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伏天终于熬过去了 初秋健体养生注意这几招(招招送健康)

2023-01-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处暑标志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天气逐渐转凉。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处暑养生不可少,小编教你几招,招招送健康,接招吧!再不着手养生,冬病就要缠身了。

秋季为何要养生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此时阳气渐收,阴气生长,因此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立秋后,掌握3大养生常识

一、秋季锻炼

——增强体质,增进机体抗寒能力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秋季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机体抗寒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灵活性,保持头脑清醒,精力旺盛。锻炼后胃液分泌加多,肠胃蠕动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

但是,无计划、无规律的锻炼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会因身体不适而生病。因此,秋季锻炼需注意以下几点:

1、健身项目:可根据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年青人,可以安排长跑等高冲击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冲击有氧运动;老年人可安排散步、瑜伽、太极拳等项目。

2、锻炼时间:年青人秋季锻炼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时间可以长一些,比如跑步,可以比夏季多10—15分钟。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由于工作忙就不健身了,要按秋季健身计划中规定的量来活动。

3、运动热身: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

4、注意补水:在运动之后要多喝开水,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以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二、少吃西瓜

——防止损伤脾胃阳气

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

Tips:同理,立秋之后,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呆着空调环境,一定要注意经常喝点姜汤,避免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虽然出了伏,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秋老虎”来势汹汹,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是“3”字头。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

猛于三伏的秋老虎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高温天气,一般因地域差异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不等。2017年三伏在8月20日结束,从21日开始就该提防秋老虎。

此时虽然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再加上秋天的水汽含量小,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往往会出现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

4个“当心”挡住秋老虎

一要当心外火

当气温达到30℃~34℃时,胃酸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

此时,应该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涂抹防晒霜。同时,保持室内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

二要当心内火

主要表现为:心悸、烦躁、失眠、反复口腔溃疡、口干等。可分别根据情况服用中成药治疗,多吃蔬菜水果,以泻热降火。

三要当心缺水

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高温天出汗多,更易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

为保证血液的稀释并有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既要适量,还要适时。饮水量以每天尿量不少于1000毫升为宜,可少量多次饮水。

四要当心热伤风

高温天气,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加之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如果过于贪凉,细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导致感冒。预防热伤风关键是避免受凉,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对着空调吹,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三、多吃芝麻、百合、梨

——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1、生津/润燥

虽然气温有所下降,没有完全转凉,但气候已逐渐转向干燥。因此,立秋后,得着手准备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尤其是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

2、养肺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主。

秋季养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动咳嗽,建议每天早晨起床后,去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几声,可以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其次,就是多吃润肺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食品。

3、养阴

养肺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

Tips: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4、食酸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5、秋冻

秋天刚至的时候,暑热未尽,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这时不宜立刻增加衣物。

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冬季。

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不能冻得打寒战,老人和孩子则要注意保暖。

6、贴膘

炎热的夏季,人们普遍胃口较差,立秋以后,天气虽热,但人们身上再无黏腻不适的感觉,于是想要吃点好的,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因此民间有“贴秋膘”一说。

贴秋膘最常吃的是炖肉。不过,一来现代人普遍饮食热量偏高,二来很多人本身体重就超标,所以贴秋膘一定要适度,不宜大吃大喝,特别是少食肥甘厚味。

7、忌悲

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了,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

同时,还应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如果觉得《伏天终于熬过去了 初秋健体养生注意这几招(招招送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