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惊蛰一过,养生先养脾!脾该怎么养,一次性为你说清楚

2022-04-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养生应遵循四季变化,调整侧重点。惊蛰是春天的第3个节气,还属于乍暖还寒阶段,惊蛰过后养生的重点就应放在生阳气、养脾胃、排毒素三方面,其中养脾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

脾虚运化能力下降,寒气堆积,阳气则难以生发。运化能力的降低也会使得代谢能力下降,致使身体内的毒素淤积排不出去。可以说,脾虚不调理,阳气难升,毒素难排,一年之计养脾的关键则在于春天。如何发现脾虚,脾虚后又该如何调理,是时候一探究竟了。

脾虚先看舌

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温润的,两侧光滑无齿印,舌头也没有异味。受脾虚影响,食物运化功能下降,唾液分泌失调,舌苔则会发生显著变化,又黄又厚重,两侧还有明显的齿痕印迹。整个舌体和发病之前相比明显胖大,舌苔中会散发难闻的臭味。

脾虚会上脸

脾虚会影响气血运行,气血瘀滞或者供应不足,则会使女性的脸开始发生变化。脸色由红润光泽转变为肌黄无血色,面部皮肤开始变得松弛,皱纹逐渐增多。由于脾虚后毒素在身体中的累积,眼袋也会逐渐增大,往往表现为只要熬夜晚睡,第二天立刻会有大大的眼袋。眉毛也会因为养分不足而变得稀疏干黄,易脱落。

脾虚排泄物也会变

食物转化为代谢物需要靠脾来推动,脾虚之时代谢物自然会发生变化。体现在尿液上,则是尿液又少又黄;体现在在粪便上则是粪便糖稀。脾虚湿气重时,粪便又会变得黏腻不止,有种“拉不尽,排不完”的感觉,用纸擦拭时明显能感觉到粘腻感。

脾虚调理,需因时而“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是养脾的规律。春季阳气生发,养脾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动”字。脾为阴,动为阳,春季又升阳,春季调理脾虚,以运动为佳。但惊蛰过后的运动不能太急促,应以舒缓运动为宜,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慢跑、瑜伽或者是简单的手臂伸展运动。比方说,双臂向上伸展,脚后跟再渐渐抬起,有一种身体向上拉的感觉时,保持这个姿势直到身体慢慢发热。

惊蛰后,调理脾虚,还须顺肝气。惊蛰雷起,阳气一生发,肝气就会旺盛。脾受此影响,整个功能就会减退。理顺肝气也不难,只要保证每天不熬夜,有个好心情,饮食不辛辣即可,也可用芹菜、茼蒿等食材辅助调理。

脾为后天运化之本,所谓的运化主要是针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疗自然是春季不可或缺的,多吃应季的食物对脾虚调理是有效的。

惊蛰一到,自然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的养生方式不能再拘泥于“冬藏”,而要将养脾作为养生的重心。因时而动,理顺脾气,一年四季都能健健康康的。

如果觉得《惊蛰一过,养生先养脾!脾该怎么养,一次性为你说清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