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蔬菜大棚土传病害频发(农户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全文共175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大棚种植已经是目前主流的蔬菜瓜果种植方式,也正是因为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使得我们可以吃到反季节的水果蔬菜。但大棚种植也要做好防治,大棚内的种植品种单一。

一般会连续多年种植同一蔬菜,如果在收获时没有做好土壤处理,会使致病菌隐藏在土壤内传染给下一批种植的作物使得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种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大棚种植以将室内的环境人为改变成适宜种植作物的条件,在保护蔬菜的同时还可以使其一直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大延长了生长期。

为蔬菜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不再受季节性限制,但与此同时,各种致病菌也随着植物的生长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如果不加以防范则病菌会在土壤内潜藏繁殖,危害蔬菜。

特别是冬春季节,因为棚内的湿度大,叶面结露,很适合病菌繁殖,一旦发生病菌侵染,会很快发病,再不及时通风,一些发并迅速危害巨大的疾病就会泛滥成灾,严重减低。

一、发生土传病害的原因

1、多年连作

一般的大棚种植作物单一,且会长期多年种植,重茬现象严重,这也导致了一些种植作物特有的致病菌会潜藏在土壤中,严重的重茬现象使得病菌积累越来越多,病菌的积累会使得这种土传病害的疾病侵染作物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有一些致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长达十年。再就是,长期的连作会导致土壤中养分不均衡,从而减弱蔬菜的抗病性使得土传病害进一步加剧。

2、大水漫灌

这种浇水方式十分方便,因此使用也非常普遍。但同时大量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土壤中的病菌四处传播,使得土壤·中的病菌传播更加广泛。并且大量水的流动容易根部积水,减弱根系活力。加大了土壤湿度,创造了病菌传播的条件。

3、施入生肥

有些病菌还会依附在蔬菜残枝落叶种,如果将其做成肥料没有彻底腐熟,其中的病菌可能还会存活,在施用后会感染新的蔬菜

肥不均衡也会影响作物抗病性,如果施肥只重视磷氮忽视了钾以及和微量元素,会导致减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营养不全面,土壤养分不均衡,蔬菜的抗病性也会因此降低。

二、对于大棚蔬菜土传病害防治

1、合理倒茬轮作,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优良的品种至关重要,不同品种对于有着病害不同的抗性,在种植时要选用合适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防治该病害的侵袭。

除此之外,通过轮作,打破病菌适宜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从而减少病菌数量。同时还可以调节和改善土壤性能,提高肥效。

2、种子消毒处理,减少后期发病

通过对种进行消毒理,不但可以减少地上部分的病菌侵染,还可以保护种子不受土壤中的病菌侵染要根据作物的不同和自己实际情况灵活择适宜的药剂,。

3、嫁接防治

嫁接技术对于一些实行轮作十分困难而导致土传病害严重的地方而言是个不错的选,那么就可以考虑通过嫁接技术,降低重茬地的患病率。

不仅可以减少病害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抗病性,还可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同时嫁接时也要注意选择优质且抗木,还要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

4、加强田间管理

在幼苗期间,大棚内的保温工作要注意做好,在出苗后要增加光照。苗床浇水不要太勤太多,避免湿度太大造成病菌侵染,一旦发现病苗,应该及时拔除,并在病穴撒施一些草木灰。

保持合理的定植密度,低洼的地势要使用高垄栽培,避免田间积水,从而降低大棚内的湿度。中后期,要避免单一的施用氮肥。

还要合理的对磷钾肥进行增施,对植株抗病能力提高有利。及时的增强通风透光,可以避免棚内湿度大。

5、采收后清洁田园

采收结束后,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棚清理工作,彻底清除园内的残留物,并减少病菌数量,土地进行耕。

如果在生长期内发现了患病组织,要及时摘除,或者直接拔除植株,带出棚外深埋或烧毁。对于拔出后的病穴也要使用相关药剂进行消毒,以免病菌潜藏在病穴并再次扩散蔓延。

6、土壤消毒处理

也可以通过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来死土壤中的致病菌,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而土壤消毒处理的方法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方式。

如果不多加注意土传病害会严重影响产量品质,以及大棚蔬菜的生长,在蔬菜管理中可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干脆不施,还要注意及时轮作,采收后及时清园,避免病菌常年累积,用以减少土壤中病菌数量,不然一旦爆发损失会非常严重。

种前还要优选品种,种子和土壤都需消毒处理,生长期间加强管理,采后彻底洁田园,通过这样细致全面的措施得以减轻危害。

如果觉得《蔬菜大棚土传病害频发(农户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