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张文宏阿里健康名医频道直播再曝金句:我宁可戴口罩开空调

2022-12-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1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5 分钟。

【TechWeb】5月19日消息,张文宏医生在阿里健康“名医频道”的直播吸引了超过100w人 次的观看互动。张医生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民众防护等问题再曝出不少金句。

天气越来越热,到底能不能开空调?张文宏医生在直播中表示,中国疫情防控做得很好,人们都戴口罩的情况下传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很小。宁可戴着口罩开空调。

口罩和空调比起来 我宁可戴口罩开空调

基本防护做到位

对于有出差、出行需求的人士如何防控疫情,张文宏表示对中国现状防疫的情形有信心,坐飞机、高铁只要做到基本防护:戴一个医用外科口罩,下来的时候洗个手,事情就解决了。

中国独有的“群体免疫”

张文宏表示,中国的防空网组成了一种“群体免疫”,使我们的社会免于被侵害。

据了解,张文宏医生的直播其实是阿里大健康新产品“名医频道”上线后迎来的第一位名医。阿里健康已与相互宝战略合作,希望通过名医频道为全国医生打造一个一次能够帮助和影响上亿用户的新舞台。

张文宏《名医面对面:疫情常态下如何更健康生活》更多直播内容如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这里是阿里健康与相互宝共同推开的《名医面对面》栏目。那么今天是我们名医面对面栏目的首播,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感染科的张文宏教授来到我们的直播间。这个画面往这儿一定,羡慕嫉妒恨,估计恨没有,现在大家最想认识的你可能也就是你的。其实大家对你有一个特别亲切的名称叫做张爸。大家知道新冠疫情现在整个是一个全球的非常关注的话题,那么截止今日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450万人。

您很早说了疫情常态化。在疫情常态化我们究竟该如何生活呢?大家看到的是医生的教授与一位药师,这样的碰撞,今天医药的联合会跟大家聊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可以先问问我们的张爸。疫情到了后期或者说常态化,您的工作有没有迁移重心呢?

张文宏:在上海我们的疫情控制或者说中国整体的疫情控制现在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我们一般会把世界整个的抗疫分不同的阶段,所以前边有人说中国是打了前半场,世界想不到打了后半场。事实上从疫情发展态势来讲, 我们如果是从疫情最早的阶段是上午,中间的阶段是中午,差不多疫情得到完全控制的是晚上,中国现在处于晚上的阶段, 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还在疫情往上走,像很多南美、非洲,甚至于俄罗斯,这些国家疫情上升还蛮快,我们称之为还在早上,任务还非常艰巨。像美国现在你看现在在中午了,他没有很快的上去,但是下来非常慢。欧洲在下午,已经慢慢下来了,但是控制的没有像中国这么好,中国现在基本上本土病例很少,东亚其他国家也是非常少。所以我们称之为东亚比较好的几个疫情国家,像日本、韩国,我们处于晚上,晚上不代表疫情过去了,所以也经常有一些散发的病例,日本有、韩国有、中国有。这是疫情处于晚上的阶段。什么意思呢?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但是还不能放松。

主持人:我们现在直播间已经有了几十万人,现在开始一直在问题,我们看看直播间的问题都有什么。其实现在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我不看也能想到,大家问的问题想问张教授口罩的问题,能不能脱口罩,什么时候脱?

张文宏: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前边等于已经回答过了,我们前边处于疫情的晚上,所以聚集性的病例估计将来在各个城市,它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概率非常低。输入性病例一直会有,上海昨天也是由其他城市输入一个病例,但是更加多的输入风险可能是在未来7-9月。7-9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全世界会开始重新开放。

主持人:是的。

张文宏:重新开放之后,你要知道航空的流量一下子会暴增,这时候全球的疫情比中国慢一拍,这时候它已经重启,重启之后可能会有一系列的病例,不知道的情况下无症状携带者,现在交通断掉了,很多人回不来,那时候可能都回来。这时候我们输入性病例增加,输入性病例增加不是每一次我们都从海关能够完全阻挡住的,因为现在中国每日进来就几千人,将来几万人进来,一般海关的阻挡

是阻挡不了,所以可能会进社区,我们会启动社区的检测。但是很难避免一些散发的病例在社区在社会上会出来,但是这个量不会很大,因为是个别输入的,而且输入的时候我们国家会采取防控的策略。所以真正在最后你不清楚、不识别的情况下,流落到社区里面,这种量是非常少的,但是少不等于没有。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并没有完全放松掉我们的防疫策略,这个防疫策略就是跟不认识的人,或者是他是从外边过来的人,因为你这个城市基本上没病例,原则上这个城市互相之间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外边进来的人,进来之后可能会在社区造成一些传播。所以最近你看在中国有些地方还是有一些病例发生。如果我们采取比较好的策略,比如说你还是戴口罩,那这个问题就没有。所以我今天跟你之间,大家说怎么不戴口罩,距离比较近的。这是基于什么呢?在室内大家距离比较远,互相之间没有非常密切的沟通,风险比较低的。或者最近一段时间你在北京,北京是防疫最严,也没有本地病例,你过来,我也是放心的,最后又是在做访谈,我跟你之间有一米之间的距离,最好是1.5m以上,而且我说话要对着这边讲,而不要这样讲,这样的风险就会大幅度的减少。

