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10句健康箴言,祝大家新的一年喜乐安康

2022-08-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9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01

药补不及食补,食补不及动补;

锻炼还须乐观,独乐何如众乐。

这是书法家费新我(1903-1992)的养生联。

上联讲补养与运动结合。药补不及食补,这是来自民间的智慧。应该说,药补与食补同属于中医进补的范畴。药补就是根据人的体质,通过服用一些具有扶正固本、补虚泻实和调和阴阳功效的药物及其配伍,以实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食补也称食养,包括平时食补和病时食疗,是应用食物的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脏器,起着调理补养和治疗作用,以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药补与食补二者各有其特点和功效,应药食结合,食养为先。《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但二者比较起来,食补比较平和,一般不伤及脏腑,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减少药源性疾病,且经济实惠,故更易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虽然“寓健康于饮食”是重要的,但也不能离开适量的运动锻炼和劳动。研究表明,经常运动锻炼和劳动,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延缓机体的衰老。从这个意义上说,食补不及动补。

下联则讲炼形与养心结合。下联语本《孟子·梁惠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不若与众。”良好的心态是防病抗衰的巨大力量,乐观则是心灵的维生素、幸福的催化剂。所以,“锻炼还须乐观”。经验表明,运动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愉悦心神。但是,独乐不如众乐,因为“与众乐之之谓乐,……又乐之尤也。”只有与众同乐,且能与别人分享快乐的人,才更能获得身心的健康。

02

清心寡欲,不服四物;

省事休嗔,不服四君。

本联选自明代吕坤《续小儿语》。

上联是说,人能清心寡欲,火不动而水常足,则血无耗,自然勿须服用四物汤。下联是说省事休嗔,事不繁杂而心不恼怒,则气无损,当然勿须服用四君子汤。

吕坤系明代学者,万历进士,官至刑部左、右侍郎。他善于养生,享寿83岁,这在当年已是高寿了。人问及其养生经验,告之曰:“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吕坤此言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无非是说明寡欲、淡食、清心省事对于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联中的四物、四君,是两个最常用的中医方剂。四物即四物汤:熟地黄12克,当归、白药各9克,川芎6克,水煎服,本方能滋肾补血养肝,和血行气调经,能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症。联中的四君即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本方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可治疗脾胃气虚、气短乏力等症,且能增强肌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

03

饘于是,粥于是,充口腹无羡大烹;

寒不出,暑不出,庇风雨自安小乐。

本联选自明代李鼎《偶谈》。

上联讲饘粥饮食。上联的首句,语出《左传》:“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饘,是稠粥;粥,是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二者只是稠和稀的区别。

粥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代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说“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代章穆《调疾饮食辨粥》也说“能养脾胃,生津液,消胀满,调中健脾,除烦止渴,利膈益气,推陈致新。万症皆宜,平人亦妙,其功不可殚述。《纲目》曰:每早食粥,胃中空无他杂物,谷气先入,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妙品。”粥的最大特点,除主料为粮食外,还可选加有药用价值的配料,如莲子、薏苡仁、百合、扁豆、大枣、山药、茯苓、胡桃仁等,乃至营养丰富的牛羊肉、鱼肉、蛋等。

“口腹”,口与腹,多指饮食,吃喝。“大烹”,即盛馔。宋代苏轼《初别子由》诗:“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

上联是说,饘也好,粥也好,能满足口腹,滋养身体,无须羡慕丰盛的饮食。

下联讲出行禁忌。语本宋代邵雍《四事吟》:“会有四不赴,时有四不出。(邵翁自注:公会、生会、广会、醉会,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里闲过从,身安心自逸。”作为老人,不独大寒、大暑、大风、大雨不可出门,即居家亦当密室静摄,以养天和。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的道理。

下联提醒人们:养生顺四时,寒暑宜周防,大寒大暑不出门,要遮蔽风雨,自安其心自娱自乐。享寿110岁高龄的书法家苏局仙在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时,写道:人生谁不望年长,真彀遐龄无秘方。汉帝秦皇都是梦,葛仙梅尉亦荒唐。苍松百尺经风雨,白鹤千秋冒雪霜。只有起居着意重,心平气壮自康强。

04

梳头浴脚长生事;

临卧之时小太平。

本联选自宋代陶谷《清异录》。该书载:郭尚贤常云:“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脚是也。每夜尚贤先发后脚方寝,自曰:梳头浴脚长生事,临卧之时小太平。”

中医认为,经常梳头,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头发及颅内营养,故“养生家谓梳为木齿丹。”早在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医学家陶弘景就指出:“晨夕以梳梳头,满一千梳,大去头风,令人发不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孙真人卫生歌》亦云:“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可见,历代养生家都把梳头作为护发健脑防衰的重要健身方法。研究表明,梳头速度以每分钟25~35次为宜,梳头应由前向后、由左向右,循环往复数十次至数百次,用力均匀适中,以免损伤毛囊。

陆游《泛舟金家埂赠卖薪王翁》)中说“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睡前用热水泡脚,确为养生保健良方。古谚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睡得香,寿而康”。如何睡得香?“临卧之时小太平。”即:睡前先静心,不思考问题,更要抛开一切烦恼;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定时作息,准时上床,准时起床;做好睡前功——洗澡或泡脚及按摩;遵循“睡诀”,选择最佳睡姿。宋代蔡季通《睡诀》云:“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05

旷然无忧,寂然无虑;

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此联为翁同龢根据嵇康的《养生论》为乐山乌尤寺方丈室撰写的对联。

