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大礼包”来了:浙江明年起施行“三免三惠”健康行动

2022-12-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天目新闻 记者 梁婧娴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省医疗保障局正式印发《浙江省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实施方案》,并将于2022年起施行。

今天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全面启动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什么是“三免三惠”?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介绍,所谓“三免”,就是参保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具体而言,在体检基本项目上,将原先6类基本体检包统一为3类基本体检包,扩展优化了体检项目;在体检频次上,将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中小学生体检周期统一为每年一次,城镇重点人群的体检频次得以增加;在体检标准上,统一将农村老年人50元、一般人群30元的体检标准改为与城镇一样的90元标准。

每年为70周岁以上的本省户籍居民提供一次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服务,降低流感疾病负担和病死率。为50~74周岁的本省户籍居民提供5年一次结直肠癌筛查,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居民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为居民提供粪便潜血试验检测,根据筛查结果提供健康指导、动员结直肠镜检查、跟踪随访等服务;为65~74周岁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标人群提供5年一次免费肺功能检查,将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提供随访管理等服务。

“三惠”服务则包含惠享家庭医生贴心服务、惠享县域优质医疗服务、惠享数字化健康新服务。

一方面,让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重点人群惠享家庭医生贴心服务;结合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免费测血压血糖血脂,开展“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为有居家医疗服务需求且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人、康复期病人和老年患者等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乡村延伸。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心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培育50家县域医疗次中心,每个建制乡镇均建成一个急救站(点)。建立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组团式巡回医疗服务。

此外,通过推广便民惠民的数字化健康服务应用,向城乡居民开放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以老年慢病患者为重点实施“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的“健康宝”项目;依托未来社区(乡村)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落地运行各类数字健康服务应用,让城乡居民共享便捷可及、综合连续的智慧医疗和智慧健康管理。

为什么要实行“三免三惠”健康行动?

曹启峰表示,主要是基于“四个需要”。一是推动“农民健康工程”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需要。二是消除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差距、同质同标实施健康体检制度的需要。三是落实“早筛早诊早治”健康策略、全方位推进重点疾病防治健康行动的需要。四是满足城乡居民高频健康需求、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的需要。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明显提高,2015年至2020年,浙江老年常住居民数增加237万人,高血压增加246万人,糖尿病患者增加91万人,老年慢性病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实现到2025年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要降至8.5%以下的目标,就需要在县域医共体框架下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数字赋能于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以结直肠癌为例,这是近年来新发病例排名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约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而通过早筛查、早干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以从57%上升到超过90%。

浙江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实现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省域全覆盖的一个省份,今年是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高危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开展的第二年。绍兴市副市长胡敏介绍,绍兴已累计完成结直肠癌筛查39.65万例,完成结直肠镜检查25731例,检出结直肠癌303例,癌前病变2828例,良性病变10443例。通过关口前移,不仅及早救治了患者,还挽救了可能罹患大病、重病的数千个家庭。

而且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查显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例均费用为2.4万元,远低于癌症患者例均费用17.3万元。2020年该民生实事开展以来,绍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1千万元,预计可节省群众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5.66亿元。

医保和财政如何保驾护航?

“三免三惠”健康行动的施行离不开医保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保驾护航”,那么,浙江城乡居民医保情况如何?财政支持方面能否做到稳定可持续?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徐伟伟介绍,到今年三季度末,全省基本医保总参保人数为5622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2918万人,占全省参保人数的51.9%,全省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99.54%,基本实现了全民参保、全民享有基本医保。

近年来,各级医保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9年,浙江率先出台城乡居民门诊慢病保障制度,确定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基层门诊最低报销比例从40%提高到60%。

2020年,浙江率先建立“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全省11个市“一市一策”,西湖易联保、浙丽保、越惠保、惠衢保等产品逐渐深入人心。到今年10月,全省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投保人数达到2480.47万人,总保额为38.06亿元,享受待遇人次187.67万人,享受待遇人数为24.17万人,赔付资金16.82亿元,人均赔付6959.04元,为参保人员增加了一层厚实的医疗保障。

2021年,浙江把大病保险最低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对医疗救助对象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一半,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低于80%的提高到80%。

今年6月,浙江又出台了《关于将PET-CT检查费用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将省级公立医院PET/CT检查价格从6500元/次调整到5300元/次,进一步减轻肿瘤患者的就医负担。此外,浙江出台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并率先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支付,每年减轻群众负担11亿元左右;完善医疗救助托底机制,为困难群众提供资助参保、化解高额医疗费用。

下一步,医保部门在配合做好“三免三惠”健康行动的同时,将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保障制度体系,提升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浙江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广兵表示,“三免”项目将全部由财政资金足额保障,同时继续加强对“三惠”项目的资金保障。

事实上,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从2020年开始实施,省财政全额承担流感疫苗和注射器的购置经费(不含宁波),当年安排资金3200余万元。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从2020年开始实施,所需经费由省与市县财政共同承担,当年全省财政共安排经费3300余万元。

据介绍,今年浙江省财政安排16.76亿元公共卫生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明年还将新增安排1000余万元对完成高血压、糖尿病基线调查、监测评估的21个先行改革县给予激励奖补,支持各地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为了填补“基层洼地”,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今年省财政安排4.07亿元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山海”提升工程,安排6.06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运行保障,明年还将新增安排5000余万元对村卫生室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给予奖补。

“这次‘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前,我们对项目所需的资金进行了认真测算,从测算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资金量还是比较大的,每年各级财政将新增投入约11.2亿元。但是压力再大,事关群众福祉,财政也要保障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也将用之于民。”王广兵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果觉得《“健康大礼包”来了:浙江明年起施行“三免三惠”健康行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