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传说中的“正宗东北五常大米稻花香新大米”(到底为什么好吃)

2023-05-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5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第一个问题,这个五常大米到底为什么好吃?

五常大米被熟知,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2》把它称之为“中国最好的稻米”,从此刮起了一阵五常大米网红风暴。

五常大米好吃,有几个母体自带的、老天赏饭吃的硬实条件:

1. 独特的地理条件

五常大米生长在五常市面向西南的一个C型盆地的一个地貌,使西南来的季风暖流流过时形成一个漩涡一个回流,所以五常的活动积温要比其他地方高2-3度,这样就有利于达到优质水稻需要的活动积温。受此地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生长的五常大米,营养物质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2.独特的水源条件

稻生于水,米融于水,稻米是有生命的。水,就是这生命的灵魂。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的松花江、拉林河水系流经此处,一齐构筑了龙凤山水系天赐的富矿性水源,由天然泉水灌溉出的大米自然更加香甜可口。

3.独特的气候条件

五常市位于哈尔滨以南120公里处,地处三面山,一个开阔的盆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特别是稻粒灌浆成熟的八月和九月,风和日丽,光照充足,白天炎热,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使水稻成熟相对集中,老百姓称之为“急上”。这种米饭有着丰富的味道和独特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地选取了最正宗、最原始的五常稻花香产地——龙凤山乡,事实上,五常地区也只有这一个产地的大米才可以被称为正宗五常稻花香。一个乡能有多大,而且一年一熟,产量能有多大?还要供给国宴什么的,余下部分,能满足全国人员渴望美味大米的小胃口吗?

答案是,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五常全地区的大米年产量为70多万吨。即便加上民乐、营城子乡,还是无法满足全国人民对五常大米的需求量。

那全国市场究竟是如何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五常大米的呢?(藏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往下看,看到最后你会得到答案~)

第二个问题,五常大米凭什么那么贵?又为什么会有那么便宜实惠的正宗五常大米?

我们前面已经详细说明了五常大米的好吃,是毫无疑问的,天时地利人和嘛。

那么,为什么买到手,煮饭,它又没那么好吃呢?不要着急,看到后面你会明白这一点。

人间绝味的五常大米,它好吃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恰到好处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中间有个十分关键的点睛之笔——成就了传说中的“正宗的”、“好吃的”、“舌尖上的”、“清朝贡米的”、“慈禧点赞的”正宗五常稻花香大米——指的就是龙凤山乡那个C型盆地。正因为地方小、产量少,所以贵。

至于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种各样的,有牌子的、没牌子的五常大米,贵的、便宜的、实惠的、号称新米的……这背后的逻辑就很有意思了:

基于五常市在行政归划上属于黑龙江省,于是整个黑龙江的米统统可以“产自‘五常’”,哪怕已经距离那个黄金宝地十万八千里;甚至整个东北的米,都可以“产自‘五常’”,哪怕远在黑龙江、辽宁的各个边界;当然,只要你想,即便出了大东北,一样可以“产自‘五常’”。这个逻辑,各位看官也非常容易理解。

于是乎,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从生产地、生产商到委托生产、代加工、品牌商、经销商、二级经销商、零售商……层层环节下来,所谓的”正宗的东北五常大米“,品牌万千、产量暴增、价格不一。

渐渐地,五常大米在人们心目中的“人设”已经悄悄地变了,五常大米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好吃了,更代表着它“面子”上丰富的包装构思、代表着它“里子”里包含的错综复杂的米际关系网。

经过全国各地一级一级的“能工巧匠”对它进行一番“煞费苦心”地“谋划”、“设计”、“调整”、“布局”,并调和精确或者含糊的米群比例,最终成就了消费者拿到手的“成品”——由此诞生了它美丽、实惠的价格。这“成品”里可能勾兑着“四世同堂”甚至“祖孙八代”的米族颗粒,也可能掺混着来自“大江南北”的“五服内外‘亲戚’”……但是,这仍旧不能阻止它成为一袋“产自东北五常的‘正宗稻花香当季新米’”。

第三个问题、起底五常大米在保持美丽价格的同时,竟然还可以坚持做到口感不俗?!——揭秘“它”是如何混成今天这样,成为“它米”的代工厂!

现在流行一个神秘奇妙的“代工厂”的概念。年轻人要的东西都喜欢去找他背后的供货商。从吃的肯德基,能找到人家的豆浆供货商、薯条供货商、鸡块供货商;到喝的星巴克,连配方都研究出来了,成本几块钱搞定;再到衣食住行的各个品类,像耐克的代工厂、各种大牌护肤品的代工厂……目的嘛,当然是想以最实惠的价格拿到满意质量的产品。那么,市场上流通的“五常大米”,它有没有可以追溯的源头代工厂呢?

