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东莞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5年内校园中医药科普率超98%)

2023-05-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日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印发《东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是东莞着力将中医药文化宣教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营造“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浓厚文化氛围的最新举措。

依据《方案》给出的时间表和任务表:到2025年,东莞将申报2个以上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5个以上市级中医药宣教科普实践基地,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联盟体系。打造9所以上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小学校,中小学校园中医药科普率达到98%以上。

其中,2021-2022年是试点阶段,主要是编纂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传资料,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联盟,建设中医药文化校园宣教队伍。首批遴选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莞城中心小学分校和东城街道第八小学等三个单位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并建设为市级中医药宣教科普实践基地。

2022-2024年是全面推广阶段。2022年秋季起将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进一步推进市级中医药宣教科普实践基地建设。丰富和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形式,适时组织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的全市性竞技、表演和宣讲活动。

2024-2025年是成果巩固阶段。逐步形成“小学中低年级讲故事、小学中高年级读经典、初中生打基础和高中生重实践”的宣教科普体系,打造9所以上在本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对东莞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总结和提升,助力我省创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东莞专门成立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向阳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科长关丽珊兼任,负责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日常工作。

关丽珊介绍,在编纂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传资料上,东莞将组织专家编写《南方有嘉木:南方草木状新编》《趣味中医启蒙绘本》和《悬壶莞邑节气手账》等简单易懂的中小学生中医药读本,遴选一批中医药经典文献,与中小学课程相融合,以中医药人物故事、采药种植、自我保健、科学实验、科学健身等多种形式,构建学生能听懂、有特色、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体系。

同时,以东莞各类中医药资源为依托,以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历史遗迹遗址、学校、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等企业)、中医药养生体验馆、传统太极拳馆(武馆)和健身气功站(点)等为载体,在具备成熟完善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和能力、具有中医药文化显著特色、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相关机构,开展基地建设。

由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市科协联合建立市级基地,负责紧密围绕中医药文化主题和特色开展全市的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工作,并统筹、指导和帮扶各镇街(园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开展宣传工作。各镇街(园区)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镇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基地,负责辖区内中小学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工作。

建立起“1+1+N”的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校园宣教科普队伍。每所中小学由1名分管宣教的副校长、1名兼职卫生健康的副校长和N名中医药文化宣传员、中医活动顾问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本校的中医药文化宣教科普队伍,并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分工,定期开展工作。

鼓励各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药种植园,创建中医药展区,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定期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中医药知识讲座,甚至面向学校师生开展中药DIY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相关的中草药制作简单的功能性用品,如防蚊的香囊、蚊虫修复膏等。

“通过中医药进校园,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医文化中蕴含的整体观念、系统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开展中医药种植、展区展览、保健活动、体验活动等较为突出的中小学校,着力打造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小学校。”关丽珊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

如果觉得《东莞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5年内校园中医药科普率超98%)》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