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里的阴阳学说(顺应天地的养生法)

2023-01-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时下最流行的预防医学,都是教人如何在没有生病的时候预防疾病发生。其实早在几千年前,老祖宗所流传下来的,也是现今被奉为中国医学圣经的《黄帝内经》中,就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生病的秘诀:养气补血,畅通经脉

中医理论认为「人」界乎天地之间,「人以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人是得天地之全气,草木则是得天地之偏气,说明人与植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中医相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本《黄帝内经》中并没有教人如何吃药治病,而是依据阴阳与五行的理论,教人如何生活,如:顺应四时节气、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保来养生。人只要顺应自然的春、夏、秋、冬四气,因天之序,就能养气补血,畅通经脉而不生病,这套理论不只养生,更包含了养心。

身心一体,体质与性格相关联

中医几千年来都认为身心是一体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体质与疾病倾向,同时也会培养出相应的人格特质与个性,以及面对事情的抉择与判断进而形塑出个别不同的命运。与其说中医学理论教人养生防病不如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根本。

什么是「阳」?什么是「阴」?

「阴」、「阳」两极讲起来好像有那么点说卦的味道,其实说穿了,「阴」与「阳」就是自然界两种对立物质的分类法。存在于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只要具有互相对立、互相依存,又可互相转化的特性,都可被分为「阴」与「阳」。

这个被称为「阴阳鱼」的太极图,含有代表阴阳学的意义,平常这张图是平面的两块黑白,组合成一个圆,其实它本身是个动态的组合,显示阴阳结构是一个运动状态中的动态平衡,当阴多的时候,阳就少,随着彼此之间力量关系的消长,随时都在变动。在某个契机下,阴会转为阳,阳会转为阴。

自然界里的一切皆可分为「阴」与「阳」

老子《道德经》:「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自然中统一的整体是道,世界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展现为阴、阳两气;阴、阳两气交流形成阴、阳、和三气:这三气再生万物,万物都是背向着阴而面向着阳由阴、阳而激荡出的和谐体。

一般来说,阳性的事物具有向阳、外向、明亮、上升、温热、永恒运动等特征:阴性的事物则有背光、内守、晦暗、下降、寒冷、相对静止等特征。

如果觉得《中医里的阴阳学说(顺应天地的养生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