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年人缘何痴迷保健品?可能,他们最需要的是温情陪伴

2022-03-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4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2019-05-10 16:17 | 记者 孙文静

“我以为她恢复正常了,没想到却把亲戚朋友家当成了仓库,要不是最近有亲戚说漏了嘴,我真不知道她原来藏这么深。”近日,市民王大伯诉说老伴吴大妈深陷保健品泥潭难以自拔。他和家人无计可施,甚是苦恼。

记者了解到,在瑞安市有不少老人像吴大妈一样迷上了保健品。这是为什么呢?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保健品藏匿亲友家

平时素来孤僻的吴大妈自从3年前认识了一群新朋友后,变得开朗了起来。和新朋友一起出门旅行,参加联谊,还加入了舞蹈队。看似喜人的变化,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刚开始老伴拿几盒维生素回家,要我每天吃几片,看包装盒写着很多功能,抗疲劳、保护肝脏等。”王大伯起初并不以为然,直到吴大妈开始成箱往家搬保健品后才觉得不对劲。

每天早上起来,吴大妈先用主打保健功能的牙膏刷牙,再吃一把维生素药丸,午饭前先喝一杯清肠粉,洗澡有专门的保健香皂。朋友圈里转发的无一例外都是各种保健知识。

得知女儿近期胃不好,吴大妈第一时间在一堆保健品里准确无误翻出了一大盒松花粉,马不停蹄坐车赶去送给女儿。

有一款价格让人咋舌的虫草口服液,一直被吴大妈视为心头宝,一盒30瓶,竟然要5000元。直到儿子第一次登门去女朋友家拜访时,她才舍得拿出来。

向来勤快的吴大妈自从接触了保健品后,家里卫生从一天一打扫到四五天也没扫一回,早上8时多就已经准备了一天的饭菜打发老伴,自己整天泡在保健品店,跟其他会员交流心得,常常废寝忘食,从不吃外卖的她有时候甚至还在店里跟会员一起点外卖。

成箱的保健品老两口肯定是吃不掉的,吴大妈就想着法子送人。每个周末,住在乡下的她都会拎着大包小包的保健品坐上1个小时的公交车到市区往亲友家里送。今天给姐姐送降压保健品,明天给弟弟送保健酒,到最后,亲友一接到她要上门的电话都推脱有事不在家。

吴大妈这样不正常的行为,引起了老伴和子女的强烈不满。吴大妈也感受了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压力,收敛了许多。比如不再要求老伴一起吃维生素,也很少将保健品搬回家。

看似平静下来的家庭却又一次掀起了波澜。一天,王大伯走访一家亲戚,亲戚一时说漏了嘴,吴大妈的“秘密”再也守不住了。在亲戚家落地房四楼的空房间里,王大伯看到了堆积成山的保健品,大部分依然包装完好,再看保质期,有些已经过期,有些即将临期。满屋子的保健品原来都是吴大妈藏匿于此的。

只知道买买买,难道就不担心过期吗?吴大妈对此的说法是,新鲜的保健品先拿出来送人,即将临期或者真的过期了就留着自己吃。

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吴大妈对购买保健品却出手阔绰。到底花了多少钱购买这些保健品,吴大妈从来没有告诉过家里人。但王大伯粗略算了一下,起码有十几万元。

自掏腰包帮人买会员

和吴大妈一样酷爱囤保健品的还有张阿姨,她囤的是打着保健名号的黑茶。看似其貌不扬的黑茶,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能让平日省吃俭用的张阿姨打开捂了一辈子的钱包。她给出的解释是:“不但能强身健体,还有收藏升值空间,健康赚钱一把抓,何乐而不为!”

