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爸妈为你辛苦了一辈子(你想要给他们什么样的养老方式)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2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作者:张莉媛 智纲智库广州战略中心

编者按:不知不觉已经立秋,又快到了你在北方的寒冷中裹着貂,我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腰的尴尬时刻。懂得享受生活的大爷大妈们,已经悄悄踏上了开往春天的高铁,去海南岛享受阳光沙滩,或者飞去南半球体验绿意盎然的盛夏,开始了舒适的猫冬之旅。这种迁徙式养老被称为“候鸟养老”。

“候鸟”一词很好地概括了这种新近流行的养老模式:冬天冷了,从北方飞到南方,远避严寒,享受阳光;夏天热了,从南方再飞到北方,远避酷暑,享受清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许多年轻人还在为没钱、没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懊恼不已,时髦的大爷大妈早已过起一边养老,一边环游世界的斑斓生活。

羡慕候鸟老人的同时,不妨思考一下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等你老了,要如何养老呢?

1养老态势和需求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养老态势。

2005-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变化趋势图

根据国家2016年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首次超过10%。根据中国市长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5)》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人,占总人口的34.1%,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养老产业市场体量最大的国家。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20年增长和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当前,各路资本已经纷纷在养老产业链上下游布局。

在了解养老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老人的核心需求。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

老人的需求也离不开这五个层级,其中健康医护、情感归属和自我实现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在整个老年生活中,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又有所偏重,一般以70岁为节点:

年龄小于70岁的属于活力老人。他们刚刚退休,经济上较为宽裕,更多希望享受生活,追逐年轻时未竟的梦想。理财、慢性疾病健康管理和文娱需求(学习、旅游等)是他们最关注的。

70岁以上的老人凡事以身体为重。居家要有适老的家居配备,医护人员的陪伴,饮食注重营养搭配等。由于身体原因,此时老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情感需求愈益强烈。

无论处在哪个阶段,所有需求的终极目标都是要快乐!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说:“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天,开心快乐的生活!越是老了更要追求快乐,这一点在老龄化严重的欧美国家做得非常到位。

2西方的养老模式

西方社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提倡人的尊严和个性自由发展。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双方没有过多依赖性。子女崇尚独立,一般成年后就会搬出去住。年老的父母从未对子女寄予养老厚望。因此,西方人在年轻时,就早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了规划。除了老人自身的财产积蓄,国家普遍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覆盖面广,基本可以涵盖老人正常的生活。老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小房子,依靠社区的周到服务,以居家养老为主。

☉当养老院遇到幼儿园

除了居家养老,也有老人选择去养老院生活。养老院为了吸引老人,也是想尽各种办法让老人开心快乐。为了激发老人的激情,美国西雅图一个组织把幼儿园开到了敬老院里,让老人跟孩子们一起生活。

每一天,老人给孩子们念书、讲故事,孩子们陪老人一起制作三明治、吃饭、做游戏。虽然中间差了几十岁,但是他们都玩儿得非常开心,其乐融融。

由于养老院的老人很少见到自己的儿女和孙辈,平日里饱受寂寞的折磨,生活毫无生气。这些孩子就像一个个小天使,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曙光和乐趣。老人们把自己的关爱和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身上,给他们无限的爱。

孩子们也在和老人的相处中学会了耐心和细心,学会了如何面对生老病死,学会接受那些上了年纪的甚至残疾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他们天真无邪的关爱也深深地感动老人。

谁也没有想到,幼儿园的孩子和敬老院的老人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最亲的亲人。世界仿佛回到了最纯真的样子。

☉我们同居吧!

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老人一反常态,大胆的选择“同居养老”。

德国大约有8000多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5左右。大多数德国家庭,儿女结婚后都不会和父母住在一起,很多老人也厌倦养老院的单调生活。于是,一些志趣相投的老人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了“同居”的晚年生活。

这种“同居”并非情侣间的同居,而是几个兴趣相投、性格相合的孤身老人搭伙养老。“同居”前,大家会预先商谈好规则。老人们都有退休金,平时吃住各花各的。日常生活互帮互助,共同使用厨房、浴室和会客厅,每一周至少有一次公共聚餐和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要么到附近城市旅游,要么到剧院听戏。每当同伴生病或身体不适时,可以得到其他同伴尽快的救助和日常的悉心照料。

千金易得知己难寻,跟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生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给予老人精神的满足。德国的很多老人已经“同居”了数十年,他们对这一生活方式十分适应和喜欢。如今,“让我们同居吧”已经成为德国老人的流行语。

☉抱团养老

如果感觉跟不熟悉的人同居养老有安全顾虑,那美国德州的“抱团养老”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美国德州有四对夫妻,他们彼此都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偶然发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远离喧闹,靠近湖泊,风景优美,于是一起出钱买了下来。原本计划建造一所大房子,所有人住在一起。后来考虑到个人空间,就建成了四处相连的独立房间。整个建筑低碳环保,用太阳能板供电,有雨水收集器。屋内家居以原木为主,保留木头清晰的纹路,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让人特别安心。四栋房子所有的家用器具都是一样的。他们四人平时一起喝茶、种树、散步、旅行。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爱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想想都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

☉即便忘记全世界,也要快乐的生活!