所以关于口罩的事情,大家在人群密集的时候,今天这里人群不密集,摄像师还有我们两个,人群不密集,这种情况下风险很小。如果今天是密集的区域,我们在一起戴口罩,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距离稍微保持一下,同时能够分餐,可以脱口罩。这些都可以做到的话,风险可以大幅度下降。

这是为了什么呢?现在是抗疫新常态,新常态也就是说没有回到原来的常态,原来的常态是什么意思?没有这个病的时候样子,现在怎么办?我们一直会有一些散发的风险,这些风险尽管是非常小,但是我们采取戴口罩、防疫策略也好,尽管有一例、两例病例,也不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所以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到了防疫晚上阶段,不能掉以轻心,当然我们采取的防疫级别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工厂已经复工了,大学已经开学了,医院里面也已经正常接诊了,但是我们现在采取的是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其实都是为了这件事情。

主持人:所以就像张教授所说,现在戴口罩其实是有效的,因为我们离的近,我们保持社交距离非常好的办法。

张文宏:大家觉得应该距离很远才对,但是因为你戴口罩,我戴口罩,我们的社交距离一下子开始延长了。所以戴口罩事实上也是有效延长社交距离方案。我们觉得在社交距离口罩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主持人:所以大家不要特别纠结这个方案,如果以我个人来讲,我没有戴口罩出门是不习惯的,我估计大家比较都有这样的感觉。

张文宏:那可能你比较有名,所以北大的帅哥你出来,怕人家认出来。

主持人:这个问题我想抛给张教授的,即使全国人民把口罩摘了,张教授的口罩得戴一戴,你在医院里面有患者慕名找你签名吗?

张文宏:很多时候都是我戴口罩的时候大家认出我的概率比较多,现在不戴口罩,反而人家不太认得我,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以戴口罩的形象展现给大家面前,就像书上写的,就是冠状病毒病,是一个专业的书籍,也是用来记录这段防控的经验,以及对这个年代我们留下的纪念,这里也是戴口罩了。我现在为什么在很多采访时不戴口罩,实际上在释放一些信息,在很多场合我们得到一种解放,但是在公众密集的场所戴口罩是非常好的防护。

主持人:谢谢张教授,我们再来看看大家的防护。那么大家问到就是您刚才提到疫情常态化的问题,大家应该怎么来看待这样的现象,怎么提高呢?

张文宏:事实上手段真是非常多,最近全中国也慢慢开始解放,从家里开始出来了。事实上上海开放的非常彻底,我们公园里面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人很多了,现在商场里面人也是非常多的。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呢?复工复产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的重启,比如说前边大家抗疫这么努力干什么,一个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但是健康过后如果经济不能重启,我们生活质量,很多人特别是收入不是很高的群体,没有持续的收入后边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复工复产,尽快把这些做起来。上海在这一块做的是非常积极的,大家都非常配合,该待在家里待在家里,该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出来了。

但是出来的时候跟前边讲的戴口罩有关,事实上不是很复杂,在有脸的空间里面,因为疫情刚刚过去,大家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希望大家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包括在商场也好,公众场所、公交也好,出现人挤人的地方尽量能够错峰。这是第一。

第二,如果做不到,口罩要坚决的执行,到了新的地方去,我们手摸了各个地方,这时候安全性不可肯定,回到家里、办公室第一件事情洗手,所以口罩、洗手,尽可能大家在公众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起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分餐,可以一人一份来做,在公众食堂最好是买好饭拿到自己位置上吃,这是非常好的方法。这次疫情我们就发现传染最厉害的两种人,第一个是家里人,第二个是关系特别好的同事。所以我很早就讲了防火防盗防同事,所以在疫情的阶段防火防盗防同事,不是讲同事是坏的,而是我们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把这些做了,随着疫情向前推进,我们一旦看到中国的情况越来越安全,那我们就非常Happy,那我们整体的防疫的动作级别也可以慢慢的再往下边降。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疫情控制的程度,现在全国刚刚重启,很多城市刚刚开始热闹起来,经济刚刚复苏,那后边的疫情到底会怎么样呢?我们还要拭目以待,特别是你看湖北为了这件事情专门进行湖北的大检查,每个人都查,我们今天不想再展开来谈湖北查的结果,我们等结果出来之后,到底什么样的数据我们再展开谈这个事情。但是至少有一点国家对于我们重启放开之后,一个是经济,但是另外一面就是抗疫的情况大家还是非常重视,我们要紧紧抓住难得的时机,把两件事情做好。

主持人:前两天您的直播说到武汉没有人邀请您,我们有武汉药师大会,我跟武汉协和的张书记,以及武汉同济医院的药学部刘冬主任做了连线,大家都非常欢迎您去指导工作,我跟您一起去。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药学人。

张文宏:我们其实非常希望武汉能够重启,而且不单单是重启,武汉有信心开实体线下的会,到了那个时候我真示非常高兴。我们现在不单单是武汉,说句实话哪怕北京开线下会都不敢。所以整个 疫情的推进我们要不断的边走边看,最最重要的事情先启动,复工复产,开学是放在最后,再就是娱乐活动,以及线下的会议,一直想到武汉最热闹的吃热干面的地方,大家不戴口罩吃面。

主持人:到时候再做一次访谈。其实确实以我们北京的医院为例,因为外地的患者到北京,前段时间需要隔离14天。所以我们其实在医院的复工这个环节上是受一定的限制的,有很多的外地患者来不了。我前两天和北京中医院的院长刘院长连线,与江苏省中医院的方书记做连线,很明显江苏省中医院复工率达到80%,北京中医院复工率50%。