“降压、降脂,可以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天天喝能治百病。”张阿姨日常沉默不语,但只要说起黑茶,就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甚至得知隔壁邻居家尚在襁褓的婴儿感冒了,也劝着试试给孩子喂点黑茶,比吃药还管用。

黑茶还能治病?对此,张阿姨有自己的说法,而这套说辞正是会员们聚在一起上课时,台上的上线告诉他们的。“黑茶和保健品不一样,黑茶注重内在调理,是天然有机的,时间越久,药用价值越大,而且还会升值,称得上是能喝的古董。”

“当初我要是阻止她跟别人去湖南考察就不会有这些意外。”丈夫林叔叔说,去年初,她经常会拿回一些黑茶,每天煮起来喝,还会征询家人意见,问这个黑茶口感怎么样。因为数量不多,他也只是以为单纯的茶叶。有一天,她突然说要跟新朋友去湖南旅游,后来神秘地说是去湖南考察市场,回来要做大生意。没想到,张阿姨自从湖南回来以后,像变了一个人,早出晚归,神秘兮兮,问她去干吗了,总说有事情在做。丈夫以为张阿姨只是交了新朋友,哪怕是做什么小买卖也只是小打小闹没名堂。可万万没想到,正是他的不以为然和疏忽,让张阿姨陷入了更大的深渊。为此,他也后悔不已。

每天早上,张阿姨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煮黑茶,不但自己喝,还要求家里人跟着一起喝。平时有点感冒发热,喝黑茶;血压高了,喝黑茶;连口腔溃疡也要喝黑茶……

而张阿姨口中的大生意正是利用这些黑茶,推荐人入会员,发展成自己的下线。注册一个会员成为自己的下线,只要交2万元产品费,上线就可以得到5000元提成,而且下线以后售出的业绩里上线都可以按比例拿到提成。

可让张阿姨为难的是,她身边的亲友太理智,一听到她开始吹嘘黑茶的各种保健功能便充耳不闻,迅速转换话题。无奈之下,张阿姨听从上线的建议,跟亲友和儿女要了身份证号码,一一注册成为会员,给每个会员冲了2万元。就这样,她也成功有了下线,虽然这10个下线会员都是她自己花钱买的。

刚开始,没人发现她要去的这些身份证号码何用,直到后来,她自己说漏了嘴。那天,她无意跟丈夫吹嘘,自己之前提到的大生意现在赚钱了,一下子赚了5万元。当丈夫纳闷时,她才和盘托出自己花钱买会员的事。

可让丈夫疑惑的是,这花了20多万元买的黑茶也没见她搬回家啊,到底深藏何处?答案就在她和会员们平时聚集的店里。

“平时买菜回家都要拿电子秤再过一遍,有缺斤少两的不管刮风下雨都要马上骑车去菜场跟人理论,可现在竟然一声不响花了这么多钱买一堆没用的黑茶,你说这个家可怎么办?”丈夫是老实人,被坑了也无处讨说法,只是每次路过那家存了黑茶的店,他心里总是揪着难受。

全家人的意思是哪怕便宜点卖掉也行,可张阿姨死活不同意,并不认为自己被骗了,像宣传说的,放越久越值钱,留着等以后说不定能发一笔财。

每月8000多退休工资全买保健品

要说家庭妇女吴大妈和张阿姨容易被人影响也还说得过去,高级知识分子也沉迷保健品无法自拔就有点让人想不通了。

今年80岁的林阿公是位退休干部,每个月有8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子女早就成家立业了,条件都不错,压根不需要他担心。为了照顾老人起居,子女掏钱给他请了保姆,每周去探望时也会带上吃的用的穿的。按理说每个月的退休工资足够林阿公日常开销,平日节省惯的他最近却频频伸手跟子女要生活费。

起初,子女以为老人既然开口要钱了,那肯定是要给的,而且每个月多给几千元钱,也是应尽的责任。

可有一次,林阿公的女儿阿梅竟接到保姆的电话说这个星期的买菜钱花完了。这让阿梅起了疑心,该不会是保姆把买菜钱私吞了吧。跟保姆对完账后,阿梅发现林阿公竟然每天只给保姆30元买菜钱,那其他钱到底去哪儿了呢?

