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沉迷于养生的人(你可能已经被市面上的养生给骗了)

2022-11-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2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还记得辛巴糖水燕窝事件吗?

去年11月,辛巴因为在直播间卖假燕窝被披露,紧接着遭遇了禁播。

事发之后,很多人都在探讨直播带货的真假问题,网红流量效应,网红带货监管,但却忽视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一顶着燕窝名号的“风味饮料”,极短的时间内,就在直播间售出57820单,销售金额高达15495760元。

网红主播流量效应只是一方面,在这背后的是人们潜意识里对营养和养生的需求。

黑红枸杞、黑芝麻丸、红豆薏米、燕窝、阿胶……在疯狂的消费需求背后,隐藏着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健康的渴求。

数据显示,国人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发病率数据超乎想象。

一篇题为《最新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报告》的文章称:

“平均每1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90后频繁猝死见报,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提前到42岁,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这些数据背后正是现代人的健康危机,也是引发现代人健康焦虑的重要原因。

所以很多商人都看准了这个商机,打着营养养生的旗号来赚钱,贩卖健康焦虑。

就连马云都说:“未来超越我的人,一定在大健康产业。”

可见健康、养生,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核心词。但如何正确的养生,却成了大众困惑的问题。

01.“生物钟”不是谣言,“辟谣生物钟”才是

谈到养生话题,就不能不说一下生物钟。

现在有很多人都在批判生物钟,说生物钟不科学,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各自的特性,有自己的昼夜规律,只要自己的身体形成规律也一样能保持健康云云……

其实这种观点正是把人体与宇宙天地割裂开了,认为人是自由运转的,可以遵从自我内在的节律,而与外在的生物节律无关。

但各项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的各项机能运转其实都遵循着昼夜节律的调控,在一个昼夜当中,我们的体温,脉搏,血压,激素等等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呈现出周期性。

而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这一课题,也在2017年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当人的生物钟与地球旋转保持同步的时候,人体最为健康。

所以说那些所谓的没有生物钟这一说法的辟谣言论,其实不过是在给自己不规律的生活找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

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年轻人,在996的工作制情况下,以及高房价高物价高消费的压力下,很难维持规律的生物钟,加班熬夜成了常态。

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一问题,那就是违反生物钟的作息,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抑郁症等等复杂的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三班倒职业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要高出普通人。

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在《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在凌晨时段,人的血流速度变慢,极易发生血栓,如果经常熬夜的话就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可见健康的生活首要就是要从规律的作息开始,从不熬夜开始。

02.大病往往都和情绪有关

曲黎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病一定和性格有关。

现代人的很多疾病,其实都是由情绪引起的。焦虑、烦躁、抑郁、恐惧、愤怒……

每天生活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之下,久而久之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曲黎敏在讲《黄帝内经》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小男孩得了个怪病,每晚5点准时发高烧,十多年一直都没治好,曲黎敏在把脉的时候,发现这孩子有惊吓脉和车祸脉,就问父母能不能想起当时车祸的情形。

后来才得知,是十几年前,孩子的爸妈开车的时候吵架闹着要离婚,结果发生了车祸。车祸冲淡了两个人的矛盾,把一家人重新凝聚在了一起。在孩子的世界里,车祸远没有父母离婚更让人感到恐惧,所以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把车祸当成了一场疾病,每天犯一回,发一次烧,来博得父母的关注。

一个年少时的心理阴影和渴望父母关怀的情绪能让一个孩子病了十几年,可见情绪在我们的健康中起着多么大的影响作用。

现代人的很多身体问题,都是情绪引起的。

最典型的就是夫妻吵架,现在有很多女性得一些女性疾病,比如乳腺癌,子宫肌瘤等等,很多都是和情绪有关。两口子吵架,吵完了事也没解决,但气却在身体里留下烙印了,得不偿失。

爱生气的除了外界的生活工作压力之外,还有来自于内在的一些压力。

我们有时候活得太脆弱,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背后议论的话,都能让我们不舒服很久,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疾病的来源了。