如同“万年贡米”一样,只生长在江西万年县的一处山脚下的300亩水田里,每年亩产仅300斤;亦如”莱阳梨”一样,最正宗的山东莱阳梨,很多人都是听过没见过,因为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版图上,莱阳是一个用放大镜都难以寻找的一个小点点而已。更遑论五常,五常大米也一样,传说中的正宗五常大米的产地,只是龙凤山乡所属的那个盆地,就那么一丢丢。

因此,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是只闻五常粳米之名,而不知五常粳子之味。毕竟咱既不是当地民众,也不是皇亲国戚,怎么可能搞得到呢?!

那么问题来了,五常市每年的大米产量为80万吨上下,而市面上卖出去的五常米为6000-8000万吨,那多出来的这些米是哪里来的呢?另外五常大米是如何在保证市场低价的同时又不损失品质口碑的呢?

答案是,除了掺兑着“祖孙八代”、“远房亲戚”来保证“产量”之外,它还必需勾兑进去一定比例的”A货“来保证口感!毕竟这样才能对得起五常大米这名声在外的口碑,不是吗?

写到这里,我已经知道,这篇文基本要被和谐无疑了,能看到这里的你们也是优秀的看官了。

下面起底一位五常上游的邻市--舒兰市,该市距五常市仅一步之遥,却被划给了另外一个行政省份(据说是全国GDP垫底的省份~~)。

(请记住图中舒兰市、平安镇、五常市的位置,后面会考)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粮食市场放开时,舒兰大米一度畅销大江南北,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舒兰大米在国内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当时,舒兰粮食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舒兰大米销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经销商追求利润不考虑长远利益,开始用好质量的大米打开市场,接着竟然以次充好,使得已经打开的舒兰大米市场很快就自消自灭。舒兰大米刚刚进入国内市场就这样的销声匿迹了,既得利益的短期行为砸了舒兰大米的品牌,留下给舒兰人只是苦涩的记忆。

舒兰位于五常的上游。虽然舒兰的地理位置、气候、土质、水系决定了舒兰大米好于舒兰北的五常大米,但是,舒兰大米却再也无人问津。舒兰稻农在完成国家的收储任务后,往往还存储的一定数量的水稻。

到了现在,因为五常大米在全国打开了销路,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五常大米销售告急时,五常大米销售人知道舒兰的大米好于他们本地乃至本省的大米,他们就到舒兰来收购水稻加工大米。至此,舒兰稻农的水稻也不愁卖了,直接被五常的大米加工厂所收购。

舒兰大米被贴上五常大米的标签在全国各地销售,我想,五常大米的销售人也不得不承认五常大米打出的江山,也有舒兰大米的功劳。

至于平安镇,则是比供给国宴的龙凤山乡、民乐、营城子乡更加神秘的供货商,市面上是很难出现的(供给哪里你懂了吗~~)。而平安镇的地理位置,则位于五常与舒兰之间,隶属于舒兰市管辖,距离舒兰明显更近一些咯~

说一千道一万,小编冒险费劲,无非是老王卖瓜 自卖自夸 。因为小编白熊正是舒兰人,家中有薄田几亩,祖辈三代皆为农人。如今是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真希望这些粒粒辛苦的家乡好米,在每年收成之后,能够光明正大的挂着舒兰大米的称号,走出去,直接走到吃客的碗里! 好米有其独立的品质,也应该有其独立的“人格”,而不是永远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家乡很穷,穷得只剩大米了。

卖大米的“路子”也有很多,而我们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

我们也知道“低价”的大米更好卖,我们也知道“剑走偏锋”赚钱更快,但是我们不想,我们不想以牺牲食客的知情权和身体健康权作为代价来牟利。如果白熊家的新米能够不掺杂一粒外地的米、陈年的米,干干净净,纯纯粹粹,全部直接走到您的碗里,那么白熊家乡的人们,也有希望凭借大米让日子过的更开心富足。

未来,白熊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影响并提升更多家庭的主食健康理念及营养品质。为耕者谋利,为食者谋福。

很想创业,想破了脑袋发现自己只是稻农的儿子,有的只有利润最低的基础粮食而已。但是,即便只有大米可“创业”,卖大米的“路子”仍旧可以有很多,而我们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这是一份坚持、对初心的坚持,或者说是一份执拗,不够“与时俱进”不够“跟形式”。这一定没有办法很快地变现,但我仍旧想要卖白熊的新米。它来自,东北吉林省舒兰市,位于五常上游,确为松花江活水灌溉。它是那种很好吃的东北粳米,糯糯的,油油肉肉的,是自家产的。它不是说没有掺杂一定比例的异地米、陈米,它是绝不掺一粒异地米、陈米。它是新米。

——白熊的新米

更新于2021.6.20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熊的新米 公众号ID:bxyjrfwh

如果觉得《传说中的“正宗东北五常大米稻花香新大米”(到底为什么好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