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李友鹏原创养生保健丨气候变化说防护

2022-03-27 分类:养生资讯

气候变化说防护

文/李友鹏

时值深秋,秋去冬来。人就是生活在多变的气候变化中。气候变化是由季节交替及大环境所决定,需要地球人都去保护。人体是一个小环境,同样需要根据季节做好保护。又因为天和人是一体的,天气变化时人的身体也会随着有所变化,有些患慢性病的人症状会加重;天气好转时病情就随着好转,这是“天人相应”学说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有这样一个规律,某些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的疾病,多是陈年旧病,新发病不一定有感觉,年轻人可能感觉不敏感,而患有某些慢性病(如慢性气管炎及腰腿疼)的中老年人则比较灵敏。所以,做好保健的任务就是随着气候变化而做好防护。

天和人,这一大一小差别何其大也,但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祖国医学称之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而“天人相应”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产生的。为什么说“天人合一”呢?你看天和人有多少相似之处,在此仅借用古人所云:“天有日月,人有两只眼睛;一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火木土金水五行,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天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条经络;天有风雨雷电,人有喜怒哀乐;地球当中有70%是江河湖海,人身上有70%是体液。”这真是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天地呀,生老病死无一不受“天人相应”之影响。

为什么说“天人相应”呢?看一看或体验一下就知道。阴天时气压低,压得人们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这个“相应”就是当人体存在某些慢性疾病时,身体某些部位所提前出现的征兆(症状),成为最好的“天气预报”,不过这种预报是用“不舒服”来表示的,如这里疼那里痛,这里憋闷那里胀气等等。如北风刮来或阴天下雨到来之前,患有某种慢性病者有腰腿疼痛表现,而且这种疼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天气不好时治疗也不是十分灵验,用药物也不敏感。按中医理论分析,阴天时阳气少,阴气多,不利于阳气的扶持和疾病的治疗,就是针灸理疗效果也会差些,作为患者本人应予注意,做治疗尽量避开不良天气。又如冠心病病人,晴天时可能没什么感觉,阴天时则一走路就憋闷,若走上坡路会憋闷得更厉害。这方面最灵验的当属气管炎了,天气一变冷就憋闷,北风一刮就咳嗽,真是比天气预报还准确,连阴雨天持续的时间和范围都有所感应,尤其是在降雨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的时候会更加准确,而像六月天的短时降雨、小范围降雨、“隔道雨”等身体变化则不是十分明显。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证,阴天之前就先有腰疼的感觉,这是因为腰肌有劳损,双肾有囊肿的缘故,连膝关节也疼痛,这时就知道天气要变了。待到云开雾散、天气晴朗时腰疼症状则会逐渐好转,理疗与药物的作用也显得效果更好。了解这个特点后,能维持也就不做什么治疗,简单贴点膏药,待天气晴好后症状自会减轻。

人类的健康与寿命有一部分是取决于自然环境,有一大部分是取决于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的看病就是看人、看季节、看气候,并因此而辨证施治。重视全身机理的调养,提高人体的健康和抗病能力,是中医治病的法则。在祖国医学中,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具体来讲是春天的风气,夏天的火气加湿气,秋天的燥气,冬天的寒气,这“六气”侵入人体后就变成了“邪气”,称为“六淫”,是致病的外界因素。因此,气候冷暖变化对人的影响可谓大矣!天气一变,身体衰弱的人就首先有变化,门诊量是天气变化的晴雨表,如冬季来临北风一刮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就增多;一遇阴天下雨,腰疼、腿疼、关节疾病就明显增多。提前做好保护,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重要内容,是做好保健的重要举措。如腰疼者可戴上护腰;患有膝关节炎可提前戴上护膝予以保护;患肩周炎者可戴上护肩;某些辛辣的食材(如生姜、辣椒等)多具有散寒止痛功效,可研碎后调成糊状敷以疼痛处,但要切记辣椒粉不能直接用于外敷,防止灼伤和皮肤过敏;气候变化时及时添加衣物御寒保暖,减少早晚外出的次数;遇有特殊天气刮风下雨时,身体衰弱者及老年人一般不外出,切记任何一次意外伤害都可能超过原发疾病,需要外出时可拄上拐棍予以防滑防跌;雾霾天推迟和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保护,有效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人是得食者生,吃得巧健康才好。饮食能补充能量,食物的优劣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要根据季节调整饮食,审时用膳,气候变化时更应注重食疗,以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人又是杂食动物,要“谷肉果蔬,食养尽之”,“不食不时”是总的指导原则,要顺季节而食之是大方向。对此可能难以做到,但总的原则是:多喝稀的总比多吃稠的强,吃少了总比吃撑了强,多吃蔬菜总比多吃肉食强,多吃副食总比多吃主食强,多吃水果总比多吃饭强,多吃新鲜蔬菜总比吃腌制的咸菜强。对于中老年人来讲,“饮食要保温、饮食要御寒”是总的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调补阴阳,健康身体。气候变冷时生活中要加大温性食材的投入,适当多吃些辛辣食物,如生姜平日早晨吃3片(约10克)可以增加至6片(约20克),以增加御寒能力;寒冷时忌食凉性水果,多食温性水果,如芒果、荔枝、龙眼、桃子、樱桃、黑枣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以增加身体抵御风寒湿邪的能力,平安度过特殊天气。

