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立冬养生全攻略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立冬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立,在古汉语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立冬,就表示立冬是表示冬天来临了,谷物经过秋天收晒后,储藏入库,动物也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冬适当吃点冷食好

1、天冷别光顾着吃“热乎”

冬天外界气候虽冷,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可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很多人的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产生胃肺火盛,甚至由此导致上呼吸道或胃肠疾患。

因此要想消除冬天的“上火”现象,肠胃健康者不妨适当地吃些性冷食物和凉菜,喝些凉开水。冬天如能经常饮用凉开水,则有预防感冒、咽喉炎之功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死。

2、冬季也要吃冷食?

对于冬季长胖的人来说,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由于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减少,因此易发胖。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适当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由于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因此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有助于“抗寒”。

冬天家里要多多开窗通风

1、早晚开窗20分钟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每天早晨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关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

2、保证充足睡眠

冬天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应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

立冬时节防感冒

1、提高免疫力

预防感冒,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及时增加衣物、被褥。此外,每日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2、保持空气清新

经常在室内活动的人群要注意使室内阳光直射,空气流通,保持适当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要经常开窗通风。此外,还要适当多饮水,增强肌体代谢。

3、避开感染源

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对于没有自我防范能力的小孩子,大人要格外当心,平时要让孩子多喝热水,天冷外出时,要给孩子戴上帽子和口罩。

4、注意卫生

手与手接触是感冒传染的重要途径。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2小时。因此,要经常用肥皂洗手,洗手前不要用手摸鼻子和眼睛。

气候干燥 如何护肤?

在冬季,最大的特点是寒冷和干燥。冬季的寒冷和干燥可以使人的皮肤干裂,出血,从而使皮肤,这一抵挡病菌进入人体的屏障在敌人的进攻前变得很脆弱。因此在冬季深度且长效的保湿是必不可少的。

洗澡时水温不易太高,以免洗去肌肤内过多的油脂,再配合滋润型的沐浴液清洁身体,浴后趁肌肤微湿,饱含水分时,搽上浓稠度较高的身体护肤乳。平时再多吃些梨,银耳等润燥类的食物,从内到外的滋养肌肤。

冬季防晒仍不容忽视。在冬季对紫外线的防御仍不可懈怠。这个时候的UVB紫外线虽不如盛夏来的猛烈,但UVA紫外线却和全年任何时间强度大致相同,而UVA不仅会增加皮肤黑色素,使肤色变深,更能深入肌肤,令肌肤衰老。

多多活动促进热量产生

活动手脚多慢跑

手脚是人体的脉稍,适当的加温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不过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如果觉得《立冬养生全攻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