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才能让身体得到真正的休息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原创 小苏 三明治 收录于话题#文化青年客厅7个

文 | 小苏

编辑 | 浩原

第一次看到关于未来人类的构想,是初中时看电影Walle。电影中,地球已被抛弃,只剩Walle孤独流浪,而在另一个星球上,人们终日于躺椅上消耗时光,智能服务满足了所有需求,于是身体无一例外地变得肥胖臃肿,软弱无力。那时,我们抛弃了身体。

这样的“抛弃”背后,是长久以来对于身体/精神是两种不同存在、精神凌驾于身体之上的哲学二元论假设。智慧与理性是人类的骄傲,我们总认为只要“想要”,便能使用身体去获得。快节奏,焦虑,亚健康……这些词被都市青年频繁挂在嘴边,也暗示了一种不尊重身体的常态。

三明治文化青年客厅的第六期,我们讨论了和身体有关的话题。讨论者们通过自我身体的感悟,展现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生命经验,他们对生活节奏的反思,以及他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

仿佛事先说好的,讨论者们都从某个“病症”展开自己的故事;但似乎也理所当然,这样“内卷”的时代,也许只有当身体危机降临于自身,我们才会真的关切这副躯体。

主持人首先分享了“病史”。浩原自小患有鼻炎,随身携带喷药,“没有它就感觉活不下去”。但小时候,由于父母对孩子身体的忽视,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毛病。直到中学时,某次在家里和侄子一起看电视。孩子听见他用嘴呼吸发出的响声,还以为他在睡觉。从那时起,他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别人不太一样,也许是有问题的。

当Ciel无法用清亮的嗓音唱歌时,她很沮丧。7年来,这个爱好带给她的快乐是无法估量的,但因抽烟、用嗓过度、作息紊乱等原因,她被诊断为返流性食管炎,胃酸长期灼伤声带,让发声变得困难。事实让她不得不调整生活状态,规律作息、做饭、锻炼、禁声、戒烟,这样坚持了四个月,好转却不明显。她才知道,和身体对话的过程必将是漫长的。

对身体的在意程度往往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浩原所说,父母的不在意让他最初也不认为自己需要重视。而另两位讨论者正是由于妈妈习惯养生,才会对身体额外关注。

其中一位讨论者在读大学前,都和妈妈住在一起,所以她从小就跟着妈妈养生,比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离开家去大学之后,她似乎突然得到了自我支配的自由,大三时,经常和班里的交换生一起去夜店,玩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偶尔还到早上六点。有天夜里,她看见一个醉酒的女孩躺在夜店路边,那情态让她突然觉得有些害怕;而由于长时间浸泡在震耳欲聋的夜店音乐中,她开始出现脱发、耳鸣的症状。自那以后,她就不再去夜店,每天在12点前就睡觉。后来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多次听到如“甲方的法定代表人猝死”或同事朋友由于过劳而住院的消息,这也更让她警觉,不能过度消耗身体。现在,除了养生外,她还常做打拳、游泳、跑步等有氧运动。

另一位讨论者的妈妈从她幼时起就老是生病,虽然只是在关节、胃部等部位有小毛病,但因此家里十分重视养生,于是她也从小认为身体十分重要,喝热水、按时吃饭、注重作息规律早已成为习惯。2019年,妈妈做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她寒假回家时日夜照顾她。直到那时,她才真正感受到死亡的接近。就算平日注重身体,人也许也能随时从世界上消失。

在美国留学时,她在身体上的水土不服问题“爬到了心里,又从心里体现在社交上”。因为过于注重身体的健康状况,睡不好觉就能让她感到十分焦虑,而胃部不适会让她严格地控制饮食摄入的种类,这使她频繁拒绝社交邀约,或者让别人感到她“过于健康”。她也觉得自己缺乏年轻人的“朝气”,总是将花大量时间想怎么吃饭、怎么睡好觉。疫情期间,她因只能上“夜校”,上美国学校的网课,完全失去了对作息的控制。起床睡觉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吃饭也不可能规律。当客观原因不允许她养生时,她发现,不强迫保持规律反而能让她感到比较放松。

随着讨论深入,我们发现话题不再仅与身体相关,讨论者们在谈论自己对身体的觉知时,也会提到其伴随的精神状态。

一位讨论者讲述了自己被确诊抑郁症的过程,他认为心理反应最终都会表现在身体上。在某次过马路时,一辆车急着过黄灯,结果差点撞上他。而他冒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为什么没被撞到,这样一切都能结束了。原来他在高压工作下连续工作了几个月,上司对他性格的不待见和冷暴力、非专业对口的学习压力、缺乏睡眠,以及自己其实不喜欢财务工作,种种不顺让他在过马路的那个时刻发现,自己也许不太对劲。后来,他连乘地铁都会双腿发软,甚至非常害怕走到公司。去看病的那一天上午,他已经感到难以站立。最终被医生告知是中度抑郁症,伴随激动时的自杀倾向。服药后不久,他辞职了。为了认识自己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他开始学习大脑神经的知识,也发现自己在药物作用下变得平静,还有了食素的倾向。药物在改变他的精神,同时改变他的身体。

另一位大学生讨论者也感到自己在情绪顺畅,或者内心的方向明确之后,才更有余力去调节身体。她曾经天天和朋友出去熬夜蹦迪,虽然美其名曰“享乐”,却时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身体也会不舒服。而同时,由于感到自己选择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内容空而无物,她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过在几次的心理咨询里说出自己的困惑和迷茫后,她不再非常失落,趁着疫情在家的机会调整自我,开始学习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法语。如今她对作息有了更好的把控,同时也打算暂时休学,转向语言方向。

最后一位讨论者谈到,她对身体的重视,其实是在两年的被家暴史中渐渐苏醒的。她从小身体不好,父母很担忧,虽然自己没什么感觉,只是经常去医院。她原来有一个十分理性的对身体的认识:身体是供大脑操控的,只要伤害在可控的范围内,就还能冒险。一开始,她认为所遭受的暴力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她为了两人的关系而忍受着。但到关系后期,她的身体开始不愿意回家,对方的一个眼神或动作就让她起应激反应,仿佛草原上的小羊时刻准备逃离。终于,她听从身体的求救信号,从伴侣身边逃走了。然而就算逃走,通过闪回的记忆,她也在继续体验那些始终没有被消化的身体创伤。“身体不会忘记”,她这么说。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她变得更尊重身体讯号,而不是像从前所以为的,“我的身体受我的大脑和精神支配”,并通过理性来做行为判断。

自然而然,这也许是当晚在客厅里,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语。想法、情绪、需求,无论这些是社会强加的,还是自己强加的,身体最终都会告诉你,它到底有没有被压迫,有没有被真的尊重。如果可乐炸鸡让人快乐,我们未尝不能借助它们来释放压力。不过,也许我们更需要的是感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接收来自身体的讯号。说不定那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晚客厅,我们聊完不同的身体状态,接着讨论了“什么才是你所认为的真正的休息?”我们得到丰富而可贵的答案。在这里,我们把它们列出来,和大家分享。

原标题:《如何才能让身体得到真正的休息?| 三明治文化青年客厅第六期回顾》

如果觉得《如何才能让身体得到真正的休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