万物有灵,生命玄妙。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应顺乎自然才有利于生存与健康。人的特点是天气暖和感觉就舒适,疾病相应减少,有些慢性病症状就会减轻;天气寒冷感觉就拘束,甚或黯然失色,疾病相应就会增多,有些慢性病症状就加重;湿冷的环境更易得关节炎,老寒腿虽然不是因寒所得,但寒冷却能导致膝关节的疼痛加重;就是疫病尚有“盛极立春,衰于惊蛰”之特点。人不能改变气候,但可以改变人生轨迹路线图,为了预防某些慢性病的复发,对冷热敏感的疾病可以随着地域的改变而减轻。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逆气候而动,有自己特殊的运动方式,像大雁一样做一只“候鸟”,巧妙地动,科学地动,用地域气候条件的改变做保护性治疗,这样做胜似服用任何药物。

养生的秘诀是:心要静,身要动;南行北动是享受,在家窝着生病是难受;通过南北运动身体得调理,脏腑经络通,运动运动,病魔不碰;要认识到: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发换白头;一定要记得:让生活去改变生命,千万不要用生命去改变生活。我曾建议有条件的慢性病患者,要用改变居住条件的方式进行异地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是应对季节交替疾病加重的好方式。遇寒冷加重的疾病,如气管炎患者,冬天冷了去海南岛,夏天热了去秦皇岛避暑,既时尚又人文,岛上风光旖旎,钟灵毓秀,惠风和畅,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是养生的好去处;寒冷的冬天去往海南岛,境由心造,乐由心生,去看大海的广袤神秘,波光潋滟,湛蓝清澈,斑斓多姿,不禁油然而生惬意!这样的环境使人心无旁骛,情绪发生嬗变,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对缓解心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后遗症大有裨益。如我一位战友的父亲患有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病,每到冬天他就把其父搬到海南岛去居住,夏天暖和后再回来,这样轮换居住,使疾病情况明显缓解,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免疫抗体也增强了。去海南岛旅游时,我曾问地接导游小孙是哪里人,他说是东北哈尔滨人,我说你为什么从大北边来到大南边跑这么远来工作呢?他说:“从小就患气管炎,久治不愈经常犯,到海南来一个是打工挣钱,另一个是治疗慢性气管炎。”我问他还经常服药治疗吗?他说:“一来到海南就觉轻,没有症状就不服药。”看来这居住环境的改变,胜似任何的药物治疗。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时兴异地养老,是为最新潮的养老方式,也为某些慢性病的治疗提供了方便。这样大幅度地移动,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并非人人皆宜,虽然要多花钱,但比起昂贵的住院医药费来还稍差些,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是生命之本,健康是生命之源,有条件者不妨采用。

在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风云多变的情势下,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我们更要做好个人防护,注重养生保健,才能有利于某些慢性病的恢复,才能有利于与慢性病共存,才能确保在亚健康的状态下长寿。其可以参考的要点是:养生气候协调,天南地北逍遥;改变居住条件,胜过服药治疗;空气清新人健,环境优雅不躁;气管哮喘疾病,自然环境重要;腰腿疼痛慢病,保暖最佳治疗;天凉适当加衣,吃饭忌多宜少;四季饮食有别,怎可不去计较;春季养肝当时,酸甜搭配要巧;夏养心脾为上,葱姜大蒜勿少;秋养肺脏防燥,少辛多饮为好;冬养肾气为本,食盐切莫超标;饮食御寒保暖,金科玉律记牢;吃对肠胃无忧,自然五脏安保;腰疼多食板栗,腿疼生姜泡脚;注重食疗甚妙,酌加药物治疗;腿疼有病查腰,腰病“CT”平扫;医学分工精细,疾病终难遁逃;只要因时而变,健康主权掌牢。

(写于2021年10月15日)

#海外生活#【作者简介】李友鹏(男),知名中医,北京名医名方研究推广中心特邀研究员,河南仲景医药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特效医术发掘整理委员会专业委员。原籍山东齐河,现居山东济南。文学爱好者,热爱生命,热心公益事业,注重中医养生研究和疑难杂症的治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与诗歌100多篇,创城征文获得济南市一等奖。

如果觉得《李友鹏原创养生保健丨气候变化说防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