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谈谈健身气功中眼神的运用

2022-12-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关注

俗话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看、瞧、观、瞥、瞟、盼、眺、瞪、瞅”等眼法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特征。可见,眼神具有“交流意愿、表达情感”的重要功能。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的四种健身气功,就非常重视眼神的运用。仔细研究健身气功的功法动作,我们就会发现,眼神的运用无处不在,其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功法内涵也是相当丰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目随手动”、“目随势注”和“以目传神”三种运用方式。

一、目随手动

在健身气功功法动作中,眼和手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基本的要求是手动目动、目随手动。否则动作就显得呆板、僵硬,缺乏灵气,练功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健身气功 ·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如果没有眼睛随着拉弓而转头远眺的动作,也就没有了开硬弓、射苍雕的威武气势。又如,健身气功·六字诀“嘘字诀”中的“转头远望”和“转腰伸手”动作,要求手和眼必须协调配合,双目要圆睁,并随着出手的动作渐渐睁大,从而起到疏肝明目的功效。再如,健身气功 ·五禽戏“虎扑”中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时要求双目凛凛,虎视眈眈,劲透指尖,神发双目,目光下视,眼、手、身融为一体。这些动作都充分体现了眼和手相互配合、目随手动的要求。

二、目随势注

如果说目随手动是行,那么目随势注就是止,行止有度,动作才显得规整、有力。在健身气功习练过程中,每停一势,眼神与身形俱凝滞不动。定势中要求双目有神、静中含动,可以表现出“势虽停而气不断”的意境。同时,目不旁观,可以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比如,健身气功 ·易筋经“出爪亮翅势”中,两掌向前推出,手臂动作停止了,双目也凝滞了,但通过怒目瞪眼的神态表达,依然可以营造出一种两掌运用内劲前伸,先轻如推窗、后重如排山的情景,气势犹在。健身气功 ·八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中,转头后视动作要稍微停顿一下,眼神也要和转臂动作一样稍微停顿一下,如果动作、眼神没有停顿,就像一首曲子没有转折、起伏一样而失于平淡。可以这么说,目随势注贯穿于整个健身气功功法之中,每一个动作都是由行和止构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习练时,必须根据功法要求,使动作与眼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势动目随、势注目凝,以充分表现每个功法动作的意境和劲力变化。

三、以目传神

“传其神,必用其心”,要把眼神运用好,心中一定要有对功法动作内涵的深刻把握,一起一落,一出一收,都要做到心动形随、以目传神。比如,健身气功·五禽戏“虎戏”中,虎扑时两手下按,目视前方,这时心中所想的是猛虎扑食的动作,眼睛里就要反映出这种威猛的气势;健身气功 ·易筋经“倒拽九牛尾势”中,两臂旋拧,目随拳走,眼神里就要体现出“倒拽牛尾”的气概。

以目传神是健身气功功法中眼神运用的最高要求,以目传神不仅体现在导引过程中,在静止的动作中同样适用。不同的眼神反映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在起势与收势时,虽没有目随手动、目随势注,但是同样要求一种平和恬淡的眼神,从而把习练者的精神、气韵、神态勾勒出来,以充分展示习练者内在的神韵和情志。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健身气功习练中,眼神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对眼神的要求几乎渗透在每一个功法动作之中。因此,了解眼神在健身气功中的运用情况,掌握其基本要求,对于科学习练功法,正确把握其基本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觉得《谈谈健身气功中眼神的运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