水果,是不错的选择。

精 神

处暑开始,阳气减衰,阴气渐盛,应遵循“天人合一”原则,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内收为主,修德养性,静养其身。可在工作学习之余,给自己适当时间闭目定志,使精神在一段时间之内处于心静神清的状态。也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以收敛神气,预防急躁、焦虑甚至暴怒的发生

如果觉得《处暑之养生篇——走进传统文化,领略节气风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