除了身体康健的老人,连生病的老人,也有人帮他们追求生命本真的快乐。对于老人及其家属来说,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罹患阿兹海默症,即老年性痴呆症。这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情不可逆转,被称为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患病者的记忆会逐渐消失,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生活逐渐不能自理;有的还出现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为了照顾患有患病的老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建设了一个名叫Hogewey的“假村子”,被称为老人的天堂!这个村子从外表看来像普通村子,里面都是罹患老年性痴呆症的老人,一些日常必需接触的角色都是护理人员扮演的。这里没有病房与高墙,没有守卫、门厅和走廊。老人们居住的23栋房屋各具特色,家具和装饰都充满浓郁的历史风情,是残存记忆中熟悉的样子。村子里超市供应的各样用品不用付钱,统一由老人的家属支付。

记忆逐渐消失的老人在村子里四处游走,旁边不会有人一次次提醒他:你是病人,该吃药了!不要丢三落四!不要出门会走丢了……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甚至比家里还自在。老人们心情舒畅了,吃的药逐渐少了,饭量增大了,身体也愈益康健。最重要的是他们比那些生活在一般养老院的老人更开心,也更长寿了!

3国内的养老模式

看了国外脑洞大开的养老模式,再回头看看我们国内的,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即以家庭为依托保障养老过程,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老人跟家人生活在一起,衣食住行十分便利。如果老人身体不便,家人无暇照顾,可以聘请保姆或者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或者白天将老人送至托老所,晚上再接回家。

社会养老即人们所说的机构养老。由专门的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当然根据费用的多寡分为不同的档次,享受到的服务也不同。普通的养老院实行集体化或者半集体化生活;高级养老院和养老公寓有单间甚至专门的管家照顾,护理人员随叫随到,实行个人化服务。

兼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老人既能得到家人的照顾,还可以呼叫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对于不想“背井离乡”住进养老机构,又不想请保姆、日常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来说,社区养老是最理想的选择。早晨出门到社区活动中心,跟朋友下棋、聊天、娱乐,一日三餐在社区解决,晚上回家休息,生活也舒适惬意。

☉医养结合更科学更周全

上述三种传统养老模式都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短板——缺乏专业的医疗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实行 “医养分离”:养老院只能养老而无法提供医疗服务,医院只能治疗而无法提供养老服务。如果老人生病,就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造成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占着床位不出院,形成严重的“压床”现象。这样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益。

近来日渐流行的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养老模式中的医疗问题,赢得大众的普遍好评。医养结合即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有病治病、无病疗养。保障老人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享受到便利的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娱乐文化以及临终关怀等一系列服务。特别适用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等需要特殊关照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对养老机构、医院、老人及其家属来说,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行“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目前的主要有四种模式:

人们的养老思维开始从被动治病转为主动养生,将病患化于无形。“医养结合”虽刚刚起步,却是未来不可逆转的潮流。

☉跟着保姆回农村

居家养老,人们普遍印象中老人年纪大了需要请专门的保姆上门照顾,但在南京日益流行的“农村养老家”则颠覆了这种思维,流行城市老人跟随保姆回乡下养老。

最初是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徐慕社区杨家村村里的家庭主妇为了补贴家用,到城市当保姆照顾老人。因其照顾得悉心周到,此后她们因事辞职时,老人怎么也舍不得她们离开。无奈之下,只好将城里老人接到农村一起生活。

农村自然环境比较好,老人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亲属随时来探访,如此一来对老人的身心康健大有裨益。而农妇为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和亲情关怀,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养家,既照顾了老人,也不耽误照顾家庭。时下农村多数村民盖了楼房,年轻人进城务工在城里安居,乡下不少房子闲置着,刚好可用来发展养老事业。这样无意之中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农村养老家”。

发现这个苗头后,当地社区积极制定相关措施完善该种养老方式。与省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绿色就医通道;每周安排专家上门巡诊,发现不适随时转诊;同时规范“养老家”人员的评估,家庭不和睦、有虐待老人现象的家庭取消申请资格。联合护理院组织村民进行养老护理专员培训,护理院全科医生每周巡诊检查。当地社区就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收费标准和满意度考核等作了明确规定。

对于在城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来说,有人渴望老年时能避开拥挤的人流,远离城市的喧闹。选一个秀丽的村庄,住在一处简单的农舍,每天被清脆的鸟鸣声叫醒,呼吸清新微甜的空气。养一只狗,开辟一块菜地,种上玉米、豆角、辣椒等作物、菜蔬,煮饭前去田里采摘即可。院子里撒上花种,春夏时分,香飘满院。院落周围有一方清浅的池塘,池水清澈,鱼儿悠游。你是否也会心动这样的生活?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看看

此外,如文章开头所说,候鸟式养老作为新型的养老模式日渐流行。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老人们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旅游、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加上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我国北方雾霾天气的出现,旅居养老作为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旅居养老是“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结合体,身体健康的老人在不同季节辗转多个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养老。

老人远赴生态环境好、资源条件优越、气温比较舒适的地方短时间居住,融合观光旅游、居住体验、交流养生,既开阔视野,放飞心灵,又能健康养生。不失为一种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受到大多数老年朋友的推崇。

与普通旅游走马观花、行色匆匆不同,“旅居养老”更加悠然从容。在一个新的城市十天半个月,怀着轻松的心情亲近自然,享受山清水秀,品尝当美食,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人文风情,结交新的朋友。在旅行中所有的烦恼、郁闷烟消云散,还能在思想上不断学习感悟。轻松悠然的心境对健康大有裨益,更容易延年益寿。

看了这么多养老的模式,有没有对哪一款心动呢?

如果你正巧是老年人,那么心动不如行动,给自己的生活多增添一些光彩吧;

如果你是中年人,那么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同时也规划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生活吧;

如果你还是青少年,请给自己的父母多一点关爱吧,同时也可以畅想规划一下三十年五十年后的生活。

当然,无论怎样,都希望大家能快乐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觉得《爸妈为你辛苦了一辈子(你想要给他们什么样的养老方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