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天气炎热干燥 佛山医生建议调整饮食起居(同时注意养肺)

2023-01-25 分类:养生资讯

时值处暑,虽然佛山白天依然持续高温天气,但不少市民发现,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晚上偶尔也感受到丝丝凉风。在这个夏末初秋时节,温度不低,空气却比较干燥。很多人都把这段时间称为“秋老虎”,可见,虽然节气入了秋,但天气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舒服。

进入秋季之后,白天明显由长变短,身体的养生也应跟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中医科医生提醒,初秋也是自然界和人体从阳盛转向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的阴阳代谢开始阳消阴长,因此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都应该顺应秋季的气候特征,以“养收”为主,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进入秋季,适宜早睡早起

“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是从节气上来说,现在已进入秋天。”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医院中医科主任李艳嫦表示,从门诊就诊患者来看,入秋后,与秋冬季节有关的疾病也有所增加,“就昨日一天,我们就接诊了好几个流鼻血的患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李艳嫦表示,“秋季养收”是指秋天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阳气容易受伤,所以秋天要固护自身阳气,使得精气内守。此外,进入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容易感受“燥邪”,伤及阴液,人会出现口鼻、皮肤干燥等情况,所以中医学又有“秋季养阴”一说。不管是“秋季养收”,还是“秋季养阴”,实际上都是一个能量蓄积的过程,以应对寒冬的到来。

进入秋季,起居作息需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此,李艳嫦建议,秋季在起居作息方面要特别注重,积极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早睡可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之太过。同时避免睡觉时受寒,添加被褥,适应节气的变化。

秋季养生还要防“秋老虎”。初秋时节暑热未尽,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等。此时更应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季容易感到疲乏。午睡是最好的解乏方式,可以保护心脏,提高机体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昼夜温差大,慎防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温变化大,人们容易生病。李艳嫦表示,感冒咳嗽是初秋时节最容易犯的一类疾病,由于大家已经适应了夏天的生活方式,短袖短裤,冷饮冰激凌。可是到了初秋时节,特别是处暑节气以后,昼夜温差加大,一旦衣着单薄就容易受寒,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这就是中医学讲的“形寒饮冷则伤肺”。因此秋天需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防寒保暖。

而过敏性鼻炎也最容易在换季时节复发,如早起出门上班遇到冷空气就会鼻塞、流涕、打喷嚏。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来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日子实在是很痛苦。这类人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头面部保暖,出门戴口罩、戴帽子。李艳嫦还建议,趁着天气还未正式转凉,患有过敏性鼻炎或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抓紧时间进行艾灸,提高抵抗力,缓解病情。

而对于干性皮肤的人群来说,秋季皮肤容易脱屑、没有光泽,皮肤毛孔增大,影响美观。还有的人不仅口鼻干燥,大便也干燥。为应对秋燥,李艳嫦建议这类人群皮肤抹点润肤霜,吃一些百合、梨、藕等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另外,血糖血压等方面均正常的市民还可以喝少量蜂蜜,缓解秋燥。

李艳嫦还表示,按照以往情况,立秋以后,门诊肾病患者将会有所增多。这是因为肾病患者对气温下降尤其敏感。中医讲“伤寒专打下虚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讲,因抵抗力下降,更易患流感。《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正气存内”就是强调要维护自身正气,提高免疫力,“避其毒气”就是尽量避免接触流感病毒。肾病患者秋季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秋冬进补”,注意因人而异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由于人体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常食冰凉之物,加之夏季暑湿困脾,脾胃功能减弱,进入秋季,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可以使身体储存更多的能量度过严冬。所以广东人也有“秋冬进补”的习俗,指的是人们此时开始进补一些高能量的食物。

哪些人适合进补?又应该如何进补?禅城区中心医院国医馆常务副主任黎家楼称,岭南地区不比北方,虽时至处暑,然暑热未退,再加上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初秋时期“进补”不能大补,而适宜“清补”。

