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惊蛰做好几件事(增强身体免疫力)

2023-05-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3月5日到了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惊蛰,标志着仲春的开始。“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之后,春意盎然,一声声春雷惊醒冬眠蛰伏在地里的昆虫动物,故称之为“惊蛰”。那么,在惊蛰节气,我们日常生活饮食有哪方面需要注意的呢?

惊蛰,气温起伏最为明显的时节之一

从广州来看,常年惊蛰节气开始气温明显上升,比雨水节气平均气温上升2.2℃,达17.7℃,最高气温大多超过20℃,节气平均最高气温达21.6℃。自古有“春雷惊百虫”之说,但其实惊醒小动物的并不是雷声,而是逐渐回暖的气温。“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春雨过后,气温降低,早晚露水严重,会冻死一些虫子。

一、惊蛰穿衣,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气温还是乍暖还寒时候,气候还是干燥多风,此时还是要以“捂”为主,不要一下子脱衣太多,应“上厚下薄”,以免着凉引起感冒,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最好等到春分过后再开始更换春装比较适宜。

二、惊蛰饮食,防春燥宜养肝

季节转换,饮食搭配也应跟着做相应的变动,由内到外调整成最佳的精神状态。春季养生要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少酸多甘,避免油腻,同时多补充水分,多吃水分含量高、下火的食物,防止“春燥”的发生。春季人的精神焕发,肝火也比较旺,容易伤脾胃,中医很早就有“春宜养肝”的说法,饮食方面也应养肝为主。

1.梨

早春季节气候相对干燥,气温迅速回升,人容易口干舌燥,嗓子干痒咳嗽,“春燥”情况明显。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春天吃梨可以将梨熬成糖水,或者蒸熟了吃,这样既滋润又养胃。

2.花茶

三月里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桃花、茶花、杏花等春花争妍斗艳,春色满园。花茶温和不刺激,味道芳香,不但应景,更有助于散发体内冬季留在体内的寒邪,让人放松身心,消除春困带来的乏力感。

3.韭菜

韭菜被称为“春季第一鲜”,春天的韭菜鲜嫩肥美,辛香鲜美,富含粗纤维,具有温中下气、活化血瘀,行经通脉的功效,所含的硫化物还能杀菌消炎,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4.银耳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誉,银耳性温和,有益气的作用,适合肠胃不好的人食用。搭配金桔,消食通便又养颜,比燕窝养人,孩子多喝能消食开胃,清热祛内火。女人喝了养颜美容、排毒通便、抗氧化,皮肤变得更水嫩光滑。

5.山药

春天是天干物燥的季节,小孩非常容易的上火,可以尝试给小孩做山药膳食。山药具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惊蛰前后多食用山药,有助于在温度、湿度快速变化季节转换时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6.猪肝

春宜养肝。猪肝,养肝明目,补气健脾富含维生素A和铁、锌、铜等为微量元素,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补充人体营养所需,可制作枸杞猪肝汤、猪肝菠菜汤、韭菜炒猪肝等菜品食用更佳。

三、惊蛰养生,熏蒸艾灸两相宜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之季,但又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之时,因此,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诸如流感、流脑、带状疱疹、肝炎、出血热等疾病。所以,惊蛰养生很有必要。

1.熏蒸

春天阴雨绵绵,气温起伏大,寒湿气易入人体,造成身体寒湿气重,引发身体疾病。中医医治寒症的基本原理就是“寒而热之”,依据这一原理,蒸妙熏蒸仪,可谓寒湿体质者的自疗救星。熏蒸蒸汽从脚底涌泉穴和臀部会阴穴向上冲击,在腿部和腰臀部形成热力双循环,强力驱逐寒湿气,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体内脂肪燃烧,导致体内深层出汗。坚持使用,寒湿自除,体内毒素、垃圾自然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病毒。

2.艾灸

艾灸具有温阳、祛湿、养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帮助你祛湿,而且缓解疲劳症状。艾灸可选用小腿的足三里穴,腹部的神阙、中脘、关元,以及腰部的肾腧、命门等穴位。

3.按摩

按摩涌泉穴可养肝补肾、祛火调血压、调理失眠的功效。方法: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再用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心,右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

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的说法,惊蛰虽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但在气候上还属于冬天的“尾巴”,在注意保暖的同时,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少酸多甘、忌油炸酸辣。生活工作中不要过度劳累,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好养肝,保持心情愉悦,切忌大动肝火。另外,保持适当的在户外锻炼,健健康康地度过春天。

如果觉得《惊蛰做好几件事(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