张文宏:就是说床位使用率都受严重的影响,北京我知道很多住院病人都来自于外地,并不是北京本地。我记得上海90%、100%西医的医院,我们科室肯定是100%,只要一复工,我的病人都收不进来。

主持人:我们来看看刚才跟线上的互动,那么在针对疫情下,我们对网友做一些调研。您知道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都想请教您。第一个现在干什么都担心会染上新冠,我怎么消除这种心理恐惧?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张文宏:很有意思,最近国际上有媒体对全世界的人群对新冠的恐惧,就是你得新冠怕不怕,你觉得很怕就是100分,不怕的就是0分。在全世界是什么样的情况,中国人一开始很怕,90分、90多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开始下降到70分,美国人一开始50分、30分、20分,但是现在随着疫情的开展,上升到70分。所以现在中美两个国家,大家在外交什么的,大家经常闹闹小脾气。但是对于什么样的很一致,对新冠的恐惧程度很一致,终于走到一起了,中国的恐惧从90多分现在控制的很好,现在到了70分,美国人原来根本无所谓,大家现在觉得有点怕,已经到70分。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始终维持在相当高的状态就是越南,他一直在90多分,但是他真的控制还不错,我其实不太注意这个国家的,居然发病人数不多,死亡是0。

所以我觉得现在看起来东亚国家都有这个特点,因为我们人居住面积比较狭窄,大家空间比较狭窄,平时的生活不是很富裕,生病之后大家也有一些担心,所以整个亚洲整体的状态,大家对这个病的恐惧程度比较高,所以中国现在的恐惧程度已经下来到70分,我觉得这是对的,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根据第一次对新冠的交手,交手之后我们有数了,就是知道病毒的脾气。现在在国内像你在疫情期间,像卫计委报备过到上海跟我会面,特别感谢你,出京不容易,飞机里面也有很多人。我觉得这种恐惧心理现在在国内也慢慢下降。我上次去北京参加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也是飞过来。

主持人:就像张教授刚才说的,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来的航班,我之前在上海,疫情暴发了。在飞机上当时挑座位,我挑的是过道,我想中间要隔一个人,结果有一个人说我坐在这儿,不是在这儿。我现在发现飞机上已经都是挨着坐,出来之前我同事特意送我一个N95口罩,没用上,我看大家根本不用,都是医用口罩。

张文宏:你如果现在戴N95口罩的,事实上就显得像异类一样。

主持人:我就是这样的感觉,我当时在飞机上感觉,第一我认为看过张教授所有的直播,我觉得没必要。第二就像您刚才说的我像一个异类。

张文宏:两个人带外科口罩,风险就没有了,首先这个概率很低。 现在在中国获得一个新冠的风险肯定会比车祸或者是空难这种风险还要低很多 ,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在现在这个阶段。但是我们不排除有一些散发病例的存在,也不排除某些城市有一些症状携带者的存在,但是本地的病例像上海,我们每天都要检6000人,这是我估算的,因为华山医院每天检300例,这是我们实验室做的。上海这样的医院大大小小加起来可以乘以20,每天可以检6000例,每天一直检,我是上海临床救治这块,如果有病人都送到这里来,我每天上午还是在定点医院看新冠的病人。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清零了,上海北京到现在没有清零,原因是什么?因为全国、全世界过来的人多,我们城市一直都是开放,海外侨胞回来筛查是的,我们就留下来,现在还有20多个病人,所以我现在还在那儿上班。在这种情况下边,我是觉得本地病例没有,来的都是输入的。那什么情况呢?我觉得我们的风险没有必要采取过度的防护,戴N95什么的,风险就很低,再戴一个风险就低之又低。

主持人:在国内可以放心坐飞机、高铁了吗?

张文宏:当然,你今天不是都来了吗。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是核酸检测棉签插得特别深、特别痛苦,大家关心的是不是特别难受,是真的吗?有人特别恐慌,听说无症状感染者之后,觉得自己要做一个核酸检测。

张文宏:很怕。你做过吗?

主持人:我没有做过。

张文宏:我做过,我不但做过鼻拭子,还做过咽拭子。做鼻拭子是怎么回事?说科里面共产党员要到一线,我再回到科室的时候,我同时对我不放心,他们说我要先做,我也没办法,我们科里当时上海很多地方只有疾控能做的,医院是不能做的。我们是一直能做的,因为我是疾控中心的平行实验室,所以在整个上海所有医院都没做的时候,我就做了,他们要给我取那个鼻拭子,我感觉挺痛苦地,但是他们非常要,我知道怎么做,他们打开,上边有一个鼻拭子,有一个很长的棉签,我自己伸进去,伸到好里面。我自己进去转了一圈拔出来折掉,扔到试管里面,他们拿去做了。

第二,北京人就是要求太高,我们去北京都要我做核酸,上次不是开新闻发布会,疾控人说你跟卫计委坐在一起,给你做一下核酸。我们卫计委主任一起做的,我们疾控的实验室主任亲自做的咽拭子(音)。伸进去的时候会有一点点恶心,但是没有什么的,顶多有一点点恶心,做出来也是心里很不爽。为什么呢?那一天到了北京,那一天北京宣布降级,北京今天来的人都不需要做了,我记得很清楚,就是4月30号那一天,我是4月29号去的。所以这两件事情都做了,所以我自己觉得真的要做真的没什么,我都做了,可以跟你这样做,你没做根本没权利讲。如果你还现在想做,也可以做一做,现在还可以做一下。

