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喝柑普 除了小青柑(还有哪些)

2022-12-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作为一个信奉“民以食为天”的民族,自古我们的先辈们在吃喝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就拿茶来说,不仅有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明清的泡茶,还有清饮和调饮、以及茶与其他食物相结合的品饮方式,或烹煮,或冲泡,究其宗旨,不过是为更好地品味茶之精华与魅力。

其中将茶与柑皮相结合进行品饮,就是一个奇妙之举。

众所周知,柑皮具有独特的清香果香,而茶叶干燥后张开的孔隙可吸附这种香气,并与茶之内质相互融合,果香茶味,给人以美妙的味蕾体验。

喝柑普,你还只知道小青柑?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新会柑普家族,小青柑的“兄弟姐妹”!

家族——新会柑:

柑普茶中常见的主要是产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新会柑。

新会柑又名茶枝柑,是广陈柑农在漫长种植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其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

地道新会柑浑身是宝,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柑饼或果汁,但皮比肉贵,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会陈皮的原料。其柑络、柑核均可入药。

新会柑之所以品质出色,与其原产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新会柑核心产地多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又正处于咸水与淡水的交界处,一直使用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质进行灌溉,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造就了这里柑果的出色品质。

小弟——柑青皮:

用于制作小青柑的柑青皮,是新会柑皮中较年轻的一个。通常是在柑果外果皮尚未泛红,尚未成熟时采摘生产加工的柑皮,这一时间段的柑果称作青柑。

柑皮表面呈青褐色至青黑色,皮面舒展,含有较多的凹型油室;内表面组织绵密,光滑,多呈雪白、浅黄白至红棕色。

青柑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芬芳,油酮类物质丰富,因此成品青皮含有丰富的挥发芳香物质,清新的果香馥郁沁脾,泡茶时也十分耐泡。

二姐——微红皮:

顾名思义,此时采摘的柑果表皮已开始微微泛红,但尚未完全达到成熟期,所以也叫二红皮、黄皮肤,其柑果被叫作二红柑。

微红皮表面呈褐淡黄色至棕黄褐,有较多大而凹型的油室,表皮较皱,质偏硬,皮略厚,味辛带苦略甜,即苦味中又带有香甜之味。

大姐——大红皮:

柑皮中,采摘果皮已基本呈红色,果实已基本成熟时的果子所生产加工的柑皮,被称作大红皮,或者红皮。这一时间段的柑果称为大红柑。

柑皮表面呈红棕色至红褐色,凹型油室大而饱满,发皱更加显著。内表面呈雪白、浅黄白至红棕色,海棉浮松状显著。柑皮整体上质软、皮薄,味辛带香甜,冲泡后味道柔和香甜。

大哥——陈皮:

从柑皮的储存时间来说,储存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储存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可称为陈皮。

陈皮以广东所产的为佳,为与其它省份的区别开,特称"广陈皮",多是产于广东新会的新会陈皮。采摘成熟新会柑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再经三年的储存陈化,能君能臣的陈皮,自古以来就在中药界吃得很开,江湖地位无可替代。

新会陈皮不仅可以入药,还常做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素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现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由此可见,根据柑果成熟度的不同,柑皮也有不同的外形和风味特点,将不同的新会柑皮与普洱茶相结合,自是各呈一番风味。

整体上说,小青柑的香气要更加馥郁清新,大红柑的口感更加香甜,二红柑居中!时值柑普上新季,想喝柑普的朋友不妨就根据自己的口感来选择吧!

如果觉得《喝柑普 除了小青柑(还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