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上海电视节|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同心奔小康(书写新时代)

2023-05-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2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受疫情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已经成为广电行业最为艰难的一年。 有关调查报告显示,疫情对广电行业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经营冲击巨大,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经济减速,全年经营创收形势严峻,有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有7成以上的广电媒体收入降幅超过40%,有两成的广电媒体几乎颗粒无收,预计2020年全年将近有70%的广电媒体收入降幅超过20%,80%以上的广电煤收支缺口超过20%。”在8月3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同心奔小康 记录新时代”上,北京广播电视台台长于俊生说到这样一组严峻的数据。

开幕论坛现场展示电视行业逆势攀登的决心与会的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正文、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于秀芬对“最艰难的一年”这一表述也表示赞同。“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传统广播电视越来越压力山大,普遍陷入经营困局,传统电视广告收入连续5年负增长,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和传统媒体转型的压力叠加,使其生存空间受到更大挤压。”龚正文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又纠缠不去,带来的危机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考验着我们广电人的技术实力和应变能力。”于秀芬这样说道。

但同时,于秀芬也表示,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作为首个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的电视节,与大家重逢,无疑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本届电视节将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展示电视行业逆势攀登的决心,彰显我们中国电视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共同唱响后疫情时代主旋律的最强音。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宋炯明则表示: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坚持开启本年度上海影视双节,这需要勇气和魄力,更彰显了中国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信心和实力。

宋炯明将这半年多来广电人的工作总结为“疫情之下危中寻机的探索和实践”。“面对危机,我们能否冲锋在前,勇担责任,放大主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心系人民因时而变,提升主流广电的节目创新能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保持定力,修炼内功,壮大具有核心价值的头部内容生产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胸怀大局,目光长远,把准时代的脉搏,自觉提高把握新机遇的战略判断力,把媒体融合推向纵深发展?”这一连串掷地有声的问题,对广电人提出了极高的专业与格局的要求。

在本次疫情中,上海广播电视台的防疫抗疫新闻报道中凸显专业优势。“全国第一家报道疫情的媒体”,“全国首批向武汉派出报道组的媒体”,“防疫抗疫新闻播出版面最长、播出频次最高的省级卫视”。 同时在新媒体传播方面,疫情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疫情最高峰时,全平台生产相关短视频3000多条,全网流量突破440亿。 由于电视新闻与全网传播的联动,在抗疫关键时期,东方卫视凭借30亿全网浏览量,成为省级卫视涨粉速度第一平台,位居全国省级广电媒体第一阵营。 “对新闻立台理念的长期坚守,确保了上海台在危机时刻冲锋在前,不失声,不跟风,不盲动,在复杂的舆论场有力担当起公众安全的守望者和防疫抗疫信息权威发布的角色。”宋炯明说道。

同时,作为上海的主流媒体,上海广播电视台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色,以受众需求为先。比如,针对学生无法回到课堂上课的问题,上海广电调动丰富的频道资源,为青少年打造专属特色栏目,“在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台为全市中小学12个年级,共143.5万学生,开通12个直播频道及重点课程点播专区,最大限度满足全市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我台旗下多个终端大屏,观看空中课堂直播的学生数量占到总数的93%。”针对民众长期宅家缺乏文娱活动的问题,上海台加速推动电视节目的创新制作,从地面频道到上星卫视,一批“云制作”模式的新型节目快速登陆荧屏,为电视机前的观众疏导心情,传递快乐。 针对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社会对刺激经济全面复苏的需求,上海台着力探索电视直播带货。东方卫视通过淘宝直播、苏宁直播、抖音快手等渠道的建立,成为省级卫视中带货直播间推进最快的平台之一。

第一季度,上海广播电视台成为晚间收视份额最高的平台,旗下各频道在上海地区的全天和黄金时段收视率较去年同期均有上涨,其中东方卫视涨幅达到100%。而整个上海东方卫视在实现省级卫视收视保二争一的同时,全天收视增幅78.4%,黄金时段收视增幅119.6%,拿下省级卫视增速第一。 此次疫情期间电视平台的强势回归,充分证明“内容为王”依然不过时。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在主流专业媒体遭遇互联网异军突起的新对手之时,我们一度产生过自我怀疑。但通过抗击疫情这一仗,作为主流专业媒体的我们,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清晰的主流价值观,更严密的组织架构,更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更权威的媒体调查权,更训练有素的新闻专业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专业追求,坚守社会责任,危机时刻也就必然成为我们展现实力的时刻。当然前提是,我们是否始终拥有这份专业追求和社会责任,我们是否始终在坚持。”宋炯明这样说道。

“内容为王,技术为先”