主持人:只经历过咽拭子,当时讲流感与感冒的区别,当时提了咽拭子,当时录了,但是没有播了,其实担心的是大家仿效之后结果做的成功率太低,这个印象您一说我就想起来了。但是鼻拭子这个事情确实没尝试。

张文宏:我觉得可以,这个事情将来在国际上也会越来越多有自己采样的一些试剂,现在在国际上都有,在美国一种是用口水,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来采鼻、咽拭子,但是也怕大家采的不准。所以我们在想除了别人给你采,也希望有更多更方便的采样方式出来。但是现在最最方便是鼻拭子、咽拭子,所以大家不要怕,我都做过。

主持人:我们继续看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也确实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关于疫苗的问题。

张文宏:世界现在是一个停止的状态,我指的是全世界停止,中国每年在上海,在我们机场国际航班每天进来只有1500人,我觉得在上海这样大城市一天进来只有1500人,我觉得几乎是世界在停摆了。

主持人:那么是不是新冠疫苗是打开的钥匙呢?

张文宏:这个问题非常好,最近几天有很多人也在问这个问题,这个药是什么时候造出来,比较乐观的有些人说今年9月份出来,有人说年底,还有人说是明年3月份,但是还有人说不靠谱,很久都不一定会出来,包括美国的NH的教授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抱以太乐观的态度,疫苗出现之前我们要做好防护工作,对我自己的一些意见,我觉得现在国际上世卫组织有100多个清单上在做的,还有不在世卫组织的疫苗临床试验也在做,那么这些结果到底好不好,那么我们实际上还有一个时间节点的。

总体上来讲像明年3月份有一批结果会出来,我们希望在这批出来之前有一批会比较靠谱。但是就算明年3月份出来,治疗效果、临床结果都不错,但是接下去疫苗全世界几十亿打,谁有这么大的产量?人家要保证本国的人打,本国的产量弄好了,再供应全世界。这个产量都能够满足,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我觉得 就算3月份都成功,全世界能够打上,可能也得年底。所以总体上来讲,这个阶段疫苗的事情可以讨论的不一定这么多,我们还是尽可能把精力放在复工复产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 我觉得这一点是蛮关键的。

主持人:好,做好自己的健康生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用口罩保持好社交距离,相信这都是每个个体容易做到的。

网友的提问,您觉得疫情对于普通人,也就是公众以后的生活习惯、卫生健康意识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张文宏:这次我觉得整个疫情对大家其实影响还是蛮大的,就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说好像突然很多人就变得很卫生了,变成洁癖了,原来大家无所谓的这些人,现在都知道洗手,出门带消毒液,很多人我看都进餐巾纸,进电梯用纸餐巾来按,之后扔掉。我觉得这是挺好的,至少今年很多呼吸道相关的传染病,像小孩子的水痘,还有大人的流感,对吧?像冬季的这些有关的这些传染病,比如说呼吸道合胞病毒,还有流感嗜血杆菌,老年人的肺阴球菌,像这些都是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我相信大家对新冠的惧怕,我现在说中国人对新冠的惧怕程度达到70%左右,同时会避免掉别的传染病的感染。这个卫生习惯的养成,将来随着新冠病毒的远离, 总归有一天我们会控制住疫情,但是希望大家把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也能够保持一下 ,哪怕部分的保持,我相信 对我们大幅度的降低像这样的流感,结核病、水痘这些呼吸道相关的传染病,应该会有极大的好处 。

主持人:您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2003年的时候非典北京是疫区,我现在跟大家说到当前我们上前线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发现非京地区好多人都忘记了。

张文宏:我记得当时北京很厉害的,当时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在上海,上海的抗疫是我的老师是上海的专家组组长,但是我们也写了中国第一本SARS的书是我老师主编的,也是我帮着他写的。今年这本新冠也是全国全球第一本专业的书籍。所以我当时跟老师做的时候,我记忆非常深刻,有很多照片是北京的,北京街上都没人,万人空巷,但是上海我们采取了非常严密的防控态势,输入的病人我们把密切接触者我们控制的非常好,后来上海的病例数非常少。这说明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传染病很容易造成暴发。所以当时对北京有记忆这些老同志记得可怕的程度,这次东南亚国家像越南都是经历过SARS,所以他们都很怕,采取严密的控制措施,现在都控制挺好的。那么上海一直的做法,就是把输入性的病例,有效对他的密接接触者进行防控,在最早期把它控制住,也是挺好的。所以这些看起来我们现在有一个要求,传染病过去了,大家最好能够保持在传染病过程胜利的成果,有利于我们对整体的防控。

主持人:那么就像您刚才说的2003年之后整个的疾控体系就建立起来,这一次相信整个全民的健康意识是完全不一样了,我估计你的科普课可以迅速的触达中国的公众。我不知道您觉得还有什么是在这次疫情之后,中国公众会建立起来关于卫生健康的意识?