上联语出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旷然,多形容人的心胸豁达、性格开朗。上联首句意谓心胸、性格开朗豁达的人就无忧患。

上联第二句“寂然”,寂指寂静无声,安详闲静,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寂然,形容寂静的状态。《易·系辞上》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虑”,《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意谓能寂然无虑,就无忧愁干扰,正是“心地光明了无俗虑,天机清旷能读奇书。”

下联的守之以一,亦作“抱一”,语出《老子》:“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指精神专注在一念,使神不外驰。道家认为“一”为道之根、气之始,守一即可使精气魄神长驻体内,使魂魄相合,形神相依,使形体不坏,从而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唐代吕岩《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养之以和”,即保养身心。和,指自然的和气与人体元气。语本《庄子·缮性》:“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意谓智慧与恬淡的性情相互保养,与一切事物都和顺相容的仁德就会在心性中养成。养和的关键是坚持中和之道。正如西汉董仲舒所言:“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家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亦云:“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06

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此联选自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上联的“冲虚”,即恬淡虚静。《旧唐书·高祖纪》:“且老氏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身世”,指人的经历、遭遇,或指地位、名声。清代吴伟业《同孙浣心等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上联是说,培养恬淡虚静的品格,视富贵、声名为身外之物,在幽雅的环境过着宁静的生活,这便是达人立身处世的道理。

下联的“心性”,指性情、性格。“安和”,这里指安详平和,亦指平安、安好。下联谓只要省除烦恼,心性就会获得不同寻常的安详平和,而这种内心的和谐平衡,正是心理养生的佳境。

如何“省除烦恼”呢?对此,古人有不少支招:明代有个铁脚道人曾在《霞外杂俎》中介绍了一剂“快活无忧散”,其组成为:“除烦恼,断妄想,二味等分研为极细末,用清静汤调服。”他还郑重地建议,“服用者必须先辟出一块闲地,种上花草,养上虫鱼,然后一桌一床,盘腿而坐,闭目调息;或散步庭前吟风弄月,或赏玩字画吟咏古诗,必可神清气爽,快活无忧。”清石成金有一首《莫恼歌》,也不失为“省除烦恼”的医心方: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07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这是一副书斋联。

人生在世,食衣住行,不能无所需求。上联的所谓无求,是指对财富、物质享受等,应随缘随分,不作非分或过分的追求,即所谓知足,做到这一点,自然心安神泰。

下联语出《论语·述而》“君子食无求饱”和《吕氏春秋》“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吃饭不贪食,达七八成饱即止,不使肠胃有过重负担。寡欲以安心,节食以却病,此乃养生保健妙方。

曾有人误以为此联为张之洞所撰,实际上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中就收入了此联。

08

自供清淡精神爽;

处事从容日月长。

这副对联提出了饮食清淡和从容豁达的养生原则。

饮食清淡是与甘脆肥厚相对而言的。《韩非子》中有言:“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而宋代温革《琐碎录》中说“味薄神魂自安”所谓饮食清淡,就是少食动物蛋白和脂肪,多食粗粮、豆类、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

从容,即舒缓、冲和、泰然、大度、恬淡之总和。而有豁达的胸怀和从容处事的雅量,自然心安气顺,益寿延年。从容、淡泊、宁静、安详,也是处事应有的精神境界。

与此联内容近似的还有三联:

劳动能益寿;淡食可延年。

炊薪安淡泊;尝味忌贪饕。

饮食清淡读书乐;襟怀豁达度晚年。

09

运动促长寿;

乐观葆青春。

这是一副通俗易懂的谚语联。

上联讲运动益寿。我国素有“运动养生”的优良传统,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总结出了一些锻炼身体的动作:“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后又有华佗锻炼身体的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为什么运动有益健康长寿呢?因为运动是人类机体健康的源泉,它能使人全身功能活跃。经常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脑与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和消除疲劳,提高肌体的免疫力,还可使运动者心情舒畅、体态健美。可见,运动确是健康长寿的良方。

诚然,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但运动要讲究科学。要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掌握适当的运动量,选择适宜的地点和时间。

下联则讲乐观延年。乐观就是精神愉快,它是对事物发展充满信心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态,它可以激活人的活力和潜力,还能医治寂寞、失意、忧郁、痛苦和失望。可以说,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正是:乐观是养生秘诀,运动乃健身法宝。

10

自静其心延寿命;

无求于物长精神。

此联选自白居易《不出门》一诗的颈联。清篆刻家、画家奚冈用作书斋联,也用以赠人。

上联讲静养。我国古代养生十分重视静养。《老子》曾言:“致虚静,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礼记·乐记》则把“静”上升为本体存在:“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则进一步指出:“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上联正是对这些圣哲先贤关于清静养神思想的艺术概括。所谓“自静其心”,就是主动地使自己的心灵安定宁静。

静,既包括舒爽休息以求身静,更包括祛除杂念,以求心静。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可见,“静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健康运动”。在当下生活节奏加快,浮躁之气甚行的情况下,“自静其心”就更为需要。

下联讲寡欲。人要生存要发展,不能无所需求。所谓“无求于物”,是指对物质财富、名誉、生活享受等不做非分的贪求,做自己能做的工作,过自己该过的生活。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纵他酒价高。能如此,自然心安神泰,神清气爽。正如唐代崔敦礼所言:“清心而寡欲,人之寿矣。”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觉得《10句健康箴言,祝大家新的一年喜乐安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