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女神节滋补肝肾、美容养颜!一道养生美味做起来

2022-03-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这么一句:“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说的就是天上地下这两样美味。近些天刚好跟很多朋友谈起的一道保健食材,凑巧就是泥鳅。

那么,泥鳅到底有哪些好处呢?适合什么样的人食用?又适应什么情况下食用呢?

一、《捉泥鳅》

有一首儿歌,相信很多人也不觉得陌生(此处应该不存在暴露年龄的嫌疑哈),这首歌就是《捉泥鳅》,歌词很简单,是这样唱的: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带着她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要说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里面能有什么玄机,那倒不至于。不过,这首简单的歌词倒的确呈现给我们一些有用的信息。

我抓几个关键词跟大伙聊聊——“水满”、“雨停”、“田边稀泥”、“小牛哥哥”。

对于这几个关键词,不知道大家能由此联想到些什么没有呢?

二、象

我就不多卖关子了。我们中医重视象数,“象”系统往往很直观,“数”系统略有复杂。

接下来我就谈谈《捉泥鳅》里面的“象”:雨停过后,水充盈了池塘。田地里面,在泥与水之中,泥鳅很活跃,生机旺盛。

概而言之:水充盈了,泥鳅就像一团生机在泥与水当中活跃。

五脏与五行对应:肾水,脾土,肝木。其中肝木也代表生发之气,代表生机。

三、泥鳅

科属:是鳅科、泥鳅属鳅类。

外观颜色:体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栖息地: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

生活习性:昼伏夜出,适应性强,可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

特点:生命力顽强。当水中缺氧时,能跳跃到水面吞入空气进行肠呼吸。在水池干涸时,潜入泥中,只要泥土有少量水分保持湿润,便不致死亡。

药用价值:可入药,性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益肾暖脾、除湿退黄、祛湿止泻、止虚汗等功效。

四、泥鳅在五行里面如何理解?

色偏黑,带灰白,为肾水、肺金的属性,因而能填肾精,补肺气,有助肺、肾呼吸吐纳、布散水液、协调水道。

生活在泥与水之间,就是能灵活在脾与肾之间运作,有补益脾胃中气,协助脾胃运化水谷化生肾中精气。

生命力极强,说明它有肝木生机之象,靠肾水滋润涵养,能影响脾土运化。

五、食用时机和适宜人群

《捉泥鳅》里面讲到了:雨后,池塘水满,田边都是稀泥,还有小牛哥哥。

这不是准备春耕的情形嘛?

那么,我国的春耕时间表是怎样的?

南方春耕的时间比较早,往北依次顺延,越往北,春耕的时节越晚。大体来说,南方气温回升的快,每年的2月下旬就开始春耕,3月就开始播种早稻。华北地区的春耕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到4月间。东北地区的春耕普遍在4月末。从节气上来说,到了惊蛰,全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了春耕的大忙季节。

好了,我们都知道答案了!进食泥鳅的时间——惊蛰嘛!春雷响,降雨了,准备耕作了!

有些朋友存在疑问,为什么你在冬天时候已经建议过我进食泥鳅?这就是我要回答的关于适宜人群的体质问题。肾水不足的,特别是阴分偏虚的,冬天也可以吃泥鳅!冬天的进补是为了来年生命力的旺盛需求而作准备,但阴分偏虚的人往往不能耐受温热的食材去进补(吃了容易上火化生痰浊,有碍脾胃运化吸收)。那应该吃些什么进补呢?味甘、性平,能入脾肾,能养肝、调水道的食材!是什么呢?答案已呼之欲出!

所以,适宜人群是什么?笼统来说,正气亏虚而不耐受温补的,都适宜食用!

举例说:肾虚腰酸痛,小孩脾肾不足而出现尿床、容易感冒等,都值得尝试。

那么禁忌人群是哪些?有实邪在体未加辨别,或者已经吃成“油脑肥肠”的那些人,建议少吃或者不吃。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吃泥鳅,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好好诊辨一番,再作决定。

六、食用方法

清蒸、炖汤、煮汤、红烧、干煸泥鳅。。。

不多说,直接上图,看着就感觉挺可以的。。。

常用的一道菜是:黑豆泥鳅汤,挺鲜美的。

此汤虽好,不过还是奉劝有痛风尿酸高的朋友,或者容易胃肠胀气的朋友可能不太适宜。因为黑豆属于豆制品,泥鳅也富含营养蛋白,炖煮时间太久难免容易引发高嘌呤积聚,或者加重胃肠胀气。

今天是女神节,给各位女神推荐一样滋补养颜、补肾养肝和脾胃的食材。祝各位女神吃得健康、吃出美容来!诸位女神们的健康,就由我们来守护吧!#女神节快乐#

如果觉得《女神节滋补肝肾、美容养颜!一道养生美味做起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