张文宏:SARS说实话2003年经过之后最大的体系建设是中国疾控体系的建设,事实上如果SARS疾控体系完美的建设,这一次我们整体实际上反应没这么快。事实上在中国武汉启动疫情之后,钟南山院士宣布人传人这个事情公布之后,全国迅速进入一级状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经过1-2个月的防控,全国的整体的疫情控制的非常好,对吧?在这种情况下边我们都很清楚,这个疾控体系事实上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在这一次我们疫情来了之后,大家发现一个特点,除了疾控特点在发挥作用之外动员全民,全民得到非常好的动员。所以我们现在让所有人待在家里也好,复工复学之前,我们都是停工停学,现在又复工复学,所有的事情都是得之于民众极大的配合。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曾经在多次场合讲过这句话,这次是整个人民群体抗疫的一次总的演练。我们国外大家喜欢提出一句话是“群体免疫”,这是很有争议的一句话,你是药学专家,你很清楚通过很多人的同时感染,我们获得的免疫,我们叫做群体免疫。但是今天换句话说,我们中国有一个自己独特的群体免疫,免疫从英语上来讲是对某一种病原体我们免于伤害、免于被攻击的能力。中国这次独特的群体免疫,我们这次政府有极大的决心,医生护士有拼命的精神,民众有极大的配合的程度,以及整个社区、道口、警察,还有疾控的网络,我们这些组成严密的防控网,这些防控网某种意义上也是群体免疫,是整个社会免于被侵入的病毒所侵害。

所以下个阶段,疫情有可能在秋天、冬天有一拨反弹,这时候输入的人可能会比现在更多。但是我们相信按照我们现在构建的群体免疫的体系,我们有可能挡得住,当然这个群体免疫是打引号,我们的群体免疫希望通过这套体系的建立,而不是让所有人都感染一次病,你可以想象武汉还不是所有人都感染一次,哪怕几万人感染一次,这个结果你都已经看到了,如果几亿人感染一次,你是不能想象这件事情的发生。所以为什么群体免疫从一开始我就反对,我一直主张通过防控体系的建立,通过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的建立来获得一种安全的“群体免疫”。

主持人:医院的药师,我们知道在整个抗疫的过程当中,您提到了医生、护士。

张文宏:没有提到您。

主持人:就是这个问题,在多学科团队里面,在上海有没有药师的参与?

张文宏:不好意思,事实上在上海我老早就提过MDT,这里面有呼吸、感染、心血管、中医等,事实上还有一支非常重要的药师团队,我们每个星期礼拜五上海的药师专家要过来,他们有一个专家组,跟上海的防控专家组大家一起查房,他们会对我们的处方进行点评,觉得这个药物的剂量是多少合适,这些重症病人哪些药物是相互作用的。

主持人:今天全国的药师都可能在看这场直播。

张文宏:这是我疏忽掉了,在上海每个星期五药师团队跟我们一起查房,这里面有呼吸、重症、中医、心血管,还有就是药师的团队,而且他们来了,不是来一个,他们六七个、七八个一起来,药师们就是一个星期来一次,把所有的处方全部看一遍,他们最近在写这次新冠疫情当中用药的一些体会,还有一些注意点,我估计这个文章出来之后,也是代表多学科共同参与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平时大家都比较关心中医是不是参与,但是事实上药师是不是参与了,我认为也是同等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张教授,这件事情不是因为我做主持人,所以张教授特意说药师,这件事情事先张教授不知道我要问什么问题。

张文宏:你问什么问题,说句实话我都不知道。

主持人:接下来要讨论另外一个话题,今天我们这场首播的主题是我们的疫情常态下如何更健康的生活。那么就像刚才我与您说的,在咱们华山医院门口我就很爱吃小笼包,还有上海的汤面。那么您觉得比如说我们在整个疫情的常态下,怎么去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更好呢?我们也知道您参编《免疫力》这本书。

张文宏:你现在问我要不要吃汤面,我回答这个问题非常谨慎,因为 前段时间吃粥的问题已经弄的中国到底吃什么,其实我挺高兴的,不在于吃粥吃面对或者不对,而在于全中国的网友大家开始关心什么问题,营养的问题,你同意吗?

主持人:同意。

张文宏:所以吃面,吃什么面,什么做成的面,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小麦,还是大麦,对吧?这里你很难区分,那怎么办?所以我都觉得这个事情,你讲起这个,我就想起

吃粥的事情,为什么引起全国这么多人的轩然大波,据说有几十万人表达反对意见,我觉得挺好的,现在大家关心营养问题。我讲一个总体的原则,不管你吃面,你吃的是官面还是阳春面,还是什么面?我们不说你每个人多少月,至少你每个月不吃挂面。。疫情时期甚至疫情过了,我们都要注意营养的摄入,在疫情期间排在第一位的是蛋白质,因为抗体的组成、免疫功能的恢复,肺部受伤的恢复都需要蛋白质的恢复。我现在是一个健康人的,有几个健康要素要注意,第一个是蛋白质要保障,第二个是碳水化合物,杂粮、细粮都要吃,还有就是适当的脂肪,包括你吃的油脂也是脂肪,那么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给你提供能量,还有脂肪,我们身体内很多的成分也是通过蛋白质与脂肪共同组成的,还有很多脂肪是帮助维生素的吸收。第四个尤其要注意水果、蔬菜,给你提供大量的维生素,还有微量元素。

那么这些都做到了,根据你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健美,对蛋白质需求比较高的,要吃的多一些,比如说你很受的,你脂肪可能摄入多一些,糖尿病的碳水化合物要少一些,常规功能不好的话,粗粮杂粮要吃多一些,但是总体来讲食物要多样性。

