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避风、避湿、养肝……春末夏初的中医养生

2022-05-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山东是神医扁鹊的故乡,也是脉学宗师王叔和的故乡,历史上山东中医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历来很高。山东还是孔孟儒学的发源地,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中医药和儒学的哲学思维在这里就有必然的融合。

儒学在礼、德、仁的思维框架下,延伸出了助人君顺阴阳,不偏颇,不极端的中庸之道行事方法。这与中医养生的顺天应地辨证施治不谋而合。

人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组成分子,人体的一切功能都是用来适应天地宇宙的,疾病的发生是在这个适应过程中的不和谐造成的,中医养生的作用就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让人体回归和谐。如果用西医的角度理解就是改变细胞外环境,达到新的平衡。

从我们最切身的吃的角度来讲,中医讲究吃应季之物,冬天应该吃一些冻柿子,冻梨,因为此时人体的血液分布在内脏居多,有能力消化。冬天吃冷的可以使皮肤收敛,利于闭藏。这时候洗桑拿,让毛孔打开皮肤开泄,就容易感冒,所以有体弱的朋友,洗一次桑拿感冒一次就不奇怪了。夏天则相反,喝热水热茶更解渴,因为热水生津止渴,解暑药“藿香正气水”,都是辛温发散的药组成,并且要用酒精做药引子。“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所以老百姓讲冬吃萝卜夏吃姜,就充满了中医养生顺应天地的智慧。

现在很多朋友正好相反,夏天一直吹空调,总吃冷饮,积攒了一夏天的寒气,如《内经》所说,“夏暑汗不出者,秋成疟”,到了秋天,鼻炎,哮喘等疾病就容易发作,所以我们说冬病夏治,想要冬天少犯哮喘,鼻炎,就要从夏天入手,用三伏贴,增加锻炼等手段,协助人体发散,把病早早的排出体外。

春末夏初本就是气温波动,多风多雨的季节,再加上今年是60一轮回的庚子年,星系磁场导致多发自然灾害,疫情、蝗虫、地震、火灾、四五月的大雪冰雹,让我们目接不暇,此时我们更要让身体顺应天地,多养生,注意身体健康。

具体来讲:

①春末夏初要避风。此时风大,不要在大风中久待,否则人体易感受风温,风温即流感,“风温内袭,肺胃受病”,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②春末夏初避寒。不可早早减衣服,以防风邪入体。春末夏初气候多变,咋寒咋暖,温差较大,衣物增减不及时,很容易感冒,此时多穿一点出出汗没有坏处。

③春末夏初避湿。此时多雨水,风邪夹湿入体,损伤肺胃,饮食也不可以过于滋腻,妨碍脾胃运化,则食滞胃脘,不利于气机肃降。不要湿发外出,湿气从头而入,会导致头痛、头昏重、头晕。

④春末夏初养肝。春夏与肝气相对应,需养护肝气,“怒伤肝”,注意不要生气,发脾气,也不要生闷气,甚至抑郁焦虑,要学会给自己减压,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情舒畅,肝气才会调达,免疫调节机制可以正常发挥作用。发怒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⑤春末夏初防霾:一般此时多雾,空气污染严重时形成雾霾,早晨雾气重时尽量少出门,或出门带口罩。当然今年特殊,疫情导致的居家,让各国人民都看到了久未的蓝天。

⑥春末夏初饮食:适当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菠菜,木耳,山药,荠菜,春笋,白萝卜、葱白,大蒜,生姜、薄荷、胡萝卜、南瓜、西红柿、山楂等蔬菜,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防治感冒。适当多饮水,促进人体代谢。也可以适当多饮蜂蜜水,润肺燥,补脾气。“春夏养阳”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辛味的食物。

作者:邱波,山东宏济堂名医馆经理,山东省科学养生协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委员,济南市中医药旅游协会委员。师承自国家级名老中医陶凯教授。

如果觉得《避风、避湿、养肝……春末夏初的中医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