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药如何让中晚期胃癌患者(5年后还能正常生活)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何丽娜通讯员应晓燕陈嘉斌

当前,全球肿瘤防治形势严峻,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中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医学体系。屠呦呦根据中医古籍的记载,从中药中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造福全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肿瘤的防治方面,中医学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讨会现场专家云集】

如何让中医中药更多地惠及全球肿瘤患者,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等联合举办的2019国际中医药肿瘤联盟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日本等20多位国外专家,与来自中国的100多位肿瘤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为推动中医药肿瘤诊疗的国际化、规范化开展深入研讨。

研讨会上,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柴可群教授作了《基于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的益胃饮延缓外泌体介导的癌转移前灶形成的研究》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广泛关注。

柴可群教授针对我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偏高的临床现状,提出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进行干预,并通过临床研究精简用药后得到验方益胃饮的核心组方,且通过实验研究明确其延缓胃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与关键位点,使临床早期监测以及运用中医药早期干预胃癌肝转移成为可能。

30多年实践得出验方益胃饮

让胃癌术后平均生存期延长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癌谱”,胃癌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五位、死亡率排第三位。而由于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预后往往不容乐观。据统计,胃癌5年内的复发率达到60%~70%,其中2年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20%,肝脏是最为重要的转移靶器官。因此,如何抑制复发、延缓肝转移成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5年前,杭州的刘先生(化名)持续一段时间觉得胃胀、吃不下饭,然后人一下子消瘦。于是,他到省立同德医院做了胃镜检查,结果查出了胃癌,很快便做了手术,切掉了半个胃。更不幸的是,他的胃癌发现得已相对比较晚,病理报告提示已有12枚淋巴结转移,手术后还得继续辅助化疗。

刘先生咨询了医生朋友后得知,类似的病情发生复发或转移的概率极高,可当年他才47岁,孩子还在读高中,如果就此撒手而去,实在有太多的遗憾。

当时,他也是经医生朋友介绍,开始化疗的同时就吃柴可群教授的中药。起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每周来复诊一次,柴教授根据病情变化规律,在益胃饮的基础上加减用药,没想到一坚持就是五年,而且并没有发生肝脏等转移。刘先生亲自把孩子送进了心仪的大学,如今,孩子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他信心满满等孩子毕业后成家立业,一家人共同享受天伦。

刘先生能幸运活下来并非偶然。柴可群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已经30余年,系统提出“柴氏中医肿瘤防治四法”指导治疗,有效提高了肺癌、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益胃饮是他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得出的一个针对胃癌的验方。多年来,因益胃饮而获益的胃癌患者已不计其数。

另外,柴可群教授的团队经小样本临床观察初步发现:手术后长期服用益胃饮的胃癌患者,其平均生存期已达到55个月,相比较国际上报道的胃癌术后37个月的平均生存期,已经有了明显的延长;而那些分期较晚已经无法手术的患者,国际上的报道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后的生存期约为8~11个月,而服用益胃饮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已经达到了11个月,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效果。

发现胃癌肝转移启动信号

为精准治疗提供重要新靶点

为什么益胃饮能抑制胃癌复发、延缓肝转移?柴可群教授团队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柴可群教授在做专题报告】

以目前的临床水平,当患者确诊胃癌肝转移时已是晚期,难以通过手术等方法根治。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并不明确胃癌肝转移启动时的特异性信号。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前沿研究认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生态互动中重要信使,在癌转移前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肿瘤转移,外泌体先行”的观点。而且据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及其子刊报道,外泌体相关学说已在胰腺癌肝转移、乳腺癌肺转移等过程中得到了证实,并进一步发现外泌体整合素可以作为预测肿瘤转移的器官倾向性诊断指标。

柴可群教授团队也循着这一思路针对外泌体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外泌体整合素αvβ5在胃癌肝转移过程中特异性表达,而下调其表达则可有效地延缓肝脏癌转移前灶的形成;临床中发生胃癌肝转移的患者,外周血中外泌体整合素αvβ5表达量显著升高。这一发现,初步证实了外泌体整合素αvβ5是胃癌肝转移的早期启动信号和特异性分子,极大地丰富了胃癌肝转移的病理机制,并为实现临床提前干预、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新靶点。

同时,研究还发现,益胃饮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整合素αvβ5,进而抑制肝脏Kupffer细胞活化,调节胃癌肝转移前灶的形成,从而起到延缓胃癌肝转移的作用。这些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外泌体整合素αvβ5在胃癌肝转移中的特异性作用,丰富了“柴氏中医肿瘤防治四法”与“治未病”理念的融合内容,创新了中医药早期干预胃癌肝转移的辨治思维,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上述柴可群教授在外泌体介导胃癌肝转移形成方面的相关研究获得了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资助。他将进一步开展益胃饮延缓外泌体整合素αvβ5介导的胃癌肝转移前灶形成的系列研究,不断攻坚胃癌肝转移这一临床难题,从而提高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综合诊疗水平。

柴可群教授坦言,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是由于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国外有不少医生、学者一下子很难理解,因此在临床推广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当然,在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再有科学研究的验证,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方法传出国门,更多惠及全球的肿瘤患者。

如果觉得《中医药如何让中晚期胃癌患者(5年后还能正常生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