第二,你不是体力劳动者,你动不动从北京跑过来,如果不出去,新冠在家里,摄入总的能量要控制,要加强运动,食物多样性。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每天吃的食物的品种要10种以上,10种以上才可以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一个星期总的食物品种要高于25种以上。你说张医生你怎么这个也懂?这个事情真研究过,北大的王惠强教授拖着我写《免疫力》这本书,我为了这个事情我对营养的东西仔细研究了一下,你对营养摄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你今天小孩5岁,你得分男孩、女孩,BMI指数是多少,是胖的还是瘦得,缺的是人长的高度够不够,你来决定蛋白质摄入。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始终是蛋白质,其次要给他补充充分的食物的多样性,要拒绝单一的食物。所以小孩子蛋白质吃的保证,同时保持食物多样性,就会特别健康。

还有这一点要提给老年人,老年人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抵抗力特别低,你要知道老年人吃东西,是不是食物品种,很多老年人比较偏清单单一,但是清单不代表你摄入的蛋白质量不够。所以蛋白质摄入、脂肪要吃,但是有所控制,食物多样性要保障,水果蔬菜少不了,适当的运动,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只能防你90%的毛病。还有10%在哪儿?充足的睡眠与良好的心态。像我这种年过半百的人头发还不白,最主要的要诀,当然你也很厉害,但是好像有几根白头发,所以在北京的,生活比上海要操劳,尤其在北大的生活压力比我复旦大很多。所以食物占了一部分,然后就是充足的睡眠与良好的心态,这几点是非常重要。你没有压力,就没有进步,像你年纪很轻,没有压力,你将来要做北大的著名教授,要有压力,睡眠得减少,现在这个阶段还行。但是超过50岁,你的睡眠还保证不了,那就有问题。所以这种情况下年纪轻的人对你来讲营养最重要,你不得不牺牲掉一定的睡眠,这没问题。同时你也有很大的压力,没有压力家里老婆也不同意,老公怎么不努力,赚钱这么少,可能对你不满意。对你来讲最重要的是营养,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我觉得这些都弄好之后,我觉得对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今天劝在网络前边广大的朋友,大家也要注意对自己的健康要非常关注,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年纪轻的有年纪轻的做法,年纪大的有年纪大的特点,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这是为什么呢?我真的很少接受采访,每次都接受一次采访被人家割成不同的抖音到处传播。,我也很少上电视台,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非常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充分的休息时间。 所以在电视机前边朋友,所有人只要年级比我大的,你就得注意休息。但是年纪比我轻的要注意营养。但是核心的一点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 要弄得全国比较有名的,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这种心态是不对的,时刻处在一颗很平常的心对待一切,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北大的教授,就觉得了不起,然后骄傲自满。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一样,在这次疫情下,事实上你在前方抗疫。

张文宏:你们也是在抗疫。这次抗疫别说前方后方,全国都是一线,在上海我们也看了700来个病人,但是你不能说不看病的病人,包括药师,上海的药师过来跟我一起查房,还有很多人不跟我一起查房不是一线的,不是的。今天哪怕在电视机、在网络前边的人都是一线,在疫情起来没有二线。

主持人:我满脑子都在想刚才张教授说的,大家别忘了怎么加强自己的营养,我所记得的就是在疫情结束之后大家不要忘了,我与张教授一起到武汉吃饭。

张文宏:一定要去,或者他们下次请我去的话,我也喊你。

主持人:接下来接着看网友们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马上进入盛夏,昨天上海的温度很高,很多人担心蚊虫会传播新冠病毒?这种可能性有吗?

张文宏:我们可以不用回答了,很多人以前都问过,这个病毒是呼吸道传染病。蚊类的传染病有哪些呢?像在卡病毒,还有疟疾,所以它不会通过蚊虫来传播,尽情的出去没关系的。

主持人:大家不要担心这个事情。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社交距离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全面复工复产,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在地铁公交上很难保证社交距离,所以日常的通勤或者长途的旅行怎么样做好防护?

张文宏:戴口罩、勤洗手。地铁上哪怕跟你面对面的是美女,也不要跟人家面对面,我们要错开,我们都朝一个方向。因为我们戴口罩,另外就是避免跟陌生人之间有过于近距离的呼吸方面的接触。所以我基本上觉得 乘公交、地铁,大家的距离尽量避免跟大家面对面地姿态,同时要戴口罩,下车要洗手。我觉得把这几点做好,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因为这个城市几乎没有病例了,哪怕有一些潜在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好,输入性病例也好,这个量都是非常低了,我觉得问题不是太大。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还关心什么问题呢?其实跟五一假期有关系的。想让我问张教授,五一去没去哪儿,这件事情我就不问了,这是隐私。大家想问的是,如果现在有些地方还有疫情回头的问题,大家是不是要尽量减少外出游玩的机会呢?

张文宏:我是比较反对大家现在大面积的控制我们的旅游,还有就是出去。事实上某种意义上我倒是希望,在中国这种疫情得到控制这么好的一个地区,应该是尽快的恢复这些常规的工作、旅游,包括商务旅游,我认为首先应该恢复。再其后经过两三个月的观察,我们看看要不要恢复一些娱乐活动,包括体育赛事。但是就现在的疫情来讲,我觉得我们应该恢复商业旅游,还有在国内的娱乐旅游,我认为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基于整体的疫情控制的非常好,我觉得这些工作都问题不大。

主持人:问一个隐私问题,但是这是很正常的问题,张教授喜欢什么运动呢?