逼问之下,保姆领着阿梅去了储藏室,发现了保健胶囊、精华丸,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保健品。这还不算,保姆掀起林阿公的被单,一张看似普通的席梦思,两个枕头,床头还有一把木质梳子,“这些都是林阿公在附近保健品店里购买的,说是能治疗腰酸腿痛和颈椎病,还能治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这把梳子也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每天梳几回,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这3样东西加起来花了2万元。”

保姆说,这段时间,每天吃完早饭后,林阿公也不再继续睡会了,经常到附近的保健品店听养生讲座,一去就是两个小时,有时候到了饭点还没回来。每次回来时总会带些瓶瓶罐罐,还嘱咐她每天提醒自己吃保健品。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到午饭点了,林阿公还没回来。阿梅跟着保姆的指引找到了这家保健品店。门口安安静静,可一推开门,齐刷刷看见一排老人整齐坐着,像小学生一般认真看着电视屏幕上放的保健品内容。还没等阿梅踏进门,便被人拦了下来。阿梅认出了林阿公,喊了几声,林阿公才回过神来,应声出了门。

“你是不是把退休工资全拿去买这些保健品了,要不是今天保姆打电话说买菜钱不够了,也不会让我找到您在这里听课!”还没等阿梅说完,林阿公立刻反驳,说自己最近精神好多了,睡眠也深了,早起也不头晕了。对于这些保健品的疗效,林阿公深信不疑。从没红过脸的父女俩直接在路上吵了起来。

“我爸给人看了大半辈子的病,没想到现在自己却被保健品洗脑,把自己养老的钱换成了一堆保健品,真是越老越糊涂了!”事后,阿梅也和其他兄弟姐妹轮番给林阿公做思想工作,但他始终不认同,为了缓和矛盾,只是他从每天去听课变成了三四天去一次,仅此而已。

让陪伴代替保健品是最好的良方

上述3个例子只是众多保健品购买者中的缩影。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有了新的需求,各种保健品商家纷纷编织美丽的谎言,盯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其中以老年人为代表的特别突出。在层出不穷宣传营销洗脑中,有些人沦陷了。

记者从瑞安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给他们打举报电话的往往都是被骗老人的子女,上门去调查时,老人一般都不太配合,不是不承认就是怪子女瞎担心。大多数老人起初是被免费礼品和讲座吸引去的,久而久之也就掏钱买了。但这些不良商家并不会在店里摆放过多保健品,而是给老人提供购买的联系方式,从外地邮寄到家里,增加了部门的查处难度。今年全国开展了有关保健品的专项整治,加大打击力度,相信以后会有所改善。如果市民有线索,可拨打12345举报。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文中3个主人公一样,他们大多生活节俭,但面对价格不菲的保健品也甘愿打开钱包。而购买保健品后,他们害怕被家人指责,要么选择藏在家里,要么选择藏在亲友家里。任凭子女和亲友怎么劝说都无法撼动他们坚持买买买的决心。这些人都不是傻子,那为什么特别容易被洗脑?

其实,文中张阿姨的“黑茶事业”并不是她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六七年前,她也是保健品大军里的一员。吃了不少保健品,效果并没有立竿见影,但她也不承认自己被骗,而是转向了新型保健“黑茶”的怀抱。那帮一起做黑茶的朋友有些也是以前做保健品认识的会员也都是老人,大家有说有笑,有共同的养生话题。这些年,无论丈夫和亲友怎么劝阻,都无法阻止张阿姨对类似保健品的钟情。因此,也加深了她和丈夫的矛盾,几乎每天一小吵,每周一大吵。

而林阿公跟子女沟通时也多次提到,自己遇到的保健品业务员小李的情形。那是乍暖还寒的初春,林阿公在家门口晒太阳,小李路过时看见掉在椅子旁边的围巾,顺势捡了起来,之后聊了起来。当得知林阿公身体不适时,给出了合适的建议,顺势推荐了一款保健品,说第一次能打5折。林阿公半信半疑购买,但感觉吃了确实人精神了。此后,小李和林阿公经常在家门口偶遇,后来便被领进了附近不远处的保健品店。此后,只要有讲座和义诊活动,小李都会热情上门邀请。算起来,小李和林阿公偶遇的次数远超了子女每周不定期的探望次数。

随着年龄增长,对疾病的畏惧,很多老年人开始转变性情,变得固执。尤其在对保健品深信不疑时,遭遇子女和身边人的反对会引起强烈反感,需要耐心说服、帮助与疏导,不能求之过急。子女要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父母,多与父母沟通,让老年人培养兴趣爱好,过上丰富的晚年生活。子女也要尽量教会父母如何区别保健品和药品。

其实,老年人购买的也许不是保健品,而是陪伴。

如果觉得《老年人缘何痴迷保健品?可能,他们最需要的是温情陪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