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款“全民退烧药”彻底被禁(吃药退烧怎么才科学)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各种各样名称晦涩的药品中,“安乃近”算是多数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种苦涩的白色药片,不仅曾是家里的“退烧标配”,也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自2020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安乃近类药物警示,到近日官宣其被注销,安乃近片彻底从退烧药市场下架。

曾经的“退烧神药”为何被禁用?《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告诉你安乃近的不良反应有多严重,并教你安全用药,科学退热。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 刘治军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急诊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 成钧

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孟泳

安乃近,几代人的“退烧神药”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注销汞溴红溶液等34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第132号)》通告,34个药品被注销,“安乃近片”赫然在列。

截图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早在2020年3月,国家药监局就曾发布多则公告,对安乃近药品,包括各种剂型,或进行停产停售,或修改说明书,向患者提供更加严格的警示。

截图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安乃近,作为几代人家庭中必备的退烧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曾立下过汗马功劳。

1922年,安乃近开始上市使用,功效主要为解热、镇痛、抗风湿。因其吸收好、起效快、价格便宜,一度被誉为儿科“退烧之王”。

在我国,安乃近曾被明确指出适应证为:高热、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它本身也有较强的抗风湿作用,可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但由于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在该领域应用较少。

但是,在退热背后,它存在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导致粒细胞(对付细菌感染的白细胞)减少或缺乏。

正是由于这一药物风险,多国陆续采取限制措施:

1965年,澳大利亚禁止进口安乃近;1974年,瑞典首先撤销了安乃近上市许可;1976年,挪威禁止安乃近上市;1977年,在美国上市的安乃近注射液被撤市;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也随后将其撤市;2013年,印度停止生产、销售含有安乃近成分的药物。不过,在安乃近类药物被我国正式列入“黑名单”前,它仍在德国等多数国家使用,和中国一样,只是收紧了适应证和适应人群。

1982年,我国原卫生部已把“复方安乃近片剂”列入淘汰药品名单。但鉴于安乃近片等口服制剂尚有一定临床价值,国家药监局并未全面禁止使用含安乃近成分的药物,如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等,仅要求其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警示语“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并限制适应证范围。

安乃近类药物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不安全,能够引起严重的血液系统病变、粒细胞缺乏;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大;造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有骨髓抑制倾向;引发严重过敏反应(重型药疹、过敏性休克)。随着它的用药不良反应逐渐被披露,我国只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仍在使用,且用药量大幅下降。2020年的警示公告发布前,国内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三甲医院都已停用该药。

退烧药的本质:只对症不去根

发烧是人体对抗各种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明确病因才是关键。退烧药的本质并非“去根”,而仅能缓解症状。

以往发烧时,人们可能会选择马上服药,但疫情当前,最好避免自行服药,需先确认两类情况:

接触过疫区人员,出现发热伴随呼吸困难、手和嘴唇紫绀现象等情况,需马上就医。症状不严重,在家随访即可。如果未接触过可疑传染源,发热时不一定要去医院,很多短期内(不超过3天)的轻度发热可以在家随访观察。确认未接触可疑传染源后,是否用药,建议根据体温区分:

38.5℃以下

一般属于身体免疫功能可应对的安全范畴,不必吃退烧药。可通过喝适量的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让身体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温。

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如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擦拭头颈和四肢,或用低浓度酒精擦拭腋下、手脚心等。

38.5℃以上并出现不适症状

考虑服用退烧药。如果过早用退烧药,不仅会影响身体免疫功能,延长病程,还可能因退热掩盖了症状,加大原发病的诊断难度。此外,药物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服用退烧药留意3个关键时刻:

服药半小时后:开始起效

退烧药起效一般在0.5~2小时之间。服药后观察体温和表现,别急着加药或换药,以免引起药物过量。

体温降到38.5℃以下:停药

体温降到38.5℃以下时,机体的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得到恢复,可通过物理降温措施调节。此时停药还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伤。

用药3次无效时:最好就诊

如果遵医嘱吃两三次药还不退烧,或者发烧时伴随有呕吐、腹泻,或者持续的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不同人群使用退烧药的禁忌

服用退烧药前,要根据各地防疫政策如实填写发热信息或上报所在社区或相关单位。服用时,不同人群有以下禁忌:

成年人:注意剂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常规推荐剂量为每次500毫克,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最短用药间隔为4小时,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

需要注意的是,用得太勤,可能引起肝肾损伤。对乙酰氨基酚不可长期(48小时内相对安全)、大剂量使用。

老年人:慎用退热栓

退热栓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优点是起效快,短时间内降温,使用方便。缺点是会造成大量出汗,加上有些发烧病人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易使患者血容量不足,导致脱水性休克。

不建议老人使用退热栓,建议遵医嘱。

儿童:看清成分

儿童退热药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有些感冒药也含退热成分,家长要特别关注药物说明书,以免因为相同药物成分叠加而导致用药过量。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辅助措施也很重要。

比如多喝白开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婴幼儿建议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利于散热。▲

(来源:生命时报)

如果觉得《这款“全民退烧药”彻底被禁(吃药退烧怎么才科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