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紫砂壶保养小技巧(手把手教你养出一把好壶)

2023-0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各位茶友大家好,这里是茶在端。

作为泡茶的器具,紫砂壶拥有许多其他材质的茶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紫砂壶保味功能好,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使用久了壶身会越加光润。

而且紫砂壶的耐热性好,寒冬腊月不会突然炸裂,使用时也不会轻易烫手。

正因为紫砂壶有如此多的优秀特质,才使它显得更加珍贵。

那么,如何才能让心爱的紫砂壶在我们手里不失“光泽”、不减“价值”呢?

今天,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到底该如何保养紫砂壶。

一、紫砂壶的原料和壶型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紫砂泥,紫砂壶泥分为四种:紫泥、本山绿泥、红泥和段泥(又称团泥)。

紫砂壶造型从自然到人文,出现过的款式不下千种。

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

历代紫砂艺人通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了不同的紫砂壶型。

紫砂壶按工艺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

二、紫砂壶应该如何保养

用紫砂壶泡茶、喝茶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雅事,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与生活享受。

养壶是从紫砂壶泡茶衍生出来的一种技巧,如今俨然成为一门种艺术。

正确的养壶方式,分为内养和外养。

1、外养

外养,顾名思义,由内而外泡养,日常冲泡时浇淋茶汤于壶上。

(1)闲置时

错误方式:把紫砂壶常浸在水中,或者是在闲置时也把紫砂壶注满水。

正确方式: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使用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

(2)使用时

错误方式:用杯中残留的茶汤浇淋壶身。

正确方式:平常喝茶时,可用平时洗茶的茶汤浇淋,或以养壶笔沾茶汤均匀涂抹。

尤其是茶汤浇淋不到的角落,养壶笔就可派上用场。

(3)冲泡结束后

错误方式:不清洗,保留茶渣和茶汤,直接放在一边。

正确方式:每次冲泡结束,需用煮开的清水浇淋壶身,再以壶巾擦拭,避免部分茶汤残留形成茶垢或是“和尚光”(紫砂壶油腻遍布,斑斑驳驳,油光闪烁)。

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

外养的好处,立竿见影,速度快,包浆(专指器物表面的一层光泽)油润。

若是优秀的本山矿料,一般外养不到半月即可见效。

如果是颜色较浅的段泥壶,用来冲泡茶汤色泽比较深的发酵菜则不推荐采用外养的方式,不是特别勤快的朋友容易把壶养花,使得包浆不均匀。

2、内养

内养,顾名思义,是指不浇淋茶汤于外,纯粹日常泡养过程。

也就是不为养而养,大有无为而治的风范。

(1)闲置时

错误方式:把紫砂壶放到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进行“包浆”。

放置在多油烟、多灰尘的地方不仅不会使紫砂壶包浆,反而会使壶表面附上一层油脂,既不卫生,又影响壶本身的光泽。

正确方式:把紫砂壶放置在干净、无尘、无油烟的地方,尽量保持壶身清洁。

(2)使用时

错误方式:手部带妆使用紫砂壶,或者是带着油污直接接触紫砂壶。

紫砂壶容易吸附油烟,如果手上有油污或擦了护肤品,没有清洗干净就去触摸壶身,就会把油光和护肤品沾染到壶身。

正确方式:每次使用紫砂壶之前应先清洁双手,避免把污渍带到壶身上。

(3)使用结束后:

错误方式: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药剂润洗紫砂壶。

使用洗洁精会把紫砂壶的茶味洗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正确方式:简单用清水清洗壶身即可,再用茶巾仔细擦拭。

内养的紫砂壶包浆自然,变化过程虽不及外养立竿见影,却有外养所不及的优雅与温润。

清人吴梅鼎形容内养的紫砂壶为“如铁如石,胡玉胡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中庸致和之美。

内养也应该以茶巾擦拭,使得由内而外浸润到壶表的茶油更加均匀和润泽。

茶巾略带水分即可,太干或太湿都不合适。

此外,内养也不可将茶渣或茶汤残留于壶内养壶,尤其不要过夜,容易滋生细菌。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

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紫砂壶是有灵性的,“养壶”的过程中,壶吸收了主人的情感和灵性。

因此,不同的人养出来的壶是不一样的,其中除了方法的不同,还有投射在壶身上的情感是独一无二的。

正所谓千人千壶,不同的人泡养的紫砂壶会焕发不同的光彩。

紫砂壶虽好,但茶友们在选用紫砂壶的时候要量力而行。

希望大家对于紫砂壶可以理性看待、理性购买。

用心感受紫砂壶的泡茶之乐就好,没必要非得为紫砂壶而“一掷千金”。

如果觉得《紫砂壶保养小技巧(手把手教你养出一把好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