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新征途(正确祛湿才是根本)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说到湿气,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是你真的了解湿气的危害吗?湿气作为当下的头号健康杀手,可以说是十人九湿都不为过。亚健康形成就是跟湿气脱不了关系。

湿气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通常分为湿热和湿寒,表现出的症状为:

湿热:面部出油,皮肤暗黄,口干口臭口苦,舌苔厚,有齿痕,大便不爽(粘,枯燥),脸上长痘,粉刺,体型胖,腹部大,疲惫,体味大,怕热,湿疹等。

湿寒: 脸上和头发易出油,舌苔白,皮肤暗黄毛孔大,大便粘,小便黄,肢体酸困,眼袋易肿,除此之外,还容易水肿,怕冷,喜热食,经期宫寒,经色颜色偏深,没精神,肌肤暗淡,吃凉的容易拉肚子等。

人体湿气的形成有两种途径,即中医所说的内湿和外湿。

内湿是人体的气机运转过慢过缓,构成了停滞;外湿是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使外界的湿润侵入体内形成的。内湿比较好了解,外湿就有点难懂了,人体的内外有皮肤阻隔,外界的湿气怎样能进入体内呢?实际上并不是湿气真正的进入了体内,中医认为气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处于湿润环境,机体感觉到了这种粘滞之气,时间长了体内的气机也变得缓慢,逐步就构成了湿邪。就像伤寒一样,也不是寒邪真的约束在了体表,而是机体觉得到冰冷当前,自动封闭了体表的开放功用,这种闭而不开的形态,除自然界的“外湿”之外,当脏腑功能不正常时,又会因水液运化妨碍而引起“内湿”。

特别湿酷暑的这个时节,人们为了消暑,贪图冷气,爱喝冷饮、凉菜。一杯冰镇雪碧下肚,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透着凉爽。却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气悄然地带入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是不是感觉身体渐渐的呈现疲倦、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身体四肢沉重、脸上黏腻不舒适,甚至出现肠胃炎等等症状。

中医讲脾是主管运化水湿的,当脾胃出现,就会使运化功用失调,长此以往,湿邪就会集聚在体内,不能排出,体内的湿就能够和寒结合,生成寒湿,和热结合,就构成湿热,湿与风结合,就生成风湿,湿气聚集在体内,无法排出,就会形成很多疾病。所以,一定要除去体内的湿,身体才能够更健康。

祛湿的方法没有一百种,起码也有八十,通常就是拔罐,火疗,针灸,运动出汗,红豆薏米这些,以养生的观点来说,食疗是最好的,因为简单而且方便,最重要的有效,而且湿气的产生其实大部分就是因为跟吃有关,要祛湿,一定要健脾,不然都是徒劳的。

健脾最厉害的首选为芡实,根据药食同源的道理,配合君臣佐使来调配,有两种食疗方法,一种是粥,一种是茶。

粥:红薏米芡实粥:

材料是红薏米,芡实,茯苓这三种,健脾养胃当中这三种可以说是法宝。芡实和红薏米要提前浸泡4个小时以上,砂锅炖煮两小时,最好全部煮烂,不要放任何调料,煮出来就跟我们平常的粥类差不多了。吃的时候放点白糖这样就可以了。21为一个周期,三个周期是一个疗程。如果坚持不到,而说没效果的话不要去尝试。

茶:红薏米芡实茶

材料分别是红薏米,芡实,枸杞,茯苓,栀子,怀菊花。甘草。这七种当中怀菊花可以最后放进去泡,其它六种材料每种三克,砂锅熬中药那样两斤煮一个小时,这个不固定使用要求,要灵活根据自己的容器和火候来掌握材料。可以煮三次左右,这个是一天的量。这里说下便捷的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买烘焙熟的材料,这样就可以更方便的饮用了。也是21天为一个周期,三个周期为一个疗程,那种方便选那种就可以了。

归根结底,湿气的产生其实就是生活习惯不好。改变了生活习惯,自然就可以变好了 。其它的方法就是辅助而已,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永远都会跟湿气做斗争。

如果觉得《养生新征途(正确祛湿才是根本)》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