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夏天喝茶有讲究(要谨防伤胃)

2022-11-29 分类:养生资讯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夏气者,病在藏”,这里的藏指是脏腑。张介宾注解:“在藏言心,心痛下气,为诸脏之主也。”这里他认为专门指的是心脏,因为“春气者”应在肝,“夏气者”应在心。夏应的是火,火对应的是心,所以病在藏。

有经验的医生就会发现,到了夏天人就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一出汗之后,就容易心慌、心悸,用老百姓话讲就是心“噔噔跳”。古人把这叫心悸,其实就是心慌。对应的病机就是心血不足、心气虚,就容易有这种情况。再往下发展,还有的人汗出多了之后,晚上就会休息不好,心气降不下去,心火收敛不了。晚上睡眠就睡不好,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多梦,睡着了之后很容易醒,这种情况比较多发于中老年。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容易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之后,睡到三点钟就醒了,醒了之后再难以入睡,等好一会才能睡着。或者说从两三点钟醒来之后,一直熬到五六点钟,也是半睡不睡的状态,一直到天亮才能睡着。就是心气不足,心火潜不下去了,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

为什么说老年人觉少?就是因为心气降不下去。同时,五脏之气相互协调,心火降不下去,对应的就是肾水不足,因为水气是收敛的,水无法把火给收下来,火自己又下不去。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成了我找刚才说的“肾水不能上济,心火不能下潜”。水火不能“既济”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晚上睡不好觉。“病在藏”,指的是心脏,还会对应一些心脏的症状。睡不好觉的人,时间长了,就会心慌,心跳,甚至会出现心脏病。这就是夏气,夏对应的是心,对应的是火。

在夏天,白天的时候要喝茶。我经常讲这个茶最好不要在晚上临睡觉之前喝,最好是在白天喝,因为茶本身有兴奋性。我刚才讲了春天喝花茶,用它的疏解之气。夏天喝绿茶。绿茶本身可以清火,尤其在炎炎夏日喝一杯绿茶,整个身体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这就是夏季要喝绿茶的原因。因为绿茶偏寒,可以清火。中医古代叫做苦寒直折,可以直接折火气,对身体能起到平衡的作用。

但是这类的事情也要根据人的具体情况和体质来定。有的人本身胃就寒,这就不适合喝绿茶。胃寒的人表现平时容易腹泻、腹痛,吃了凉东西、硬东西,腹泻腹痛的特别严重。平时肚子怕冷风,冷风一吹就拉稀,稍微吃点凉东西肚子疼就腹泻,这都是胃寒的表现。胃寒的人通常身体都不胖,都偏瘦,为什么呢?因为胃的阳气不足,运化能力差,吃的这些食物的水谷精微无法被身体所吸收。身体就表现为瘦弱、消瘦,这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这种人就不适合喝绿茶。适合喝什么茶?喝红茶?错,喝黑茶?错。我不建议这些人喝茶。为什么呢?即使是红茶或者黑茶,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使人消气。

我前几年观察发现有这个问题,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案例,让我明白古人为什么说喝茶不能常喝、久喝,常喝、久喝就容易消气。可以少量喝,不能大量喝。我就遇到很多做茶艺的或长期的从事卖茶工作的人,他们天天喝茶,喝来喝去,我就发现这些人的脉象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脉比较如细,不强,身体的气特别薄,不厚,就是这个人的气不足。什么表现呢?就是容易消瘦、容易累,没有精气神。

我接触过好多做茶叶生意的人,这些人做生意时间长了,都有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喝茶喝太多了。早上也喝,中午也喝,晚上也喝,有朋友来了就喝,没事就喜欢喝功夫茶。茶乃消导之物,不能常喝,不能多喝,适当喝可以。比如吃饱了饭之后,喝点茶消消食,尤其是吃的特别腻的时候,喝点茶可以解腻,可以消导内脏的浊气,这是非常好的。但是有的人脾胃不太好吃的就不多,如果再配上茶,身体会更弱。

中医调理身体特别注意平衡,也特别注意体质。体质很重要,体质虚寒的人会问:“彭博士,那我喝什么茶呢?”我经常跟他说先别喝茶,不论是红茶还是黑茶都先别喝。你先喝姜汤,用姜丝再配上点红枣,有了这两种东西之后,煮出来的水的气就不会太薄了,气不薄了之后,就有补益的作用。再放些黑茶或者红茶调调味道。很多人之所以喝茶,是因为嘴里淡,古人叫做“口中寡淡”。嘴没有味道,想用一些味道来填充一下嘴里的感觉,就想喝茶。因为茶比较清香,有的茶的特别醇厚,喝上去特别舒服。但是他忘了这个茶本身是有气的,这种气是消导之气,不是补益之气。所以,在调整的时候要放上一些姜丝和红枣,再泡点茶,这样一来脾胃虚寒的人就比较合适。这是我顺便讲“夏气者,病在藏”有关的内容。

如果觉得《夏天喝茶有讲究(要谨防伤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