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冬至将至 中医提醒:冬病冬治(养生防病)

2023-05-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2月22日将迎来冬至节气,预示着寒冷的冬天来临,从此日起开始“进九”。常言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病冬治”。12月17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简称成中医附院)开展了“中医治未病”大型义诊,名专家为市民量身定制冬季养生防病方案。

市民排队参加义诊

义诊现场来了忠实粉丝

当天上午8点,义诊还未开始,住在火车北站的市民王婆婆就早早地赶到了义诊点。她说自己岁数大了,为了养生防病,特意过来看看。

今年66岁的王婆婆是成中医附院的忠实粉丝,5年来,只要有大病、小病,她都会找到该院治未病中心的医生,农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来扎针,当然也不会错过每年的三九贴和三伏贴。

而在5年前,王婆婆从未接触过中医。她如何从“路人”变为“粉丝”呢,这得从一场大病说起。她说:“我在2008年开始出现血尿,去了很多医院都医治不了。那个时候,大夏天,我经常穿着一双黄色拖鞋,很大的绵绸连衣裙,浑身没有力,经常把身体蜷缩在一起,特别绝望。2014年7月18日,一个偶然机会,到了成中医附院,经过敷贴、针灸、吃药等治疗,终于慢慢好了起来,直到2016年1月22日,再也没有出现过血尿。”

王婆婆开心地说,成中医附院的医生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还把原来肿胀的身体调到了正常体重,精神多了。“我相信这里的医生,治未病中心的吴主任很耐心细致,和蔼可亲,把脉时,病人说一大堆话,她都能倾听完,她这种理念贯穿了整个团队。这里的医生既治了病,也治了心!”

住院病人也来“凑热闹”

当天上午10点左右,一名身着羊毛背心、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慢悠悠地来到义诊现场。了解她的情况后,会吓一跳:其实,她是一名脑出血病人。

这名病人姓段,今年75岁,她说:“2012年10月第一次出现脑梗死,那天早上,我感到天昏地暗,以为是地震了,后来又感到床垮了,头一动,我就不行了,立即给社区医院打电话,他们很快把我送到医院,到医院时已经说不出来话来,只听到医生说:这下痴呆了。”

然而,段婆婆说,她在成中医附院医了一段时间后,病情逐渐好转,开始能动了,后来能扶着床走路了,两年后,能拄着拐杖走。现在小脑微出血已经有八个多月了,还能走着去做核磁检查,而当时检查的医生都不相信,她自己还能走。

段婆婆感叹说,现在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自己身上出了很多奇迹,“和送医及时、医生技艺高超有关,也很自己的心态有关,我不生气、一天乐呵呵的。”

三九敷贴一人一方

本次“中医治未病”大型义诊在成中医附院门口举行,义诊时间从17日上午9点持续到上午11点,医院治未病中心的名专家共接诊了近100名市民。

成中医附院治未病中心吴节主任说,中医上讲,“冬病冬治”,医院选择在冬至前开展大型义诊活动,能针对性地为市民定制养生防病方案,达到改善亚健康,少得病、不得病、不得大病、疾病不复发的目的。通过宣传,让大家树立健康意识,告知市民应该从哪些方面调理,在家里怎么防治。

“脾胃虚弱、睡眠不好、孕前调理,不孕不育、内分泌功能混乱、免疫力功能低下等,都可以来治未病中心调理。”吴节说。

正值三九敷贴,吴节提醒,有的人不适合做三九贴,“今天义诊,我们就发现很多人不适合做三九贴。而能做三九贴的人,医生也会根据体质、症状,辩证地开穴位,每个人的穴位还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药也不一样,药的度数也不一样,药的度数分为了高、中、低。我们能做到,一人一方,辩证敷贴。”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如果觉得《冬至将至 中医提醒:冬病冬治(养生防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