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亚氯酸钠漂白配方

2023-06-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亚氯酸钠可溶于水,在20℃时溶解度为40 %水解后,溶液呈弱碱性,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NaClO2+H2O = HClO2 + NaOH

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HClO2含量逐渐增大。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其分解反应式如下:

4ClO2-+ 4H+→2ClO2+HClO3+HCl+H2O     

(主要反应)

ClO2-→Cl-+2O× (次要反应)

随着pH值的降低以及温度的升高,亚氯酸钠分解反应速度增加,当pH<4.8时,随pH值降低,ClO2生成量逐渐增加,当pH=2.4~3时,ClO2生成量达到最大值 Cl-与O×在pH=2.4时也达到最高峰。

由上述分析可知,亚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成分有HClO2、ClO2、ClO3-、Cl-、O×等,在这些成分中究竟是哪一种成分对漂白起主导作用呢

一般认为Cl-与ClO3-无漂白作用,有人认为是HClO2,还有认为是氧自由基(O×),但公认为亚氯酸的存在是漂白的必要条件,而二氧化氯则是漂白的有效成分。

因为亚氯酸钠的分解速率、亚氯酸和二氧化氯的含量都是随pH值的下降而增加的,所以漂白必须在亚氯酸存在下进行。

但二氧化氯并不是漂白的唯一有效成分,因为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没有二氧化氯产生,此时亚氯酸钠仍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只是漂白效果差些,这时可能是氧自由基(O×)在起作用。

NaClO2漂白时,HClO2的存在是必要条件,而ClO2则是漂白的有效成分。

如果觉得《亚氯酸钠漂白配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