什么样的人能活得长久,其实就是心态好的人。

网上有个老太太,99岁了,神采奕奕,胃口还特别好,什么都能吃,爱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我们不能说她的生活是完全健康的,但她就是心态好,就连她孙女也说,她就是心宽,从来不生隔夜气,简单纯粹。

所有长寿的秘诀其实都是心态好,所以保持情绪快乐才是最好的养生办法。

03.动动手动动脚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有人说,我就是易怒,脾气不好,我也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可是脾气这个东西也改不了啊。

其实这就大错特特错了。因为性情其实和气血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是会影响性情的。

人的经脉通畅,则气血顺畅,人体从上至下通透,性格自然温顺平和,相反,人若经脉堵塞,气血不通,则容易瘀堵郁结,狂躁,抑郁这些情绪问题也就来了,久而久之表现出来的,就是易怒,爱抱怨,情绪低落,不爱说话……

想要改变这个现状,没那么容易,毕竟给我们造成压力的事情,时时处处都在发生。关键就是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喘息的空间。

很多人都说,现在压力这么大,哪有什么喘息的机会呢?其实喘息的方法很多,关键要从心理上放松,让自己好好睡个觉,放空一下做个冥想,或者是搓一搓澡,暂时把自己从繁杂的情绪里解脱出来,关注一下当下的自己。

其实搓澡非常有效,很多人都忽视了搓澡的作用,搓澡为什么能放松,其实是因为这也是一种养生的方式,搓澡可以很好的刺激肌肤,使肌肤得到强壮,从而大大增加肌肤的抵抗力,也增加了肌肤抵抗严寒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做一些小动作也能达到刺激身体机能的作用。比如曲黎敏教的五趾上扬法。这个方法平时在办公室,或者看书看电视都可以用,非常简单。就是脚底着地,脚掌不动,五个脚趾使劲向上抬。

因为脚趾是身体很多经络的起始点,经常做这个动作可以让气沉下去,可以降血压,聪耳宁神,舒筋活络,还可以强健腰脊。

很多人都说健身没有时间没有气力怎么样的,还迷信于健身房里那一套器械或者是跑步。其实健身养生就是这么简单,活动活动手腕脚趾都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只不过很多人都不懂身体之道,也就自然想不到这样的方法都能有效。

04.养生要先懂生,才能学会养

现代人如何养生,不是像前面说的,喝点枸杞,吃点阿胶就行的,也不是说报了个健身房,天天跑步泡脚就有效,其实根本上是要懂身体运行之道,要懂生活之道,懂阴阳之道。 这就是《黄帝内经》这类传统医学书存在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相信中医了,而是越来越迷信西医,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真正了解中医的机会,而是被那些江湖郎中给骗了,觉得中医是忽悠人的,是玄学,不如西医有效。

但其实西医治的是表,是标,中医治的是里,是根。

比如痛风。现代人很多都有痛风症,尿酸高,发病的时候关节疼得要命。西医的治法,一般就是要求患者减少嘌呤摄入,然后用秋水仙碱来中和。但其实这种药副作用是很大的,性欲减退,还会导致脑力衰退。

那么中医的角度怎么来看痛风这件事,其实是从根上来判断的。痛风与脾肝肾肺的功能异常有关,而一般思虑过多伤脾,少睡伤肝,饮酒过量,又吃大量寒凉食物会导致寒凉入体,最后引发病症。

知道内因也自然就知道如何调理了。调理的方法无非就是规律睡眠,少食寒凉,以及去思虑而已。

很多人不信,方法越是简单感觉越是不信,非得医生开出一大堆的药用处方才觉得这病能得治。这其实正是源于很多人还不了解疾病的来源。

所以现代人想要养生,根本得明白生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白人体运行之道是什么,才能知道如何养。这就要求我们读一读经典的中医理论,比如《黄帝内经》,最好搭配《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来读,才能理解得更加通透。

不要小瞧了这些理论,当你拿起曲黎敏这本解读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传统中医不是单纯地教你养生,或者教你治病,而是教你怎么样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

只有了解了,你才知道应该怎么对待。

如果觉得《沉迷于养生的人(你可能已经被市面上的养生给骗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