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这“四大名补” 是男人强肾菜女人不老菜(还能补虚养脾胃)

2023-06-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老话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进入秋分以后也正式开始了进补季。因为刚刚告别了长夏,人的胃口也开始复初了,吃吃补补既能补充酷暑丢失的营养又能准备好体力迎接下来的寒冬。

相信很多人已经在进补的路上了,或在家中准备各种高汤,或去外面购买各种进补保健品。而中医养生并不提倡无病进补或者是不分虚实的补,这样反倒不利于健康。所以在进补前,有必要弄清楚两件事。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补,贴秋膘≠秋补

民间向来有“贴秋膘”一说,多指以肉贴膘,这种说法也是源于古时人们物质匮乏,温饱不足,经过食欲不振的夏天后,希望通过秋天多进食肉类来为秋收农忙打下基础。

但是看看我们现代人,顿顿有鱼有肉,哪还用得着通过吃肉来进补,再加上平时口味刁,吃的又多数是精食,摄入的营养和油脂已经远远过量了,如果再贴秋膘,只会让湿热体质的人更湿热,有肠胃功能问题的更严重。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秋补。比方说一些体重超标的人,特别是一些形体肥胖,平时经常有口干口苦、舌质黏腻、代谢相对过剩的人来说,一旦进补,除了会加重体内湿气以外还会助热,其口干口苦的症状也会进一步加重。

秋补更适合一些平常体形偏瘦,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乏力、头晕、体质虚弱、冬天怕冷的人。

其次,秋补重在“补阴”

秋天最大的特点是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而在人体上的表现就是一个字“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唇干裂、喉鼻干痒、大便干结等情况。

而自古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秋冬进补和以往的进补要有所区别,尽可能多食用一些能润秋燥的食物或补品。而在平时的食物搭配中,也多注重些养阴的功效,比如酸甘养阴,也就是说可以把一些甜性甘性的食物和酸性的食物搭在一起。

比如说以下几个补品,几元钱菜市场就能买到,既廉价又实用:

润燥——首选莲藕+白醋

莲藕是秋天第一润燥食物,能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而且男女皆宜,其食用方法也是“生熟两相宜”。作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软糯清润,是江南的一道名菜;图简单的话可以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和白醋相搭的做法也很简单:莲藕去皮,洗净,切成薄片。然后碗内加少许白醋,浸泡藕片,锅内加水烧开,放少许盐和食用油,放入藕片焯水约1分钟,捞出过凉。加适量调味料拌匀即可。

补肺——首选杏仁

杏仁,其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早已有阐述:润肺,清积食,散滞。秋冬季节食用,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吃法:杏仁与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温热时喝;和猪肺一起炖汤,也有滋养缓和之效。

补肾——首选板栗

这个季节,大街上售卖最多的是糖炒栗子了。无论是当零食还是做甜品,栗子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被称为干果之王。

唐朝孙思邈认为: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秋天食用,可帮助抵御接下来的寒冷,增强免疫力。所以每天食用栗子五六颗,坚持一个秋天下来,到冬天就会肾力满满,不再畏寒怕冷。

补气——首选黄芪

黄芪是一味常见的药材,除了用于提高呼吸系统免疫能力外,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补气虚。

平时如果气血两虚,经常脾虚腹泻,推荐食用黄芪红枣茶。

做法:红枣去核用温水泡发洗净,然后加黄芪一起用清水浸泡20~30分钟。锅中烧开水,放入红枣和黄芪,大火煮滚滚转小火20分钟即可。饮用量每天1-2次。

如果觉得《秋季这“四大名补” 是男人强肾菜女人不老菜(还能补虚养脾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