张文宏:这倒问到点上,我很少运动,有可能我很喜欢运动的,但是长时间没有时间,我就不运动。我买过的健身卡没有三张四张,也有两三张,最后都过期了,要不然再去的话健身房不知道到哪儿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自己不经常去。但是我始终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但是像我这样的人体育锻炼怎么做呢?我强烈建议你如果没有很长时间,你就散步,哪怕逛逛商场,走路是好的,保证每天有半小时的跑步,你只要有非常适度的一点点的锻炼,哪怕每天跳100个绳,都是好的,我们要动起来,实在没有时间也要动起来。你说真的没有时间,你要牺牲睡眠作为锻炼,肯定是不值得的。所以经常我把我锻炼的时间让给了睡眠,然后睡不着的时候看看无聊的电视剧,这是我的常态。

主持人:所以这确实是有一点,您再从现在或者之前想从商场自由的逛街这件事情估计不太可能了。是这样吧。

张文宏:现在还是可以的。上海市民不太理我,所以我还是可以去商场逛一逛。

主持人:那么我们接下来将探讨一个什么话题呢?就是疫情之后咱们的疾病观与健康观念的问题,其实在刚才的这些讨论当中,我们已经聊到了一些全面健康意识的增长以及健康防控等等问题。这次新冠疫情确实还是很多患者不幸离世,很多没有来不及与家长告别,现在说起来内心很难首。当然不仅仅新冠疫情导致的患者的死亡率很高,事实上比如说您从事的感染科的工作,还有肿瘤的患者、心脑血管的患者,他们也是这样,比如说心梗猝死,来不及跟家长做告别。这样的事情引发出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如果我们发现了患者的疾病,我们究竟要不要告知他?或者是要不要告知他的家属,这也是一个?我身边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这不是发生在我们医院,是发生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但是是我药学的同事,1978年患鼻咽癌,比较早期的,就没有决定把这个事情告诉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不在北京,在其他的省份,没有告诉,但是后来病情加重了。

张文宏:到了危险期。

主持人:最后这个孩子消耗到孩子到病房认不出来,最后不幸去世了,但是父母也不知道。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不应该?

张文宏:频道一下子转的有点快,突然转到我们怎么处理临床常见的这些伦理问题。在国外的话,有法律规定我一定要告知本人,或者是监护人,或者是自己委托人,你一定要告诉的。那么中国人有一个特点,那么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希望让自己家里的老人太担心了,而且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亲人太担心,所以都不愿意讲。这也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跟文化有关系。但是在国外什么事情都是我自己的事情,你怎么可能不告知你,都是很直白的告知,在我从业这几十年,无论是家属还是病人本身,默认你不要直接告诉我。但是我从医到现在,我都根据病人的特点,如果这个病人是思想比较开放的,比较现代的,我倾向于跟他进行充分的沟通,让病人有一些准备,这也是好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人的痛苦打击,你让他慢慢接受,痛苦会少一些,但是突然致命打击,对人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家属的特点,还有病人的特点,我们进行断断续续的告知也好,让自己的亲人有一个心理接受准备也好,而且知道的人越多,处于事件本身的这个人的心理是非常好的缓解与解脱。所以我比较倾向于真相以合适的形式告诉本人,而且让本人提前知道,这样会最终降低心理打击。

当然这个问题我这样回答可能不是太好,我觉得还是要跟现在在这方面的心理专家,这个问题倒是挺好,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这次新冠暴发之后,上海、北京都有一些中危病人死亡,我们都与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事实上很多家属最后都非常理解,而且很多家属的鼓励对病人都是非常重要。

我记得很清楚的在我们这儿救治一个老年妇女,两夫妻一起住进来,都是重症。女病人先出院了,出院时握住我的手,她老公会不会好?这时候她老公插着插管、人工肺,但是我告诉她我说一定会好,好了到时候到武汉跟你们吃热干面。我们说来说去就是一碗面的事情,她就相信了,她就出院了。我们不断地把她老公的病情要告诉她,很重了,不行了。她说不是的,张医生跟说一定会好起来的,就是这种精神鼓励实际上对他有帮助,最终这个病人年纪很大了,80多岁,最终插管拔掉,最后治疗也是成功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应该让交流更多一些,互相得到一些鼓励。所以从大的方向上来讲,因为新冠大家慢慢隔离,而且各家与国家之间还产生了一些就是矛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我们应付整个疫情来讲,全球大家多沟通,我们共同的敌人确实是病毒。所以我觉得所有的个人也好,集体也好,国家也好,加强沟通与理解,对我们战胜困难都是有利的。

主持人:我们刚才提到的话题其实特别的欢愉,说到疫情之后的生活等等,但是大家也时刻不要忘记,我们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因为疫情不幸去世没有挽回生命的人,所以很多人可能觉得疫情过去了,都放松了,切忌我们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包括现在健康意识,包括我们的疾病观等等,我们都会在这个环节继续回答网友的问题。

之前有观点认为欧美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一定是先进,那么在疫情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医疗保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这里面的原因您觉得是什么?

