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谈气功呼吸的锻炼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不论哪种呼吸方法,在锻炼上都要下很大功夫。自然呼吸、逆呼吸、深呼吸等单一形式者,操练起来虽较容易,要做得纯熟自然,必需经过十天二十天或更长一些的时间练习,才能逐步达到要求。

在各种呼吸法中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比较复杂,现以此为例介绍其掌握方法。

内养功呼吸法包括腹式呼吸、停闭、舌抵上腭、默念字句等内容。要想较快地全面掌握,首先要练习腹式呼吸,待腹式呼吸形成后再加练停闭。这两个动作比较熟练了,再加练舌抵上腭。

以上三个动作能纯熟地配合在一起了,再加练默念字句。停闭时间逐渐延长,默念字数可逐渐增多。如此分段练习,逐一掌握,可免出现顾此失彼而影响练功进程。

气功的呼吸多要求悠匀细深长。多数功法都需形成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形成要逐渐加深,不能勉强将呼吸拉长。求其深慢,一定要在自然悠畅的基础上,通过意念诱导吸气下行并稍许用力而逐渐形闷成。锻炼中无胸闷气短,呼吸逐渐加长,此为练之适中。

出现憋气,明显长短不均,多为呼吸用力或勉强控制所致,必须尽快纠正。呼吸锻炼要强调吸气自然,呼气缓慢。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停闭呼吸一定要在腹式呼吸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易致呼吸不畅,甚或胸闷头昏。其停闭时间也必须掌握由短逐渐加长,但一般不宜超过10秒钟,因停闭时间长易致心慌气短和呼吸不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个别人以口呼吸或口鼻兼用呼吸外,大多数人均以鼻子呼吸。从生理角度来看,鼻腔可以起到过滤、湿润和加温空气的三大作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

在练功中强调以鼻子呼吸即符合生理需要又可免除呼吸猛促,有助于细缓深长要求的实现。

如果用口呼吸,就易使呼吸猛促不均,难以做到细缓深长。另外做功以口呼吸,常可致嘴干舌燥,影响顺利练功。但个别人习惯用口呼吸,练功开始可暂从习惯,以后应当慢慢纠正过来。

如果鼻子有病,通气不畅,可以用口稍加辅助,并应积极治疗鼻病,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个别功法要求口吸口呼或口吸鼻呼,从实践中见不到有什么优越性,并有一定的不良作用,故以放弃这种呼吸形式为好。

练功中要求通过调整呼吸达到呼吸的均匀细缓深长。

所谓呼吸的均匀是指每个呼吸周期的时间大体相等,呼吸运动规律,并非每个周期的绝对均等。

细缓是指呼吸柔细缓慢,出入绵绵,自然悠畅。

深长是指气贯丹田的腹式呼吸和逆呼吸的完全形成。

呼吸的细缓深长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练到细缓,才能达到深长,达到了深长,也必然细缓。而均匀的呼吸是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逐步达到,强行控制均匀必然招致胸闷气短,甚至烦躁不安。故要求练功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勤学苦练,深入体会,不断总结经验,做到由快而慢,由浅入深,由粗至细,逐渐达到呼吸的均匀、细缓深长。

正常成人呼吸次数,男人每分钟16-18次,女同志稍快,可达20次左右。练功时由于要求呼吸深长缓慢,其次数必然逐渐减少。初练者每分钟可以呼吸10-12次,以后可逐渐减少到6至8次。练功时间再长一些,每分钟可达3至5次呼吸。时间再久,个别人的呼吸次数每分钟可减至1至2次呼吸。

我们认为,一般练功者每分钟可以掌握在3至5次呼吸较为合适。呼吸次数的多少,仅是练功夫深浅的标志之一。

临床观察证明,只有呼吸次数减少,呼吸并不自然匀畅,而远不如呼吸次数不变或微有减少的效果好。故练功者切忌盲目追求呼吸次数的减少或停闭过于延长,否则既违背气功自然原则,也易招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赵宝峰)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从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谈气功呼吸的锻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