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龚正文认为,“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今年以来,湖南广电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局,以深度融合的结构之力,改革布局的驱动之力,探索另辟蹊径,柳暗花明的新赛道,寻找战胜困难,化为危机的新路径。今年,湖南广播电视台也创下了疫情宣传工作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调整争议节目编排,第一个在黄金时段开辟疫情防控新闻专栏,第一个创制公益宣传片和主题MV,第一个举办抗疫主题晚会。”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台长龚政文介绍说,在疫情期间,湖南卫视还率先推出云录制的全新制作模式,响应精准扶贫的小年晚会,以及以抗疫为主题的元宵一家亲晚会,可谓“天天云事件”。据悉,今年上半年湖南广电营收过百亿,湖南卫视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广告创收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0.4亿~11.4亿,同比增长29.42%~41.86%。

“当前媒体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影响力和价值的竞争,价值支撑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竞争力。”于俊生表示,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与首都地位相匹配,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移动传播时代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他提出四个方面的价值内涵:第一,要有“首战”意识的决心和担当,赢得战争的关键点在于首战制胜,首战制胜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用我必胜的“尖刀部队”,在各种重大宣传报道面前挺身而出。第二,要有“首席”风范的品质与魅力。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北京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示范作用,以“首席”的风范充分展示独特魅力,大力弘扬传播正能量。 第三要有“首善”标准的追求与坚持。要求各方面工作要争创一流,力求做到最好最优。 第四要有“首创”精神的意志与勇气,创作精品是媒体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身处全国文化中心高地,北京广播电视台深耕守正创新,发扬敢于向前,敢于突破,敢于超越的首创精神。

于俊生认为,本次疫情大考让大家见识到融媒体的巨大威力,“加快媒体融合,攸关广电媒体的生死存亡。这一仗我们不能输,只能赢。”媒体融合是思想意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平台渠道、管理机制全面改革和重塑,必须建设一个全新的融媒体生态系统。“为此我们将举全台之力整合社会之力,借助政府之力,扎实构建一体化采编播生产体系,进一步明确北京时间客户端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体现首都战略的新媒体平台。”于俊生说道。

“盘活存量的融媒体模式,成为传统广电实现转型的重要探索路径。”宋炯明与于俊生“英雄所见略同”。“上海广电将借助5G技术发展提供的机遇,借助上海新经济的发展势能,以倡导品质生活为主打概念,全面整合我台和东方明珠上市公司的内容生产渠道、终端用户数据,充分发挥我台丰富的都市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提供跨平台跨终端的内容服务,打造一个重点面向都市成熟人群的流媒体平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总经理,央视副总编辑彭健明则提出了“内容为王,技术为先”的思路。以央视在融媒体上的探索为例,“今年上半年央视新闻客户端在经营创收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一个客户端在半年内,就给我们创造了近三个亿的价值。”而央视在疫情期间,推出的直播带货特别节目,也都受到了企业和市场的认可。

腾讯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从网络视频平台的角度,为本次论坛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他说道,去年在线视频行业的收入规模已经超千亿,截止到2020年的3月,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8.5个亿,比2018年增加了1.26亿。 “用户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用户渗透率在不断增强。现在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元素,而视频平台则越来越成为一个为大众提供文娱消费,丰富文娱生活,共享精神内容的重要载体。”

孙忠怀指出,当前视频平台走到了内容转型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期。“一方面我们要对好内容持续投入和深耕,虽然目前视频行业依然持续亏损,但我们腾讯视频坚持长期稳定地对内容进行投入,坚持用匠心去传递情感,为观众带来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认为衡量一部作品优质与否,除了市场价值之外,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更是重要的因素。我们也更加关注精品内容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将持续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同时,孙忠怀也提到腾讯视频在文化出海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例如腾讯视频自制精品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不仅登陆了韩国、日本等付费电视台,全球多家航空公司,更是借助腾讯视频的海外平台WeTV的播出,让海外观众感受到了中国纪录片的顶级制作水准和中国历史文化。“视频行业是一门长线生意,需要以可持续运营的目标谋求长远发展。腾讯视频希望和大家一起以长期价值为考量,动态地衡量投入产出的情况,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投入,探索更多元化的变现模式。”同时,孙忠怀也提出了作为从业者的期望:“希望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大前提下,能够得到各主管部门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我们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媒介的迭代势不可挡,作为渠道和终端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终有一天将迁移和进化。“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历史和久远的未来,当我们把媒体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就能获得一种植根时代厚土的自信,就能获得一种我辈不孤的激励。在危机中遇新,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新时代主流广电的光荣与梦想。”宋炯明这样说道。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如果觉得《上海电视节|中国电视产业高峰论坛:同心奔小康(书写新时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