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陈氏太极拳套路之我见:养生与发力的式子应该分开

2022-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陈式太极拳是目前中国流传得比较广的一个拳种,但是综合观看他的套路编排似乎并不是太合理,我以前书写过循经24式太极拳的套路,探讨了他前后顺序的合理性。比如刚开始就以阴脉循行为主的“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 ,分别以横向和纵向循经来演练,之后则以阳脉循行为主的“搂膝拗步”来调节阴阳,不使行功有所偏差。再之后则有“手挥琵琶”来收敛气脉,进阶修行心、金二脉(继续“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的修行),他的编排是非常合乎太极理论的。

那么陈式太极拳是否有循经内涵,套路编排的循经是否合乎太极理论,因本人未曾习练,不便多言。这里仅以我看到的很多人演练的陈式太极拳视频来探讨一二,他们的套路编排是不是合理?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稍为还好些,还可以慢练。但是不知是有所失真还是本身如此,很多人练时多是弓马步,没有龙行之姿,无法升腾阳气,以分阴阳,以成太极。而且因为深蹲,一旦慢练,则无法收敛身姿,以至于不得不扭身收腿,送手,这也是我以前说过练内家拳不可以犯的毛病之一。一旦犯此病,则气机外泄,不能收敛于内脉之中,是阳刚外越。

而且从功夫的角度而言,慢悠悠的练习,是为了让身体周身气机连贯,但是他经常练几个式子就忽然搞个震脚或发力的动作,这就把好不容易连接为一体的真气给震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看到过一个现象,就是一个软的水管连在自来水龙头上,然后打开开关,水就流出来了,这水呢,是连成一条线的,没有中断。可是你要是忽然用力一甩动,那水就喷得很远了,可是你看到的水流就断开了,这就是陈氏太极拳忽然发力的后果。

而老架二路就比较夸张了,明显不合适太极这种柔缓的练法,而是一种适合发力,冷脆快急的风格,可是他硬生生的加入了太极拳风格,这就是乱来了。在武当宗风中,太极拳的产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最早期是三丰祖师看到很多武林中人为了技击而伤身,所以创造太极拳“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年刺王杀架(刺杀雍正)之后,清王朝开始清洗武林,为了能继续练武,就创造了太极拳,把武当的神功绝技隐于其中,纳险绝于平和,让官兵一看:“哦,这是练来玩的,这么慢,杀不了人,不是武功。”这样就可以公开习练武功。这也是先天六脉太极拳的由来,并不是全部由三丰祖师所创,很多功夫是后人改编武当功夫而来,但是因这些功夫亦是宗传法脉,自然列入武当功夫范围。

说这个呢,不是在争论陈氏太极拳是不是武当功夫?他们认为是陈王廷所创,那就是了,没有什么好争论的。说这个是让一些人知道,有的人功夫已经失真。就像武当宗风太极拳一样,练好这些松柔缓和的太极拳之后,就要学习其他进阶的专修功夫,那是刚猛霸道的专习,并不会把那些刚烈的功夫也象陈氏一样又搞回慢练了,不同的功夫有不同的练法,不可以混练,混练练不出功夫来。

陈氏经常说杨氏太极拳之所以没有刚猛的练法,是因为杨露禅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体弱多病,又不能吃苦。所以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震,或减小难度,使姿势变为简单易练,动作轻柔缓。史实具体如何,因时间过于久远,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从杨氏太极拳的编排来看,是符合规律的,轻柔的动作就应该放在一起运动,中间不要乱穿插高难度的动作,这不适合初学者练习,容易把气脉搞中断。

动作的快慢,发力与否,其实不取决于个人的想法,而是取决于功夫的架子,比如少林玉环桩,你只要自然去练,他就必然是那种威猛的风姿,要是你硬性想练成太极的风格,那就完了,永远练不出功夫,会很别扭。同样的,太极拳的风格你硬要练成刚猛的发力,那就不是太极了,动作全变样了。

从我个人所学的先天太极拳来看,他分成四段来练习,每九式成一个循环。前面的式子相对就比较柔和舒缓,可以很好的慢慢练,来舒通气血,温养元气,适合初学者练习。后面亦有跳跃,踢腿,震脚等一些发力和高难度的功夫,但是那是给有了基础的人练习的,到了那阶段,这些发力的动作已经不影响循经了。这样一分段则使功夫层次一目了然,锻炼起来效果更佳。

写此篇文章是希望诸多陈氏太极拳的老师能更好的改良套路,同时在演练太极拳时,当还太极自然面目,不要勉强深蹲,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则气血必然不畅。而老架二路亦应该回归本来刚猛风格,不要混杂太极拳养生练法,那样就两头不靠了。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如果觉得《陈氏太极拳套路之我见:养生与发力的式子应该分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