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内养功应如何呼吸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气功,即暗示着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呼吸,用自我调整气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故呼吸在练功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在练功中怎样调整呼吸、怎样运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他们说,调息即是把呼吸调柔入细、引短令长之意。呼吸有四为: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声为气,出入为息,气出不尽为喘。

练功时鼻中出入有声为风相;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为喘相;息虽无声,也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息无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是息相。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所以风、气、喘都不是呼吸调柔的征象。

呼吸的改变并不是练功的目的,而是练功的一种手段。练功是调整和改变神经系统的活动,即用人工训练的方法让中枢神经出现一种新的活动形式。呼吸在练功过程中的作用有:

一是深长细稳的呼吸可以加深加速大脑皮层的入静程度,给神经活动的改变以良好的基础;

一是利用呼吸对意守部位进行强化的刺激,如在气贯丹田时,是经过气管和胸廓的舒缩运动,产生一种气体下行的感觉。而呼吸对丹田的刺激,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从鼻到丹田部位的一条带。但实际上这条带的上部是实际的呼吸感觉,下部只是兴奋带的单一感觉了;正因为这条兴奋带是在呼吸运动的感觉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不但有和呼吸一样的感觉,并可以随着呼吸改变其刺激强度。

内养功的呼吸方法较多,也较难以掌握。譬如内养功常用的停闭呼吸法(也叫做蓄息法),可以运用在同一呼吸周期之内,也可以用在两个呼吸周期之间。第一种停闭是在肺泡内充满吸入的气体,腹壁丹田部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种停闭是在肺泡内气体减少和腹壁丹田部位弛缓的情况下进行的。两者虽然都是停闭呼吸,但由于所处的客观条件不同,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作用。

第一种停闭是在吸气之后,兴奋流借着吸气感觉的带动和推动,集中于丹田时停闭,这给予丹田部位的兴奋刺激较大,停闭是为了延长对丹田部位大剂量的刺激时间;第二种停闭是在呼气之后,兴奋流借助于呼吸从丹田减弱的情况下停闭,这对丹田部位接受的刺激量也较小,这种停闭是为了延长对丹田部位小剂量的刺激时间。

临床实践证明,练功中一呼一吸对人体有两种不同的影响。呼时中枢兴奋扩散到全身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吸时中枢兴奋扩散到全身交感神经系统。由此可知,呼吸法的择用必须根据疾病及个人机体现有的客观情况来考虑才对。此外即使病情和人的本身都适合这种呼吸方法,也还得及时自行调整这种方法,要让呼吸法随时适应机体。

现将我们在实践中对内养功呼吸法的粗浅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内养功呼吸法可以这样表示:

第一、停闭蓄息法:吸→停→呼→吸……

第二、停闭蓄息法:吸→呼→停→吸……

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为从始至终都保持平静均衡的呼吸,一定要做到:

1.轻细、均匀、深长是调整好呼吸的前提。在整个呼吸中要轻,没有声音;要细,不能粗,只有细细的吸,才能深长,否则呼吸短促不能持久;均匀是把吸、停、呼三者都安排妥当(即到95%左右就开始改下一步动作),才能保持稳定状态。至于呼吸次数要因人而异,初、中、后期也不尽一致。一般是开始时呼吸次数较多,停顿较短,以后逐渐延长。到练功中期,一般都能保持在一分钟呼吸四次左右或以下。检查呼吸轻细情况,一般都用耳听法,以耳不能听到呼吸音为合格。

2.建立从鼻到丹田的兴奋带。要求在呼吸的时候,令大脑有意识诱导气体下行的感觉达到小腹,这经过一段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形成。建立这条兴奋带不能以过急用力的姿势去进行,比如努力进行鼓肚子或单纯的腹肌运动和憋气等等都不行。这样,气往往贯不到丹田,膈肌不会下降,而胸部反倒扩大,结果形成全部胸式呼吸,练功者上身随着呼吸而上下移动,很快形成疲劳而不能坚持练功。

3.第一停闭蓄息,在吸气同时小腹即逐渐膨大起来,到达高峰即开始停顿,停顿一些时间后就呼气,隆起的小腹即下降为原状。第二种停闭蓄息法是把停顿放在呼气之后,在小腹保持原状的情况下进行的。小腹的膨大,是逐渐而柔软的,至于膨大程度,因各人不同,练功各阶段也不一样。故意用力鼓得很高或追求越高越好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会产生疲劳,

导致某种症状的产生;所以,腹压的形成,切忌用力紧张而出现。

有人认为小腹隆起越硬越好,这是一种缺乏生理常识的错误见解,也违背了气功的原则。

呼,一般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慢慢呼出来就行了。但初练功时由于呼吸掌握不稳或停闭过长等原因,在呼气时也会有来不及呼出来的感觉,形成气急情况。所以,呼吸均匀是很重要的,断断续续不是均匀的呼吸,也是不好的。

要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人叫做调心,就是调伏乱想,它通常与调息是结合在一起的。调息中的“数息、随息、止息、还息、观息、静息”,为至妙法门。数息即默数吸的次数;随息乃是用意识跟随呼吸;止息是把呼吸若有若无的止于丹田部位;观息即内视呼吸,有如一丝白光从鼻孔中微细出入;还息就是呼吸时全不用意识之法;静息是指呼吸时清静缓慢,心如止水,妄想全无。但若有的同志练功时有腹鸣,可以随着呼吸丹田活动听肠鸣,也能达到入静状态。

那么,到底到什么程度才算入静呢?不外下面两种情况:甲,脑子里是“真空”的,似乎什么也没有,外界一些声音都已不能引起反应,但不是在睡眠,这时的呼吸也变成了一种习惯的自然活动,这是最好的一种;乙,在稍能入静时感到自己所处的方向不知道了,手和脚不明白是放在什么位置,眼皮很重,一下子睁不开来,外来的声音听起来好像很远,同时可以产生一些幻觉,如身体各部位不对称等等,再继续练功,就可以达到完全入静的要求。

入静以后,一些临床症状及练功中一些不适感觉都消失了,而且治疗效果可以出现得早些,也比较巩固。

呼吸状态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大脑皮层活动比较安静的时候,呼吸的表面形式也平静,平静的呼吸也利于大脑皮层的入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钱飞 李虹)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内养功应如何呼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