“进补不一定要吃所谓的补品或大鱼大肉。”黎家楼说,进补要从健脾和胃祛湿出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常用药膳有南瓜小米粥等。对于消化不好、便秘燥热的人群来说,适合吃莲藕和马蹄。值得注意的是,莲藕如果用于煲汤,经过长时间烹煮,则会变成热性食品,初秋清补,建议莲藕切片清炒或剁成肉饼。而马蹄则可以用于煲汤,或剁成肉饼来食用。

进入初秋,还要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葱等。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患者,如果盲目进补,则可能加重原发病。有的人更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发生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黎家楼说,虽然这类人群看上去像是“营养过剩”不宜“进补”,但实际上,各人体质均有不同,这类人群有可能阴虚、气虚或肝火盛,适合在初秋天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

秋季养肺,大笑是良方

“秋冬进补”是养生,但更要注意养肺。“秋季养生,养肺为先”,一副好肺,能为身体供应充足的氧气,使生命动力更足,人体自愈力更强。黎家楼说,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先从侵肺开始。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是秋天,而一天中最佳养肺时间是早上7时~9时,此时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养肺时,最好让肺不要有“气”。人们常说“气得肺都炸了”,这说明肺不能承受生气,笑则是最廉价的养肺方法。大笑能够使肺扩张,增加肺内气体容量;人在大笑的时候还会不自觉地深呼吸,吸收更多氧气,对全身每个细胞尤其是肺功能的改善很有帮助。黎家楼说,笑得越畅快,增加肺容量越大越好,同时,大笑也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能够消除疲劳,解除抑郁,宽胸理气。

良好的体育锻炼也能养肺。黎家楼建议,市民可根据个人喜好不同,体质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游泳、散步、打太极拳、打门球、练气功等。

秋季养生膳食

北沙参炖老鸭

材料:北沙参15克,枸杞子30克,老鸭200克,姜2片,黄酒6克,精盐、高汤等适量。

做法:老鸭切块,汆水洗净血水,入盅内,洗净的中草药、姜片、黄酒、高汤注入盅内。

以食用保鲜纸包住,橡皮筋封口,水沸后入锅炖2.5小时后,加适量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北沙参性味甘凉,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老鸭营养丰富、滋味鲜美,其性凉,既有滋阴养胃之功,又能利水消肿。二者共煮能滋阴补津,治疗慢性咳嗽,解渴降肺热。

霸王花煲猪骨汤

材料:扇骨500克,霸王花3颗,红枣3颗,生姜1块。

做法:扇骨冲洗干净。霸王花用清水浸泡15分钟,冲洗干净。扇骨加生姜,凉水入锅,大火煮开约2分钟,边煮边撇去浮沫。焯水后的扇骨捞出,如果浮沫较多可用温水洗净。所有食材放入砂煲,加适量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约2小时,加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霸王花又名剑花,素有“霸气横生、暑气顿消”一说,夏秋两季常用它来煲汤消暑祛燥。霸王花干花除了可以清热润肺、滋补养颜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无花果雪梨猪肉汤

材料:猪瘦肉500克,无花果8个,雪梨4个。

做法:猪瘦肉洗净后,切成块。雪梨洗净,去核,每个切成4大块。无花果也清洗干净。

将三者一起放入砂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煲上2小时,出锅时可放入适量盐或冰糖调味。不喜欢吃肉的人,可以选择不放肉,或者将肉换成银耳。

功效:雪梨有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无花果能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润肺,猪瘦肉也能滋阴清热。经常吃辣椒的人,不妨多煲此汤,缓解辣味对肺脏的损害。

麦冬玉米粥

材料:麦冬15克、玉米100克。

做法:加水煮粥、煮至粥烂。

功效:清心养胃,除烦热。

玉竹银耳汤

材料:鲜玉竹10克,干银耳10克。做法:鲜玉竹洗净切片,银耳泡发洗净,加水适量,炖两小时即可。可加冰糖适量。

功效:滋阴清热。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曾雪莹 通讯员李学燕、陈琳、戎耀

编辑丨俞嘉丽

如果觉得《天气炎热干燥 佛山医生建议调整饮食起居(同时注意养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