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你还在相信天文(养生领域中的谣言吗)

2022-12-12 分类:养生资讯

作者:袁跃兴

5月7日,中国新闻网刊登《科普作家:天文、养生领域是谣言泛滥重灾区》文化报道:最近,一本科普书《1分钟物理》在网上引发关注。这本《1分钟物理》,源自中科院物理所的“专栏问答”。2016年,在物理所微信公众号运营负责人的牵头下,“科学问答”、“正经玩实验”及“线上科学日”三个专栏上线。《1分钟物理》内容多涉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并给予解答,比如“地球等天体为什么是圆的?”“孕妇防辐射服是否真的防辐射?”有读者评价此书“脑洞大开又有道理”……

在这篇新闻报道中,有关科普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最需要科普的有两拨人,一是小学生,一是老人;而且,“天文”跟“养生”两个领域已是谣言频发的“重灾区”。

如今,这两个领域很多东西不可验证或者极难验证,一些媒体向公众推送的所谓科普内容里,有相当多的东西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比如,1954年8月26日,美国眺望号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大坑中发现一个地球上不存在的金属物体。NASA的科学家认为该金属物体出现在月球背面的原因并不简单,有人认为它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但它到底来源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

这类所谓的科学文字,见诸一些媒体,但它们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瞎编的。这类谣言就是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博眼球、骗关注,达到一些商业营销的目的,而读者阅读了这些文字,不仅浪费了时间,更没有获得任何有意义的科学知识。

我们知道,如今的互联网上,关于养生的谣言,可谓连篇累牍,数不胜数。这类谣言的特点,它只是告诉你结论,但却不去解释原因,而且什么东西都能跟延年益寿扯上关系,对于获取真相的一些读者,已经愈来愈不关注这个领域的信息……

一些伪知识、伪科学,往往涉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事关我们的饮食、健康和生命。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有依据、有权威的科学答案或常识,结果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学知识”,便极容易流行起来,使人们信以为真,甚至引发人们的焦虑和担忧。在人们没有充分掌握和了解了科学合理和证据确凿的事实情况下,这些伪科学、伪常识便有了流行、传播的土壤。

今天,对于真相、对于事实,往往因为我们的私欲、成见和功利,遮蔽了我们的心智、精神和力量,结果,真真假假之间,不仅我们个人,我们的社会也普遍患上了真相焦虑症,这已经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危机之一。一些伪知识、假象、骗局能够大行其道,也与我们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信仰的缺失与消泯有关。这告诉我们,我们亟需加强科学常识、科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及必要性方面的宣传,而且我们更需要富有正义感、不隶属于任何机构的独立科学家挺身而出,揭露事实的真相,制止“流言”的传播……

这篇报道中,这位科普作家揭露事实的真相,制止科学“流言”的传播,这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在一种事实或命题面前,我们只有不囿于自己的私欲、成见和功利,我们的心智才不会被遮蔽,我们内在固有的批判力、判断力和辨别力,才不会被消泯。我们需要有判断、批评、审辨和质疑的精神和勇气。在分辨是非、廓清真相、掌握客观事实乃至发现真理方面,我们需要的是责任担当和正义感,需要有坚定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

这正像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所说:“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作为现代西方思想家和哲人的罗素曾经讲过,人类在面对令人困惑、含糊不清的问题时,应坚持科学理性精神,他也不否认怀疑主义的价值。人类的理性能力就是为达到一种信仰时所考虑一切有关证据的习惯,当不能获得事物的确定性时,一个有理性的人特别注意的是那些具有最大或然性的意见,而将其他具有较小或然性的意见存于心中作为假设,以待今后获得新的证据来证明它们是可取的。有的哲学家,也把这种人类的科学理性看作是真理和道德的共同源泉……

我们知道,真正的科学、科学常识是我们生活的理智,我们人类健康、高尚、幸福、文明的生活,应该是由科学、由知识正确导引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需要更多这样的“科学之眼”。

如果觉得《你还在相信天文(养生领域中的谣言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