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早上吃姜胜参汤”,下半句是什么?生姜养生,吃错了可不好

2022-03-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现在,很多朋友都有吃点生姜的习惯。尤其夏天入伏之后,适当吃点生姜,能发散体内的伏阴,也算是养阳的一种手段。古人有“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意思是说,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却不利健康,这种说法,是非常符合养生之道的。

为什么生姜要早上吃呢?按照《本草纲目》等书籍的记载,生姜性味辛温,能温中和胃、降逆止呕、解表散寒。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生姜含有类似杀菌素一类的物质,和葱、蒜基本同理。

此外,生姜还含有一种叫做“姜辣素”的东西,可以促进胃液分泌,胃液分泌多了,我们的食物就更容易消化了;最后,生姜里的挥发油,能抑制机体吸收胆固醇,这一点,对我们养肝柔血是非常有好处的。

既然生姜对身体有利的因素基本都分析清楚了,为何还是要主张“早吃姜”呢?现代科学对进食的时间段并不是那么过分讲究啊。这个主张,其实涉及到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等多个理论系统。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一天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又由一个脏腑“值班”当令。我们常说的早晨,指的就是“辰时”,以及稍后的“巳时”。早上7点到9点属于辰时,由足阳明胃经当令,9点到11点,由足太阴脾经当令。看到没有,从我们起床之后的整个上午,就由脾胃这对“后天之本”的脏腑主持。

而辰时之后,脾胃之气有待升发,生姜的辛散之性,刚好有“走而不守”的特点。这时候吃点生姜,使脾胃之气升降得利,该升的升的顺畅,该降的降的合理,正是最好的健脾养胃做法。也为一天的饮食、消化吸收做好准备。

同时,生姜的“辛”,能促进气血周流,让阳气趋于舒展;“温”则可祛散寒气,如果在冬天,能适当提高身体的热度,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如果是夏天、伏天,吃点生姜,有益于驱散寒凉冷饮在体内的积聚,中和寒气。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顺应“时”,也就是阳气本来就是发散的阶段,也就是早晨和上午。

午时过后,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正常的状态,就是阳气渐渐收敛,逐渐走向“阴中”,到了晚上,阳入于阴则寐,也就安然入睡了。因此,顺应阳气走势的做法,应该是让阳气更加“含蓄”一些,不要那么活跃。如果再进食生姜,它的辛散走窜之性,是一种“扰阳”的行为了。

虽然“晚上吃姜赛砒霜”,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也只是为了强调,夜间扰动阳气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睡眠的影响。因此,正常情况下,下午、夜间进食生姜是不大适宜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进食稍微偏滋阴收摄的、下气消食的食物,比如萝卜。让阴气稍长,阳气略敛,对促进睡眠是很有好处的。

以上,我们阐述了为什么生姜适合早上吃,而不宜晚上进食的原因。那么,早上吃姜有哪些比较合适的方法呢?

早上吃姜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熬成姜汤,可以用糖腌制一下,也可以在做菜时加点。下面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吃法:

1、含姜片: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生姜去皮并切成薄片,取1片在开水中烫软一下,然后把姜片放到嘴里含10分钟左右,最后慢慢咀嚼,记得不要一次吞下去了,对预防感冒很不错;

2、生姜汤:每天早上,用生姜4到5片,加红枣10颗左右,以及适量红糖,熬煎成汤,每次喝一小碗出门,对冬天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朋友比较合适。

综上所述,古人所说的“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也介绍了早上吃姜的两种方法。当然,生姜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性味辛温,阴虚火旺的人是不大合适的,吃多了也要注意伤阴。尤其是腐烂变质的生姜,一定不要吃,切莫舍不得。

如果觉得《“早上吃姜胜参汤”,下半句是什么?生姜养生,吃错了可不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