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血脂偏高的人 饮食别大意(医生:少碰4种调味料 有助血管健康)

2023-05-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近两年, 养生保健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也开始寻求强身健体类养生方法。

“千防万防,百密一疏”,仍有疾病寻隙而来。“三高”疾病如附骨之疽,成为悬在人们头顶的一把“利剑”,让人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高血脂是三高疾病典型代表,此类病症属于慢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在日常饮食生活中,一旦存在饮食不当,生活方式不规律等细节性问题,血脂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负担。

【案例解析】

玲玲,今年26岁,如今在济南定居。近两年,跳槽去一家私营公司,每月薪水还算可以,支撑其生活花销同时,还有不少富余。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梦想总是不尽人意,就职公司与家相距太远,通勤时间过长。玲玲选择在公司随便对付一顿午餐,预留出午休时间,为下午工作保存精力。点外卖,就成为不二选择。不到三个月时间,她几乎将周边外卖都点了一遍。

近期,玲玲发觉身体略有不适感,经常感到疲惫乏力、胸闷气短,有时还会手脚发麻,但她对此并未在意,以为是经常晚睡早起缘故,于是对睡眠时间进行调整。但事态并未好转,其不适感越来越严重,发觉事情严重性,玲玲立马请假去往医院检查。

体检报告让玲玲大吃一惊,她被确诊为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指标几近爆表。自己正值青春年华,怎么会突然患上“老年病”?玲玲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医生询问玲玲日常生活以后,得出结论:长期点外卖,是其罹患高血脂症“罪魁祸首”:外卖食物大多高油脂,高盐,高糖,长期食用此类油腻食物,不仅营养不良,还会血脂升高。

医生叮嘱玲玲,一定要按时服药,减少外卖频率,饮食清淡为主。

玲玲自身经历,给部分上班族敲响警钟。此外,医生提醒,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减少点外卖频率,自己做饭也要注意4类调味料使用量,否则有引发高血脂风险。

血脂偏高人群,少碰4种调味料,血管更健康

1、酱油

如今市面上酱油种类繁多,常见有生抽、老抽、味极鲜、鱼露等,都是厨房常见调味料。提鲜增色,清炒凉拌,食物卤煮等均有其身影。部分重口味人群,对酱油豆豉味道情有独钟,日常烹饪中,往往会添加大量酱油,来提升风味。

此类行为有诱发高血脂风险,原因在于:酱油中含有大量盐分,食物烹饪过程中若添加过多酱油,大量钠离子进入人体,造成水钠储留,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壁变狭窄,血液流通不畅,堵塞形成栓塞,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影响身体健康。

2、芝麻酱

芝麻酱,北方朋友俗称“麻汁”,是涮火锅、麻辣烫、凉拌菜等必不可少调味品。部分北方朋友调侃称,蘸芝麻酱就是火锅灵魂,吃火锅不蘸酱,比自拍无美颜、泡面没调料包更让人绝望。

但遗憾的是,芝麻酱属于高热量食品:其主要原料为芝麻,一种自带高油脂食物,制作过程中少不了食品添加剂、盐、糖、油脂等参与,热量更是超标。血脂偏高人群,若长期过量摄入芝麻酱,会导致脂肪堆积无法代谢,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病情。

3、食用油

提到食用油,大家可能会说,谁家炒菜不放油?而且炒菜也不会整桶倒,怎么会诱发高血脂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及,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能超过25-30克。但实际上,部分家庭日常炒菜用油量已经严重超标,如果发现自家菜汤中泛起大量油光(星星点点类除外),或存在用油超标问题。

血脂偏高人群,体内脂肪含量本就高于正常人群,因此日常烹饪,应该尽量少放油,或选择油脂或脂质偏低类橄榄油代替。

4、白糖

白糖提味,因人而异。部分“嗜甜如命”人群,做饭时会选择加入白糖提鲜。

科学研究表明,糖分进入人体,会转化为糖原。糖原归宿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转化为能量,供人体代谢使用;另一种则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人体。一旦白糖食用过量,脂肪转化率大幅增加,血脂指标上涨,影响心血管健康。

结语:部分人会觉得,血脂升高是一件小事,无需在意。实际上,此类疾病会引发心肌梗死、脑溢血等心血管疾病。一旦查出高血脂,请谨遵医嘱,调控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负责。#健康有知识#

如果觉得《血脂偏高的人 饮食别大意(医生:少碰4种调味料 有助血管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