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人想健康到百岁(记住这几句)

2022-11-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健康是什么?健康是金子,有健康有希望,没有健康一切都不重要了。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教授曾在公开讲座中指出,30到60岁这一段最可怕,因为一生的幸福和悲剧就看30到60岁。

洪昭光教授表示,20岁养成好习惯,40岁指标都正常,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不上医院去排队。

如果60岁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病集一身,退休时,身体已经“糟”了,那么以后是肉体痛苦,精神折磨,七老八十,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很多人都是“死于无知”,尤其是这6件事

洪昭光教授指出,很多人都是“死于无知”,因为不懂得保健知识。

1. 把自己肚子搞大了!

一般男人发胖是从肚子开始的,看脸这个人并不胖,但是一看肚子,比孕妇的都大。

而很多女人发胖是从大腿和屁股开始的,一旦大腿和屁股的脂肪被填满,就会向肚子转移,这被称为“向心性肥胖”!

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篇《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胖子的平均寿命也大大短于体重正常的人!所以,别把自己的肚子搞大了,肚子越大,寿命越短!

2. 把自己的血管变脆了!

血糖与血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高,而且病情较非糖尿病者严重得多,很易并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洪昭光教授曾用北京烤鸭的制作工艺来比喻血糖与血管的关系。

他指出,人的血管内膜蛋白就怕糖,糖一多,蛋白就硬化变脆。

为避免破裂出血,我们饮食中需注重粗细搭配,降低胆固醇,控制糖尿病。

3. 自己诱发猝死的发生!

猝死虽然是飞来横祸,但任何疾病绝不是无缘无故发生。洪昭光教授总结了3个“危险三联症”。

第一个“危险三联症”:冬天、凌晨、用力

因为冬季天冷,血压普遍升高,冠心病缺血加重,凌晨又是血压更高,缺血更重的“雪上加霜”的时段,再加上用力,就很容易突然发病。前些年纽约大雪,尽管市长提前大声呼吁,预防猝死,结果还是发生了多例中年猝死事件。

第二个“危险三联症”:饱餐、酗酒、激动

心脑血管病人最怕饱餐,如果加上酗酒,酒精不但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更重要的是促使动脉硬化的软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

第三个“危险三联症”:生气、着急、过劳

这个危险三联症不仅是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一切癌症,尤其是乳腺癌、胃癌及一切慢性疾病息息相关。原因是这个三联症极大地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为一切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4. 总是跟自己过不去!

洪昭光教授表示,在对百岁老人的长寿经验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这些老人中,不论从饮食、运动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不尽相同,但所有百岁老人的共同点就是心态好。

养生重要的是养心,心情舒畅了,你吃饭就舒心,也就吃得健康。这些百岁老人个个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没有谁是心胸狭隘,脾气暴躁,钻牛角尖的。因为心胸狭隘,脾气暴躁五六十岁早一个一个气死了。

5. 吃得太精细了!

洪昭光教授强调,粗粮药用价值多。吃太精细的食物,食物中的很多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纤维会丢失。如果人体缺少这些必需的物质,就会生病,比如很常见的便秘,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摄入的植物纤维太少。

6. 总坐着不动!

久坐是现代人的常态,但是久坐的时间越长,离疾病的距离就越近。劝你站起来多走几步,动一动总是有好处的!

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走路。经过步行运动锻炼,对血压,对胆固醇、体重都很好, 而且,能够预防,甚至改变血管硬化。走路不仅可以帮助使动脉硬化变软,还能减少糖尿病,降低血脂,使脑子清楚,不容易摔跤,还可以防治老年痴呆,使人轻松愉快,而且,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想要健康到百岁,记住这几句!

健康需要自我管理,人生无非就是吃、喝、睡、拉,管好这些,想要长寿就不难。洪昭光教授在自己的一本书《活到百岁八件事》中分享了详细的健康提示,牢记!⑦

1、坚持八分饱

早在公元前40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古代老中医有一句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美国白宫保健医生来中国讲学时,送了一句话给听众:“吃饭七八分饱,走路爬楼慢跑。”

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吃饭别吃太饱,七八分饱就足矣!

2、不吃皱眉饭

一直有“宁吃开胃粥,不吃皱眉饭”的民谚。其情绪和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中医强调吃饭的时候要心情愉悦,这样才能保证规律的饮食和营养的摄入。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吃饭,一点食欲都没有……”人在情绪舒畅的时候,食欲往往也很好,情绪低落的时候,胃口也会不好。

怎么科学合理地在饭前调整情绪,不影响正常饮食呢?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顺气作用的食物、水果和茶饮,比如萝卜、莲藕、鱼片、葡萄、香蕉、苹果、橙子、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它们能帮助你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3、三餐要吃对

①早餐少而精

早餐的总体要求是少而精,食物的营养要高。经过一夜的休眠,我们晚餐输送给身体的营养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早餐的营养一定要高。早上起床,人的胃肠兴奋度不高,所以早餐食量不宜太大。一份合理的早餐应有干有稀,有主食有副食。

我们常常吃点油条、鸡蛋、牛奶就算完事。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讲,早餐加一点蔬菜、水果,就能使各种营养素达到平衡。

②午餐大而多

午餐的主食分量要大些,副食花样要多些,肉类、蛋类、豆类、青菜类最好都有。

午餐吃饱是指要保证充足的质与量。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偿早餐吃得少、上午运动量大、消耗多等可能出现的营养负债,又要为下午的活动之需储备能量。因而,午餐主食分量要大些,副食花样要多些,肉类、蛋类、豆类、青菜类最好都有。若能再做一碗有荤有素的菜汤,营养就更全面了。

③晚餐早而少

古人说得非常好:“饱食即卧,乃生百病。”晚餐吃早一些,可以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一般来说,晚餐安排在下午6点左右较合适。

4、体弱多喝汤

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有喝不同汤的习惯,其中却大有讲究。体形瘦弱的人,餐前多喝一些含高蛋白质的汤,有利于增强体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汤,如瘦肉汤、蔬菜汤,不但可以给产妇增加营养,促进产后健康及形体的恢复,而且可以催乳。不同的汤有不一样的特效。

5、睡好子午觉

夏季的特征是昼长夜短,适宜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是符合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夏季天气太热,也不容易入睡,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睡眠,早晨还是按平时时间起,甚至早起半小时左右,对健康没有影响。能睡则睡,睡不着就不睡。

不怕睡得少,关键睡好子午觉。对于老人来说,夏季晚上睡觉时间不应超过12点。

中医所提倡的人必须睡子午觉,子是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午是白天中午11点到13点,老年人如果能每天中午小睡一会儿,对养生是有一定益处的。

6、别用力排便

老年人常大便干燥,这时千万不可过度用力屏气。很多老年朋友大便时一使劲,心脑血管硬化,生命就有危险。人在排便时屏住呼吸用力,血压急剧波动,可使血压急剧上升。老年人猝死卫生间并不少见,便秘者一定要小心。

7、有尿不能憋

憋尿会让血压上升。有个动物实验,从尿道向动物的膀胱中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充盈,膀胱壁处于紧张状态,同时监测动物的血压,结果血压迅速上升。这是因为膀胱壁张力增大后,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

8、小事不计较

小事认真,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种人才是笨蛋。所以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站得高,望得远一些,这样为人处世多好。保持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就能永葆快乐。

如果觉得《老人想健康到百岁(记住这几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