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525”,心理健康日

2022-03-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525”,心理健康日

昨天是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也有人称为“心理健康节”。但是,这个日子,远没有到人人都耳熟能详的程度,更谈不上大家都把它当成一个节日,轰轰烈烈、正儿八经地来过。

我是2009年2月份接触心理学之后,在网上看到有一个525心理网,当时很好奇这个网站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然后,才知晓原来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包括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目的是提醒学生们“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5·25”的谐音,是“我爱我”。其实,不只是大、中学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首先都要懂得关心和爱护自己,了解和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灵成长。关爱自己,不一定就是自私,因为只有先有能力爱好自己,把自身的心理素质夯实后,才会有能力和资本更好地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眼下,我们六安人为应对有人被疫情感染的突发状况,支持和配合政府所采取的各项抗疫措施,又有一些小区居民继2020年年初居家隔离之后,再次宅居在家。有的家庭,家庭成员还因为工作、学习,或者是其他原因,不能在一处居住共同生活。还有家庭,除了需要和其他家庭共同面对突发疫情,甚至隔离期间家里还发生了其他意外情况。整体上,大家的生活同以往相比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心理和行为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有人明显有焦虑、恐慌的情绪,每天抱着手机不停地查看疫情相关信息,每看到又有人确诊,或者又增加了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心情就会更加低落和烦躁,甚至于坐不安、睡不眠。有人感觉惶恐不安,为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而忧愁、郁闷,又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上新冠。有些是学生家长,既要为不能正常上学的孩子学习成绩受影响着急、发愁,又很苦恼疫情之下不知道待在家里或被隔离在外的孩子的情绪该如何缓解、安抚……

很庆幸在“525”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又是在我们六安紧急抗疫的情况下,再次遇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指导下,以动画视频形式呈现的《心理调适指南》。而且,这一次,我在微信里看到的还是一个包括十个小视频的视频合集,其中有九集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方法,另外一集是针对疫情下一些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的心理调适方法。

具体来说,这十个小视频,分别是:《返岗工作人员心理调适》、《居家隔离人员心理调适》、《老年人心理调适》、《确诊和疑似患者及家属心理调适》、《一线防疫人员心理调适》、《青少年心理调适》、《孕产妇心理调适》、《因疫情去世人员亲属的心理调适》、《儿童心理调适》和《心理问题调适方式》,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群,所提供的心理调适方法也比较简单实用,比如想象放松、肌肉放松和呼吸放松等等。

用简单有趣又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借助互联网平台,普及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写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自然更加有利于迅速有效又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干预工作。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总结和借鉴从防疫、抗疫中,所学到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所习得的心理调适技能,应对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种种不期而至的困难和挑战。

昨晚,在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看到北大六院于2021年1月23日发布的,这个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动画视频合集《心理调适指南》,感觉十分意外和欣喜,毫不迟疑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得道”,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不仅重视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关注到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身体其实是身心合一的整体,很多躯体上的疾病,就是来源于心理层面的问题,养生还是要从修心做起。愿“525心理健康日(节)”能走进每一个寻常百姓家,走进每一个为人儿女、为人父母的人心中。如果每个人都能首先关爱好自己,再关爱好家人和他人,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呵护好自己、家人以及他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这个世界就不仅仅只会生成爱、传播爱,而且一定也能激发爱、充满爱!

如果觉得《“525”,心理健康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