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最好的养生经,不是“吃得好”,而是曾国藩的这8个字

2022-06-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有哲理的对话。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学问:“如何才算是一个完美的人?”

孔子说:“要像先贤诸公那样有智慧、不贪欲、有勇气、有才艺,再加上礼乐的熏陶,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俗话说“人无完人”,能做到“完人”,那这个人也基本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你觉得呢?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句经典台词:“没有蠢人只有蠢事”我们也许自身不优秀,但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变优秀。外表不好,可以去调整;能力不足,可以去学习。

晚清史上有名的人物曾国藩,梁启超称他“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多数人知道曾国藩做官成功,做人一流,其实在养生方面,他也有颇深的研究。曾国藩分享,人最好的养生经,不是“心态好”,而是这8个字。

01 惩忿窒欲

三国诸葛亮,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弘一法师也说“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人活在世上,大多数人整天围绕着名利权势。

有些人拼命在外应酬,不是酒好喝也不是菜好吃,而是吃了这一顿可能签下一笔订单或拿下一个客户;

有些人加班熬夜工作,眼睛累了脖子也酸了,但是仍默默泡上一杯咖啡继续奋斗,只为了完成一件业务或争取晋升。

人要生存,追求名利是对自己、家庭负责。但有些人目标错了,比如自己没有多少本事,偏偏想通过“耍计谋”“小聪明”获得财富、名利,这是不对的。

心里欲望越多,情绪越受外界影响;心思乱了,人做事就不顺。所以孟子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望少了,心态就好了,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人事物,控制好情绪的人,自然在中医里视为养生之道。

据《黄帝内经》里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身体的五脏六腑,能修好一份心,人的精气神就会改变。

《曾国藩家书》整理了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来往,在这些家书里蕴含着曾国藩个人修身、齐家、治学的学问。

《曾国藩家书》中,就有一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信,里面写道:“‘忿’、‘欲’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可谓名言至论。”

曾国藩总结做人应“惩忿窒欲”。这里的“惩忿”是说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或麻烦,都不要急着发泄情绪,应该保持平常心。

而“窒欲”,是说一个人要能够管控好自己的不良嗜好和私欲,不让欲望控制自己。

他的这4个字“修身养生经”,明显是教人要专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02 少吃多动

曾国藩为人严格管控自己,并一直强调“节欲”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比如攀比服饰华美、住宅大小,甚至食物昂贵奇异。

但是提到养生,不得不说到饮食健康。其实人类已经很有福,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能吃到的食物有许多。

但是,有些人偏偏要违背自然规律,也不顾身体健康,去尝试些不可食用的东西。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一次的肺炎疫情,不正因为那些胆大的“贪食者”违背自然法则,去吃些别人不碰的东西,以此来炫耀、攀比。

因为一次贪食,谁知道会引来这次的疫情发生,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后果。

《论语》中,孔子也提到一条养生之道,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你去看修行的人,坚持素食、清淡为主,但凡养生的人,也注重只食七八分饱。

曾国藩提醒家人:“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曾国藩认为,节制口腹之欲不仅能修身,还能养生。

在佛家修行人的眼里,欲望有罪,然而儒家人谈到“欲望”这个词,也苦苦劝告。“饱生众疾”口腹之欲,往往容易让人沦陷进去,然后健康出现问题。

比如有些人是吃货,不管是外卖还是家常菜,是肉食还是零食,都要追求尝试新的食物,结果吃坏肠胃;

比如有些人饭量不节制,不管饿不饿,总要吃到感觉撑了才停止,无形中增加了胃的消化负担,身体就会出问题。

曾国藩曾和友人说:“世上多事故,珍重有用的身体,以承担艰难重任,千万不要郁闷损耗,损伤天然之气。”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身体,即使有金山银山也是无济于事。

曾国藩一生有“三戒”:一戒多言,二戒怒,三戒“忮”、“求”之心。圣人况且严格要求自己,又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有时候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不是金钱,也不是人脉,而是一副好身体。身体健康,还能争取自己的目标,没了健康,哪怕吃一口饭还需要别人帮忙。

人活一世,要“心态好”,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强壮的身体,您觉得呢?欢迎留言。

如果觉得《人最好的养生经,不是“吃得好”,而是曾国藩的这8个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