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如何给城市健康的空间)

2023-05-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4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字数统计:3312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6分钟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1]。基于后疫情时代的持续性,我们不得不重视城市公园发展下的公共健康问题。美国作为城市公园运动的开端国家,自19世纪便开始探索既缓解人们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又满足城市居民游乐休憩康体需求的公共空间,回首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发展进程,希望对矫正当今过分商业化、忽视公共健康的城市建设有所启示。

1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

1.1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发展历程

18世纪未19世纪初,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促使机器取代了人工,手工作坊也逐渐被不同规模的工厂流水线替代。工厂的大批量建成导致手工业者失业,只能去大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与此同时,医疗水平随着工业革命而提升,死亡率下降,人口生育率又随之升高,都促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张。

城市扩张无法避免地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因素,城市规划师开始将商业利益、经济价值放在了首位,城市布局开始大量地运用方格网形式,在获取大量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式的空间让城市逐渐失去风格。当时的活动空间集中在广场、市场、庄园,可这些公共空间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群的,也不是能完全缓解人们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场所。所以,“急需一个逃离拥挤的居住空间,逃离工业化带来的压力的较为宽阔的活动场地”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大需求空缺。

1858年,奥姆斯特德和沃里斯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绿箭”方案掀起了全国性的城市公园设计与建设运动。美国城市公园运动使得普通人有了可以使用的公园场所,使人们开始对城市公园以及自然景观充满了向往。

1.2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代表作

1.2.1 奥本山公墓。

1831年在麻萨诸塞州的园艺协会上,建成了第一座“乡村主题”的花园式墓地园——奥本山公墓。这个公墓园中营造了充满乡村气息的风景。早在建园之初,当时的主管部门(美国内政部)就提出了希望建设一个“既能安葬死者,又能为活着的人提供休憩场所”的设计理念[2]。因此美国第一座墓园公园奥本山公墓诞生了。随着它的成功,更多同类型的公墓公园不断涌现,美国郊区外的公墓公园成功地为自然式风景园林奠定了实践基础。

1.2.2 纽约中央公园。

1858年3月,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小组所提交的纽约中央公园“绿箭”方案(图3)在设计竞标中名列第一。

在设计过程中,奥姆斯特德深刻地认识到在工业迅速发展下的城市化建设中,城市居民游乐休憩的需求无法满足。于是他提出“在因为拥挤燥热而坠落的城市气氛中,为中下层居民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建立一系列的绿地和公共公园”。他的设计将交通系统、原有地形地貌、游览路线、水体、绿化、道路、建筑等综合考虑整合在一起,为纽约市民建立了一处环境优美且充满自然气氛的公共空间。

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很好地借鉴了英国公园的设计理念。他们针对当时纽约单调、拥挤、恶劣的环境与高速运转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绿化计划”,即中央公园应该代表“渴望传递民主思想”进入林木和泥土之中的设计理念[4]。设计出了面对城市发展新形势下的田园式开放空间,为周围居民提供了愉悦放松的公共空间,为城市中居住的各个阶层的市民都提供了适宜的休闲空间。

而纽约中央公园诞生最重要的影响是它促使纽约人的生态观发生了转变,只有园林与城市平衡发展,才能促进整体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健康。

1.2.3 波斯顿“绿宝石项链”公园系统。

波斯顿的“绿宝石项链”公园方案,也是奥姆斯特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由9个部分组成:波斯顿公地、公共花园、马省林荫道、滨河绿带、后湾沼泽地、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牙买加公园、阿诺德植物园、布鲁克希望公园,全长绵延大约16km。

波士顿公园体系在今日的景观设计中依旧起着至关重要的启示作用,具体体现在: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在保证经济价值的同时,体现延续性原则;综合利用周边可以利用的土地或将其合理改造;要勇于抛弃象征性意义的景观,为人而设计,以周围居民、穷苦大众为服务对象,解决真正的功能需求;其次,在规划公园整体绿地系统时,应合理处理公园与周围道路的关系。

2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与公共健康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由各层人民的生活需求与公共健康所引发。而在城市公园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园又反作用于公共健康,二者呈现出了相互促进的趋势。具体体现在城市公园促进公共健康的同时,公共健康也推动了城市公园系统的完善。

2.1 城市公园促进公共健康

在封闭的生活社交空间和繁重的社会压力下,不只人们的生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样人们开始变得易产生焦虑、恐慌情绪,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城市中的公园空间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康体的功能,还提供了社交场所,起到改善人们心理健康的作用。城市公园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可以归纳如下:

(1)城市公园为人们生理健康提供保障,可以降低极端天气以及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绿色植被可以减少城市中的眩光,促进眼部健康,还可为城市生产提供O2,减少空气污染物、颗粒物,同时减弱噪音,保护人们的听力。

(2)城市公园可以缓解心理疾病,园林植物可以通过蒸发降温来提高湿润度和舒适度,通过挥发性芳香植物来降低使用者心率,进行植物疗愈。

(3)城市公园可以降低传染性疾病传播速率,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如空气、水体、土壤等媒介进行传播,公园绿地有净化空气、减少飞沫传播、改善水体和土壤的功能。

2.2 公共健康推动城市公园完善

在城市公园促进公共健康的同时,公众健康也在推动着城市公园系统的完善。为满足个体健康及社会公共健康需求,城市公园建设的功能性随之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

(1)公园目标人群细化成各个年龄段、各个不同功能的需求层级,催生出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公园中的交往空间体系建立促进了社会的融合,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3)公园内的集会空间促进了健康社区的形成,公共绿地逐步呈多样化、普及化;

(4)城市公园中运动设施增设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休闲运动,还可提高城市公园的功能性;

(5)花园与都市农场的建设也起到了改善心理健康和植物疗愈的作用。

3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影响生理和精神健康、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且各区域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速度不同,面临着建筑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缺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纵观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发展和代表作品,结合对城市公园与公共健康的认知,总结出以下对我国公园建设发展的启示。

3.1 贯穿公共健康思想

近些年我国经济虽高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攀升,可国民的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持续下降,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受损。为缓解国民身心健康、保护自然资源,应在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贯穿公共健康思想,从规划选址、分布类型、功能需求上更加满足社会健康而不是单一地通过运动器械来满足个体的生理健康。

3.2 在整体规划下建设

在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影响下,为了加强建设符合公共健康下的城市公园,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明确地调整各类城市公园的建设指标。目前人们对公园的认知往往是单独的绿化场所、独立的活动区域,但是这样的公园对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变思想,将建设城市公园转化为建设公共城市。

3.3 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发展,告别了过去公园仅能满足单一阶级的需要,开始考虑人民大众对公园、绿地、景观的需求。因此,我国现状的城市公园建设中,既要考虑到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又要符合人类行为规律,单一性质的绿地是无法满足该需求的。故不仅要在近距离设立公共活动场所,还需在远距离建设一些多元化的城市公园,并增强各个城市公园之间的联系,实现规模化效应。

3.4 建设不同类型的公园

城市公园建设应根据人们的需求,考虑公共健康,建设不同类型的公园,例如湿地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古迹公园、纪念公园等。城市公园的建设不仅要能够保护公园类型的多样性,也要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保健的场所。

3.5 创造近自然的城市公园

当代人们对城市公园的理解,更多的是要有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观和更加舒适的休息场地,但是绿化景观往往只能够体现氛围,并没有想象中的舒适及贴近人们日常所需。长远考虑,这种城市公园的作用却是更加深远的。

部分资料来源:马雨濛,孟瑾,城市公园发展与公共健康——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启示,现代园艺. 2021,44(17)

如果觉得《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如何给城市健康的空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