张文宏:医保体系它始终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像美国奥巴马当时搞的那个医保体系,事实上在共和党上来就开始抨击他。奥巴马也没错,美国有一些医保不能覆盖最贫穷的人,最贫穷的人没有买医保。所以一旦生病之后,基本上马上就倾家荡产。所以奥巴马当时做了一件事情,支付非常少的钱覆盖全美的人,这是民主党做的。

但是整个社会也是医保整改的体量各方面不够,所以医保体系的推行过程当中,实际上大家意见不一致,特别是在美国,现在穷人富人间医保的分级都是非常高,这是它的医保体系。新加坡或者英国,又是另外一个全民医保的体系。所以中国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我们的医保体系,我们医保一直在改革,国家也是努力希望能够在这一块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始终在探索这样的一个合理的医保的方式。那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医保体系?事实上一直在医保体系,我们有信心通过体制的改革,还有国家在医保当中的投入,各个方面的努力,最近几年国家在医保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剧增,但是在医疗这块来讲真的是跟教育一样,真的是我们民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非常值得专家能够广泛的国际上先进国家、落后地区也好,其实落后地区的一些医保政策可能对我们也有所帮助,中国自己的一些已有的经验也好,我们觉得应该不断的进行探索。我也知道你们北大好像做的都挺好的,我希望将来有比较好的时机请你们北大专门做医保策略的专家,跟我们老百姓,像我这样的老百姓对对话,我现在跟你对,没用,因为你也不是医保专家。我再找几个跟我不一样的老百姓,10个老百姓在一起对一对,就是说大家的医保状态不一样,生病不一样,家庭背景也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做一次广泛的科普教育。

所以我一直在说科普很重要,不要只针对这个病,医保政策要科普的。所以北大这一点要向复旦学习,复旦的人把自己位置看的很低,北大就很高。所以北大什么时候要过来给我们科普科普,像你一样科普科普科普,特别是给老百姓科普,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作为那个老百姓跟北大的医保专家,据我所知全国最有名的医保专家都在北大,所以你回头给我带一带,我们一起什么时候,再喊几个跟我一样的老百姓,我们一起聊聊。聊的过程当中我们把医保的政策科普出去,我就会把一些新冠的防治知识就科普出去。所以哪儿是科普?就是沟通,我觉得沟通非常重要,一定要沟通。你看好不好?回去讲一讲,北大的专家什么时候出来科普。

主持人:我来做现场的老百姓。那么好,刚才您说到的问题,真的联系到老百姓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每个家庭暴露出一些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因为疫情毕竟影响3-5个月的经济问题。

张文宏:这个问题我前两天跟非洲的对话,非洲专家跟我讲,他说非洲抗疫碰到很大的问题,我跟他讲中国是怎么怎么做的。他们马上告诉我,非洲做不到。怎么做不到呢?现在一停工,家里第二天就没吃的东西。

主持人:一天的钱就是一天的生活。

张文宏:所以你让我在家里待两个星期,想都不要想。这是非洲。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会碰到类似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我们要疫情在初步得到控制之后,大家尽快的复工。事实上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撑很久的,同样在生病的时候,整个社会的补偿机制也好,或者是医保的报销体系也好。这次你看新冠,我们为什么控制这么好,最重要的是医疗保障体系在里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整个社会如何建一个非常好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始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所以非洲没有中国好,中国有没有改进机会,新冠是很好,但是除了新冠之外还有很多的疾病。这个问题我知道北大一直在研究,所以什么时候北大把研究成果给我们科普科普,再促进一下中国整个医保政策的改进,我们都是非常期待的。把这个消息也带回去。

主持人:其实我们北大要看一个榜,就是复旦排行榜。现在网友还有一些互动,问中央空调能开吗?

张文宏:中央空调按照历史上的角度来讲,中央空调SARS的时候不要开,现在在疾病流行的区域,建议中央空调也是不要开的。但是SARS到现在为止,我们到目前没有非常充足的证据证明,我们现在的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空调的系统进行传播,但是这里有一个要求,我们新风系统空调系统,最好不是一个循环过多的一个体系。其实空调根据它的效率来讲,它可以控制的,如果新风系统打的高,你已经不太懂了,我已经感觉到,我是研究过的。是什么意思呢?你要送风进去,要更换气体的频次要增加,万一在这个环境里面有一个病人,通过循环造成的封闭的舱内,感染的几率非常低。所以现在飞机,从来没有飞机隔离,把全舱隔离,我们一般会隔离前后三排。什么意思呢?你可能会出现讲话,跟前后三排有干预。但是不太会对后排很远的地方进行隔离。

到目前为止已有的数据来讲,飞机里面肯定是空调系统,定期会换气的。但是我们空调也是换气,要求新风系统换气要加快。这是第一点。第二,所在的单位能不能耗电厉害一点,就是定期窗户要开。比如说我在用空调,用空调不能开窗户,但是我现在大家定期可以开开窗,自己创造一个新风系统,那么这个大楼的物业会不爽,因为他的大楼耗电量要增加,但是对我们自己定期开开窗再关闭,我个人非常反对很热很热的时候还要戴口罩,很热的时候最后口罩也戴不住了。那口罩与空调比起来,哪个风险更大呢?我宁可戴口罩开空调,如果让你选一样,一种是不开空调、不戴口罩,一种是戴口罩,开空调,顺便有时候开开窗。当然最好的办法不开空调,把所有的窗户打开,你还不觉得热。这是最高的境界。所以大家自己看着办,在现在中国疫情控制的如此之好的情况,你这样做,那样做,结果可能都差不多,我觉得做好个人防护,这是首当其冲,空调的位置放在第二位。

主持人:大家刚才说张教授说那个问题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呢,我刚才看到一个网友问张教授的黑眼圈少了。我不知道是想问您是怎么减少的还是怎么样。

张文宏:其实秘诀很简单,在做节目之前化妆师涂掉就没有了。

主持人:所以大家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化妆师。

如果觉得《张文宏阿里健康名医频道直播再曝金句:我宁可戴口罩开空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