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三国中比华佗还会养生的两位“寿星老” 一个寿73岁 一个寿81岁

2022-04-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如果没有长寿做前提,即使再聪明过人、富有谋略,也等不到人生巅峰那一天。

在三国里,如果从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找一个最聪明的人,那么郭嘉、诸葛亮、周瑜定当全票当选。但是这三人却都是“天嫉英才”,郭嘉因过度放纵身体于37岁病逝;诸葛亮去世时虽然年过半百,但是却因过度操劳军务于53岁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周瑜也是不注意疗养箭伤,外加心气不顺之下,于35岁时病逝。

这三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志,如果有一人能活得长久,那么三国的历史就可能会改写。但是老天似乎觉得他们的“戏份”太多了,不想让他们继续在三国后期=天下大局中,继续施展才华。于是郭嘉、周瑜和诸葛亮先后壮志未酬。离开人世。

就具体原因来看,郭嘉是因为过于沉迷酒色,每次随曹操班师回朝后,都日以继夜的饮酒狂欢,久而久之身体被搞垮了,后来因为身体染下肺病,不治而亡。

而周瑜的死,三国粉都知道是被气死了,但他其实是死于不注意调养身体。本来身有箭伤,大夫建议他不要操劳军务,要注意疗养身体,切不可动怒。可他偏偏心有执念,忍受不了诸葛亮的才华在自己之上,最终被诸葛亮利用,怒气攻心导致箭疮发作而死。

而诸葛亮的死就更令人唏嘘,他真正的做到了恪尽职守,最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在他当丞相之后,蜀国的一切军政事务,他无不亲自过目,但他毕竟是凡胎肉体,又如何能抗住这么多的工作压力。在与司马懿对峙期间,常常急于不得大败魏军而颗粒不下,就这样在第六次北伐中原时,病逝于五丈原。

以上三人本来都可以继续在历史舞台上展现才智,可惜的是丝毫没有“事业是集体的,身体是自己的”,这样的意识。要么是疯狂享受暂时的成功带来的收获;要么是一人肩上挑了太重的担子,不懂得分担一点给别人。

不过三国里还是有“明白人”的,比如司马懿、董昭。这二人都是三国中的“寿星老”,司马懿活到了73岁,董昭更是活了81岁。此二人不仅寿命比郭嘉和周瑜长,而且仅仅是在曹魏的仕途经历都比郭、周的寿命还要长。

司马懿生于179年,于208年进入“曹营”,开始为曹魏效力,此时他才29岁。不过他却曹魏发光发热了43年,于251年去世。而董昭就更厉害,他是156年生人,投奔曹操时已经40岁,在为曹魏继续效力41年后,于236年去世。

这二人为曹魏做出的贡献丝毫不弱于郭嘉,他们的能力和才能也比郭、周、诸葛三人差不了多少,而且有一点还在他们之上。这就是司马懿和董昭更懂得养生之道,他们更明白,要想成就大业除了才智过人之外,还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所以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峙期间,即使屡屡被诸葛亮算计,也能泰然处之,吃饭更是吃嘛嘛香,“每天一只鸡,孔明不能及”。因为司马懿知道,他此时的任务是抵挡蜀国入侵,而不是打败诸葛亮,进而灭掉蜀国。而且他更知道,即使自己在前线战场上累倒,最后得到的无非是一个某某候的谥号,什么用都没有。

至于董昭虽不如司马懿那么出名,但是他也是在魏国的开国功勋,历经三朝,是元老般的存在。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为曹操规划和谋划了丞相之位、魏公爵位以及日后的帝位(虽然曹操坚持做汉臣,没有迈出这一步)。他在努力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也致力于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所以曹操曾对他说过:“我观你颇于精通养生之道,待我未成之事交给后人后,还望你多多尽力予以辅佐。”

正因此,司马懿从一个小小的文学掾,逐步晋升为了大将军、太尉等重权要职;而董昭也从最初了骑都尉,先后历经九卿中的大鸿胪、侍中、太常、光禄大夫、太仆、卫尉等职,最后在三公中的司徒之位上“退休”。

所以说,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人要想干一番大事业,除了要有过人的能力外,还要有好的生活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成功的基础。

如果觉得《三国中比华佗还会养生的两位“寿星老” 一个寿73岁 一个寿81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